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的有关事迹字数越多越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1 14:25:44
孔子和孟子的有关事迹字数越多越好孔子和孟子的有关事迹字数越多越好孔子和孟子的有关事迹字数越多越好孔子幼年丧父,少年丧母,年轻的孔子只得完全依靠自己独立谋生.孔子明白,先祖的显赫,父亲的战功,母亲出身曲

孔子和孟子的有关事迹字数越多越好
孔子和孟子的有关事迹字数越多越好

孔子和孟子的有关事迹字数越多越好
孔子幼年丧父,少年丧母,年轻的孔子只得完全依靠自己独立谋生.孔子明白,先祖的显赫,父亲的战功,母亲出身曲阜望族,这些固然可以为自己进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要在鲁国国都立住脚跟,进一步发展,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多亏母亲在世时的苦心教育,使孔子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特别是早早懂得了学习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小小年纪,孔子就已经立下通过发奋学习来改变自己一生的远大志向了.
对于知识,孔子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一个人真心求知的表现.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鲁国建有祭祀周公的太庙,孔子初进太庙时,对太庙中的一切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向别人问这问那,好像有问不完的问题.有人对孔子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理解,于是就说孔子的闲话:“谁说陬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呢?他进到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说后,一点也不恼火,他说:“这正是合乎礼的做法呀.”
对生活在孔子时代的人来说,想要参与贵族政治并且取得一定地位,就要学会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要熟悉并能遵循当时流行的礼仪,懂得音乐,掌握射箭技术,会驾驭马车,会写字,会计算,这可以说是当时的六门基本功.孔子是非常善于自学和向别人请教的,他应该是全面掌握而且精通这六门基本功的.有一些历史资料,能进一步说明孔子的勤奋、博学.
鲁国东南方有一个小国郯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按例是要定期来朝见鲁君的.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孔子二十七岁时,郯国的当政者郯子又来朝见鲁君.宴会上,鲁国一个大夫叔孙婼向郯子问起少昊为什么以鸟作为官名的问题,郯子对此作了详尽的回答.孔子闻听后马上就去向郯子请教有关少昊氏时代职官制度的情况,事后他对别人说:“我听说‘天子那里没有管理这类事情的官员,而这类知识却在四方蛮夷那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现在我相信这是真的.”
孔子在他一生的学习经历中,有一件很大的事情,那就是他曾到当时周天子的首都雒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专程学习周礼和查阅一些古文献,特别是向一位大学问家老子问礼.老子,姓李名聃,人们敬称他为老聃、老子.老子曾担任周朝的柱下史,熟悉礼仪典故,当面向老子请教,这也是孔子梦寐以求的.但是,曲阜到雒邑,远隔千里,在当时非常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要完成这样的旅程无疑是十分艰巨、辛苦甚至是充满危险的,加上孔子自身贫困,没有鲁国贵族的支持和资助几乎是不可能的.幸好当时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师事于孔子,在他的斡旋下,孔子从鲁君那里得到了一辆车、二匹马和一个跟随童仆的资助,南宫敬叔自报奋勇地陪同,孔子这才得以成行.据记载,孔子这次雒邑之行的收获非常大.他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如出丧的时候遇到日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远处还是近处,国家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与敌国交战时已死国王的牌位该带还是不该带等等,老子对这些问题都一一作了解答,使孔子获得许多知识.在孔子告别老子准备启程返回的时候,老子还结合自己的丰富阅历再三叮咛孔子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