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完善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建设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23:52:22
浅析如何完善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建设浅析如何完善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建设浅析如何完善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建设文中,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在发言中提出,全军后勤要按照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要求,坚定不

浅析如何完善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建设
浅析如何完善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建设

浅析如何完善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建设
文中,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在发言中提出,全军后勤要按照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要求,坚定不移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依托社会资源构建军地一体的后勤保障体系,运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加快整体推进全面建设现代化后勤步伐,不断完善军队保障社会化的制度机制,更好地让部队官兵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那么怎样更好的完善军队保障的社会化制度机制?如何提高官兵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呢?下面,我就结合本单位实际,浅析完善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建设,提高部队官兵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边防部队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政策依据后勤保障工作涉及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贯穿于部队各项工作的始终.能否在现代条件下做好边防后勤保障工作,为“打得赢”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需要认真研究,从保障思想、保障理论、保障方式和保障行动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我军保障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就是实现保障一体化,建立全新的军民兼容、平战结合、三军一体、精干高效的保障体系,必须走出社会化、市场化的路子,要打破军地界限,最大限度地依托、利用国民经济体系,扩大军队后勤保障特别是生活保障社会化的范围,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社会化后勤保障之路.这为边防部队今后走后勤保障社会化之路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二)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现实需求随着边防部队的快速发展,边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保障模式与当前新形势已不相适应.以阿盟额旗边防大队为例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层后勤岗位与执勤一线争兵力的现象比较突出.2.部队后勤人员业务技术素质难以适应日趋现代化的后勤保障工作要求.近年来,额旗边防部队车辆装备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大批技术含量较高的车辆装备陆续配备到部队,现代办公设备不断增多,营房规模、设施明显改进,车辆装备保养维修、水电气等日常维护保养、营区环境卫生工作量愈加繁重.而这些工作仅靠部队人员来承担显然难以为继.部队建设形势的发展要求必须转变“自保”的后勤保障模式,探索社会化后勤保障工作之路. (三)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社会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各种商品越来越丰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日臻完善,边防部队依据上述条件,有了社会化保障的基础条件,尤其是有了就近保障的基础,充分说明了边防部队走社会化后勤保障之路切实可行.同时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均在大力推行后勤社会化变革,这为边防部队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有利因素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我们已有试点尝试经验.大家一致认为,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对于促进边防部队全面建设有诸多有利的方面:一是有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减少部队非战斗用兵,腾出警力保证执勤一线用兵;二是有利于干部集中精力抓好以执勤为中心的工作;三是有利于提高基层后勤服务保障水平;四是有利于弥补部队技术上的不足. 二、边防部队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基本思路 (一)加大宣教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由于长期受传统保障模式的影响,目前一些同志对推行后勤社会化保障在思想上还有顾虑,具体表现为“五怕”:一怕地方人员进驻部队管理不好、出乱子;二怕保障改革违反现行规定担风险;三怕部分同志不理解、说闲话或“捅漏子”;四怕经济负担加重;五怕后勤职能作用被削弱.因此,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解决认识问题是关键.各级党委要着重解决少数同志思想认识不到位和等待观望的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认识新时期边防部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用发展的思路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敢于破除标准不高的守摊思想,破除瞻前顾后的求稳思想,破除无所作为的等靠思想,努力开创后勤保障工作的新局面. (二)要正确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化管理与部队正规化管理的关系.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作为地方招聘人员或委托管理单位按照地方经营管理模式参与部队后勤服务项目,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关心的问题与部队管理规定要求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要把好入口关,严格挑选具有法人资格、经济实力较强、信誉较好的经济实体作为经营承包者.其次要转换角色,以极大的热情和良好的合作姿态积极支持外聘员工的工作.第三,要采取收取风险抵押金、定期结算、限制经营利润、奖优罚劣等管理措施,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管理.要抓好外聘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切实把外聘员工管理好、使用好、关心好、培养好,努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从而激励他们为部队建设多做贡献.同时,要认真做好转岗官兵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使他们从部队建设改革的大局认识自身岗位的转换是工作的需要,从而达到转得安心、走上新岗位干得愉快.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地方人员使用和部队业务骨干培训的关系.既要抓好社会招聘人员的管理工作,让他们为边防部队保障多做贡献,同时又要利用空闲时间适当安排部分官兵跟班学习技术,掌握一技之长,这样做既能保证一些岗位因人员变动不受影响,又能为培养部队自己的业务骨干奠定基础.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费用开支的关系.后勤保障社会化,不是单纯花钱雇用地方人员来为部队服务,而是要依托社会技术力量,减少部队开支,提高服务质量.当然,在聘用人员方面也要考虑综合素质人才的录用,使其达到一岗多职的目的.既要考虑经常性保障岗位人员固定化和季节性、临时性保障岗位人员定点化的录用模式,又要考虑部队“小”、“散”、“远”的客观条件,就一些专业保障岗位,依靠社会保障机制,进行委托式管理或组建专业技术保障队伍,录用精干人才对部队基层进行重点保障,防止人才使用的浪费.四是要正确处理好上级把关定向、宏观指导与基层单位因地制宜、具体实施的关系.开展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可供直接采纳,只有靠大家积极探索,边试边干.这就要求部队各级既要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又要把握好政策界限,做到上下沟通,协调解决. (三)要以发展的思路探索后勤保障社会化管理模式.一是部队各级、机关各部门要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后勤部门要认清肩负的责任,坚定信念,克服困难,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抓出成效.司令部门要在人员调配及用兵上把好关,政治部门要积极做好分流疏导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后勤部门要在社会面上做好配合协调工作.二是要形式灵活多样,积极稳妥推进.后勤保障社会化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各单位大小不同,因此,在后勤保障社会化模式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在维修保障方面,支队级级建立修理所并采取直接引进社会力量的方式,直接聘用地方技术人员.在物业管理方面,各级机关和经济条件许可单位,可直接依托地方物业管理系统和其他社会力量,承担起营区卫生、环境绿化、营房设施维护保养、办公设备维修等工作.三是要严格政策界限,确保规范运作.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要树立依法管理的法制观念,走依法治队之路.无论是人员录用、资格审查、技术考核,还是各类合同的签订,都必须严格法定程序,特别是一些重要合同的签订,必须经党委集体研究决定.要坚持“有利于履行部队职能,有利于减员增效,有利于提高部队保障质量,有利于合理用兵提高战斗力”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同时,要按照调查论证、拟订方案、公开招标、签订合同、正式运行和监督管理的程序实施.四是要建立监控机制,维护官兵利益.后勤保障社会化直接关系到官兵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官兵的切身利益不仅是部队各级的责任,也是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建立各级监督管理责任制,定期对承包单位或聘用人员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要以发展的观念解决后勤保障社会化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发展是超越,又是新的创业,只有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观念,有效地解决当前后勤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把保障有力的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后勤保障社会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改革的过程中,必将遇到许多新的情况.诸如,前期投入大、政策不配套、实际操作难等方面的问题,参与社会化保障的地方员工的管理问题,有关配套制度的建立问题等.这些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部队各级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既要迎难而上,又要有所作为.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坚持以学习为途径,以实践为课堂,以岗位为平台,勇于发现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实现边防部队后勤保障工作社会化创造有利条件. 三、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给基层边防部队带来的成果 一是基层执勤力量得到增加.通过面向社会外包营区维护、车辆装备修理,较好地置换了部队后勤和服务性岗位上的现役警力.二是饮食保障质量得到提高.实行后勤工作保障社会化以后,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炊事人员,大大提高了基层单位的伙食调剂水平,饮食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三是应急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内蒙古阿拉善盟边防支队 常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