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萱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6:06:41
逸萱是什么意思
逸萱是什么意思
逸萱是什么意思
“逸萱”连用,未见用例.下面是它们单个的意义,供您参考.
逸1 [yì ㄧˋ]
[《广韵》夷质切,入质,以.]
亦作“ 劮1 ”.
1.奔跑.《国语·晋语五》:“﹝ 张侯 ﹞乃左并辔,右援枹而鼓之,马逸不能止,三军从之.” 韦昭 注:“逸,奔也.” 汉 扬雄 《解嘲》:“往昔 周 网解结,羣鹿争逸.”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甲编卷一:“ 宇文泰 与 侯景 战 河 上,马逸坠地.”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九:“暴徒呼号一声便就逸去.噪嚷着,呼号着,又到别处去攒聚.”2.逃亡;逃跑.《左传·桓公八年》:“ 随侯 逸,鬭丹 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 杜预 注:“逸,逃也.”《北史·齐纪上·高祖神武帝》:“见一赤兔,每搏輙逸,遂至迥泽.” 清 毛奇龄 《打虎儿行》:“虎惊顾儿舍父逸,深林风草皆无色.” 叶圣陶 《穷愁》:“其黠者则反身而走,入於後园,园墻圮,通於隘巷,警吏追之,逸其三.”3.疾速.《文选·张衡〈南都赋〉》:“足逸惊飈,镞析毫芒.” 吕延济 注:“逸惊飈,言马足疾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 宋 王安石 《两马齿俱壮》诗:“一马裂衔辔,奔嘶逸风雷.”4.释放.《左传·成公十六年》:“ 苗贲皇 徇曰:‘蒐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蓐食申祷,明日复战.’乃逸 楚 囚.” 杜预 注:“逸,纵也.”《左传·襄公十五年》:“﹝ 子罕 ﹞良 司臣 而逸之,托诸 季武子 ,武子 寘诸 卞 .” 杜预 注:“贤而放之.”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祖逖等》:“﹝ 岳飞 ﹞顾谍作失意状,顿足而入,阴令逸之.”5.散失;亡失.《後汉书·儒林传序》:“采求阙文,补缀漏逸.” 唐 柳宗元 《武功县丞厅壁记》:“凡官署旧记壁坏文逸,而未克继之者.”《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 镇 等引兵出战,骠骑将军 农 自 西津 济,与 镇 等夹击,大破之” 元 胡三省 注:“ 农 ,燕 之骠骑大将军,此逸‘大’字.”6.隐遁.《文选·谢灵运〈会吟行〉》:“ 东方 就旅逸,梁鸿 去桑梓.” 吕向 注:“旅,独也,言独为隐逸.” 宋 秦观 《论议下》:“其後聘门不行於列国,学《诗》之士逸於布衣,於是贤人失志之赋与 屈原 《离骚》之词作矣.”7.指隐士.《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访诸故老,搜扬潜逸.” 张铣 注:“平 蜀 之後,搜举逸人.”《宋书·孔琳之传》:“举逸拔才,务农简调.” 唐 李白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诗:“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盤饭霜栗.”8.超过,超越.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逸千载而流声,超贵黎而度俗.”《文选·曹植〈七启〉》:“忽蹑景而轻骛,逸奔骥而超遗风.” 李周翰 注:“逸奔,皆过也.” 谢彬 《民国政党史·正式国会时代之政党》:“政府而有逸出常轨者,则吾党认为公敌,不为阿附.”9.超逸;闲放.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景纯 豔逸,足冠中兴.” 唐 皎然 《诗式·辨体》:“体格闲放曰逸.”《老残游记》第十回:“六七八段,间以曼衍,愈转愈清,其调愈逸.” 清 朱锡 《幽梦续影》:“鹤令人逸,马令人俊,兰令人幽,松令人古.” 清 刘熙载 《艺概·文概》:“ 太史公 文,韩 得其雄,欧 得其逸.”10.闲适;安乐.《国语·吴语》:“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而处以念恶.” 韦昭 注:“逸,乐也.”《宋书·刘敬宣传》:“今我往劳困,彼来甚逸.” 唐 元稹 《和乐天〈赠樊著作〉》:“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 清 汪徵远 《上莲花庵》诗:“更羡孤云逸,松颠自往来.”11.放纵;淫荒.《书·大禹谟》:“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孔颖达 疏:“逸为纵体.”《汉书·吴天刘濞传》:“陛下多病志逸,不能省察.” 颜师古 注:“逸,放也.”《後汉书·文苑传上·傅毅》:“於戏君子,无恒自逸.”《北史·魏曲阳侯素延传》:“ 中山 平,拜 幽州 刺史,豪奢放逸,左迁 上谷 太守.” 明 高启 《劝农文》:“复召父老廷对宣谕,唯恐尔民荒逸惰游以陷於罪,德甚厚也.”12.浮靡.参见“ 逸声 ”.13.美丽.参见“ 逸女 ”、“ 逸丽 ”.14.过失.《书·盘庚上》:“予亦拙谋,作乃逸.” 孔 传:“逸,过也.” 蔡沈 集传:“逸,过失也.”
萱1 [xuān ㄒㄩㄢ]
[《广韵》况袁切,平元,晓.]
亦作“ 蕿1 ”.亦作“ 藼1 ”.亦作“ 蘐1 ”.
1.萱草.古人以为萱草可以使人忘忧,故又称忘忧草.《文选·谢灵运〈西陵遇风献康乐〉诗》:“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 刘良 注:“言累积愤怨成其疢病,萱草可以忘忧也.” 唐 杨乘 《南徐春日怀古》诗:“愁梦全无蝶,离忧每愧萱.” 清 李渔 《慎鸾交·痴盼》:“又几天无眠,怎得箇忘忧草似萱.”参见“ 萱草 ”.2.古称母亲居室为“萱堂”.后因以“萱”为母亲或母亲居处的代称.唐 牟融 《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参见“ 萱堂 ”、“ 萱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