关于高中生教育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6:08:41
关于高中生教育的文章关于高中生教育的文章关于高中生教育的文章教育与生活:我们该如何看待?生活与教育,是一个经常为人们提起的话题,两者的关系涉及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方式的选用等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因为核心

关于高中生教育的文章
关于高中生教育的文章

关于高中生教育的文章
教育与生活:我们该如何看待?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经常为人们提起的话题,两者的关系涉及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方式的选用等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因为核心问题的存在,复杂性也就是必然的.读刘铁芳老师的《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关键的不是他告诉我多少知识,而是在他的逻辑理路中,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只要当自己处在思考中时,读书的乐趣才凸显出来,思维的不断触动,才使阅读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
“层出不穷的教育实验始终以求知为核心,求知—更好的求知—愉快的求知(乐学),但求知是为了什么?求知对于人而言意义何在?”这个问题的提出,又道出了知识与智慧、与能力的关系,在我们的深层次思维假定中,我们认为,只要拥有够多的知识,我们便能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古代的相对少量知识的存在,使我们的教育尽可能地实现对所有知识的传递,那时教育思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但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知识的几何数增长,于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样多的知识该教哪些这样一个问题,思考和争论了许久,好象没有实质性的答案,而由于我们先前的思维假定够为稳固,于是,我们便又陷入到了怎么能够用更好的结构来教会更多的知识,就这样,我们在不知觉中掉进了知识的迷宫,就像那个宋代人因舍不得钱而背着钱游泳最后被淹死一样,教育也进入这样一种困境.
“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必须通过教育的最终产品——完满的人才能实现,故只有实现教育的内在目的才可能更好地实现其外在目的.”当今的教育,问题就出在非常重视外在目的而忽视了内在目的,想要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可是对于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却采取灌输和肢解的方式装到学生的头脑,使原本在西方哲学中集大成的马克思主义在一些抽象的概念中失去了灵性,同时,也失去了学生再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德育中的问题,大概也是如此,我们讲究的是培养品德高洁的人,这本是道德的上限,于是在上限无法达到时,人们也就忘却,或者不顾忌道德的底线,从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无道德,一种待实现的理想绝对不能成为一种普遍要求的规范,不然,当大部分人无法达到时,规范的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古训有言,“求上者居中,求中者居下,求下者将无立足之地.”但我们应该理解这只是一种理想诉求与信念的把握而已,与具体的要求和规范是有差异的.所以,培养真、善、美等人类共有的基础性美德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教育不断适应儿童的本真,儿童不断适应教育的引导的双向并行与递进的生活过程.”双适应,话是这么说,但具体上能够做到吗?斯宾塞说,“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一个合理的教育次序:直接维持自己生存的准备,间接维持自己生存的准备,父母职责的准备,公民义务的准备,各种高尚娱乐生活的准备.”而蒙台梭利这么说,“成年人只想转变儿童,把他自己当作完善的模范.”家庭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应该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进入社会生活的护照”,其结果是“儿童所受的痛苦不只是身体上的,在智力活动方面也受痛苦.学习是强制性的,充满了厌倦和恐惧……他们变得懒散、沮丧、沉默、耽于学习,对自己失去信心,毫无童年时期的快乐可爱的景象.”后者似乎是前者理论所导致的后果,但其实我们再想想,教育是要把人培养成人,前面的人是指自然人,而后面的人是指社会人,两者都是中性概念,在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中,社会化是必然的,而家庭的关心也是必然的,成年人想转变儿童,并不是把他自己当做完善的楷模,而是在心目中有一个完美的楷模形象,而这一形象在自己的心目中是绝对好的,但在自己的努力下又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就转嫁给了自己的后一代,一种因爱而导致的行为是很难消除的,这是人类心理的特性,但后果的使儿童失去童年和产生恐惧等,只是极端后的结果.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教育者,其中包括学校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者等,认识到促进人的社会化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更深层的目标是人的发展.突然想起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那一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于是逼迫自己的孩子参加更多的特长班,学习更多的技能,但是里面的白展堂说了这么一番话,很有意思.“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请问,你孩子的终点在哪里呢?没有终点,谈何起点呀.”是呀,人的一生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与存在,但在我们的思维假定中,我们常常把孩子的一生比喻为一场赛跑,一场规定路线跑道的较量.其实,教育就不是一条规定好的跑道,中途有许多的三岔路口,或者问号,看似难爬的路,但可能就适合你的孩子,而那条通往大学的坦途,实际上,却是陷阱频生的.但因为比拼和较量,人们渐渐忘了我们自己追求的是大学,还是其他什么,特别是当社会给大学与好的人生之间划上不等号时,我们还是毫不知情,也许,一种悲剧的就业难,到是可以当作一盆冷水,清醒一下迷茫中的人们,只是很残酷而已,大学在其中就起到一种欺骗的功能,用个比喻,就是把那些在脑中想犯罪的人们,促成他们把想变成事实,之后,再来规训和惩罚.
作者提到一个很好的透视,现今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增多,是源于人们并未在教育的深层次上寻找理由,而只是寻找暂时的解决办法.
在对教育与生活如何挂钩上,作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就是从生活的实现与教育的要素处着手,分析构成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来理解教育如何回归生活为可能.作者写到:“人生活在世界里,交往、劳作、意义、价值、理想、历史、语言,这些是构成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并且认为,舍弃了其一就意味着舍弃了生活本身.”从生活的价值对教育而言,生活价值有现实性的、超越性的、外在性的、个体性的等等,各种价值,都包含于个体的真实生活之中,而且,各种价值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某一价值而使其它可能性价值遮蔽.作者写到,“教育应该启发、激励、尊重各种各样的积极的价值取向,而不是以某种标准的、规范的价值取向来代替个人的价值选择与期望.”而后面的对价值选择以及对立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关系表述,犹为经典.“以教育者为代表的教育影响客观上存在着某种价值倾向性,以致造成某种先在性的价值预设.教育一方面应立足于这种预设,但另一方面又应超越这种预设,不让其垄断个体的价值视野,应给个体的价值选择留下足够的自由的空间.”
“教育要培养独立人格,首先就要引导个体自己对自己负责,‘我’承担‘我’的责任.一个人,当他撇开那些‘我们,我们’的毫言壮语,直观地看待自己作为一个孤独的人(我)的行为时,他就会开始萌发一种真正的,由自己个人负责的责任心.”教育应当引导个体建立‘我’与‘我们’之间的有机关联,在对“我们”充分体现中凸显一个个真实的“我”,而不是简单地,单维地把“我”消解与“我们”之中,把个体交付于某种外在的权威,使个体生活成为外在权威的延伸,教育应该在突出共性的同时积极化育良好的个体体性,突出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的生活,凸显个体生活的价值.“没有个人的人格主体作为根基的那种群体责任感,哪怕它自认为是出自本身的内心(诚),也仍然是一种无个性的,甚至是奴性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