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业文言文_孟德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6 03:25:43
暑假作业文言文_孟德传
暑假作业文言文_孟德传
暑假作业文言文_孟德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孟 德 传 【宋】苏辙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佑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自念:“吾禁军也,今至此,擒亦死,无食亦死,遇虎狼毒蛇亦死.此三死者,吾不复恤矣.”惟山之深者往焉.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一日十病十愈,吐利胀懑,无所不至.既数月安之,如食五谷.以此入山二年而不饥.然遇猛兽者数矣,亦辄不死.德之言曰:“凡猛兽类能识人气.未至百步,辄伏而号,其声震山谷.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须臾奋跃,如将搏焉.不至十数步,则止而坐,逡巡弭耳而去.试之前后如一.”
后至商州,不知其商州也,为候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有道者.”德具道本末.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夫孟德可谓有道者也.世之君子皆有所顾,故有所慕,有所畏.慕与畏交于胸中,未必用也,而其色见于面颜,人望而知之.故弱者见侮,强者见笑,未有特立于世者也.今孟德其中无所顾,其浩然之气发越于外不自见,而物见之矣.推此道也,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译文:
孟 德 传 【宋】苏辙
孟德,是禁军神勇营的逃兵.年少时喜好山林,当了兵,“好山林”的志愿没能够实现.宋仁宗嘉佑年间,戍守秦州,陕西关中名山很多.孟德休掉妻子,把他的儿子也给了人,逃到华山脚下,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十个饼,拿着进了山.自己想:“我是禁军的一员,如今到了这里,被捉住也是死,没吃的也是死,遇到虎狼毒蛇也是死.对这三种死,我不再忧虑了,只管向山的深处去呀!”他的饼吃完了以后,采草根树果来食.一天病十次愈十次,呕吐、下痢、腹胀、胸满,全都出现了.数月以后,吃这些如吃五谷一样平安.因此进山二年不饿,然而多次遇到猛兽,也总是没死.孟德说:“凡是猛兽,大都能识别人的气息.离人尚有百步,就伏在地上号叫,声音在山谷中震响.我因为不怕死,没有被它吓住.过一会,它就跳过来像是要与我搏斗,离我十几步,又停下来蹲坐在那里,迟疑不决,终于俯首贴耳地走了.再试之其它猛兽,前后都一样.”后来孟德来到商州,他不知是商州,被哨兵抓住,孟德自料要被处死.商州知府宋孝孙对他说:“我看你不是坏人,好像有道之人.”孟德全部说出了事情的始末,就让他作为自首的人,把他安置在秦州.张安道恰巧作秦州知府,孟德自称有病,得以复员为民.至今仍在各山中往来,也没有其它奇异的本事.
孟德可以说是一个有道之人啊.世上的君子都有所顾惜,所以对有的事仰慕,对有的事畏惧;仰慕畏惧交织心中,虽未必在行动中有所表现,但情绪表现于面色中,旁人一望而知.所以弱者受人侮辱,强者受人讥笑,没有一个是超凡脱俗、独立于世的人.如今孟德心中没有眷念,盛大刚直之气表现在外,自己虽不觉得,但众人却见到了.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即使同天地并列也是可以的,猛兽又何足道哉!
书《孟德传》后 【宋】苏轼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然囊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译文:
子由写的《孟德传》寄来了,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对此感到讶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怕自己的人,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这样说这事有或没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这件事.但我又听说忠、万、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把二个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从山上奔来,妇人很慌张地沉进水里躲避它,二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老虎细看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离去了.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吗?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吐利胀懑,无所不至 利:通“痢”,腹泻
B.逡巡弭耳而去 弭:低垂
C.德自分死矣 自分:自己料想
D.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 庶几:差不多
【答案和解析】D (庶几:希望、企图的意思)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表明孟德“生存艰难”和“无所畏惧”的一组是
A.既为兵,不获如志 惟山之深者往焉
B.食其饼,既尽,取草根木实食之 须臾奋跃,如将搏焉
C.一日十病十愈 德以不顾死,未尝为动
D.至今往来诸山中,亦无他异能 虽列于天地可也,曾何猛兽之足道哉
【答案和解析】C (A.叙述了孟德的内心思乡状况;B.前者是孟德的生活状况艰难,后者是孟德介绍猛兽情况;D.前者介绍孟德的后来境况,后者是作者的评论感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德在山中的几年里多次与猛兽相遇,了解到它们大多有能辨识人气的习性.
B.宋孝孙认为孟德不像是恶人,于是派人向上级报告,并把孟德安置在秦州.
C.苏轼认为孟德是有道之人,孟德意识不到自己的浩然之气,而外物感觉得到.
D.苏轼的《书<孟德传>后》写了一则小儿不知道怕虎而虎也没伤害小儿的故事.
【答案和解析】B (宋孝孙并没有派人向上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