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04:30:37
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x0d《汉书

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用“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x0d《汉书·韩安国传》:“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一即使是强弓射出的利箭,射到极远的地方,力量已尽时,就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了;即使是狂暴的烈风,刮过去后,剩下最后的一丝微力,就连极轻的羽毛都吹不起来.(缟,是一种白色的薄绢,以古时鲁国所产为最薄最细,故称鲁缟.)\x0d韩安国,字长孺,汉初人.汉武帝时,为御史大夫.当时,北方的匈奴,派人到汉朝来要求和好,武帝就同大臣商议对策.有一个名叫王恢的,曾在靠近匈奴的边境地区当过许多年地方官,很熟悉匈奴的情况,他说:“跟匈奴和好,总是长久不了,不出三几年,它就又要背约,不如不理它,干脆爱兵,把其彻底征服.”\x0d大臣们都认为韩安国说得有理,汉武帝也表示同意,于是接受匈奴要求,进行和好谈判,建立和好关系.\x0d这段故事,在《史记·韩长孺列传》也有记载,不过文字稍有不同,其中“强弩之末”两句,写作“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意思完全相同.\x0d《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曹操大举南下时,诸葛亮访问东吴,请孙权出兵,同刘备一起,合力抗御曹操.诸葛亮谈到,曹操兵力虽强,却已相当疲劳:“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指刘备)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x0d比喻力量已极度衰竭、毫不中用,就常用“强弩之末”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