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6 00:46:56
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明天又要进行月考了,虽然不能决定命运,但是年级排名次,班级排名次及排位子,各科老师讲评,家长狂轰滥炸……就够我们受得了.我们或是心悦诚服总结教训,或是口是心非地承认不足,或什么感觉都没有.无论怎么样,我们还要临阵磨枪呀!夜车也不能不快开喽!
第二天,我机械地走进考场,直挺挺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监考老师.这时大脑里一片空白.接过卷子,我的心咚咚乱跳,头皮发胀,眼前卷子上的字也直跳.我闭上眼睛晃晃脑袋,想想老师曾讲过要镇定,先看简单题.于是睁开眼全神贯注地看一遍题,挑着做了几道小题.这时,心神稳定下来了,答题速度也快了.会做的题做完了,再挑些似会非会又弄不准确的题.同时调动全部精力回忆老师是怎样讲过类似的题型的,课本上又如何讲解的,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尽量地多写.然后再仔细“相面”难题,寻找突破口,力争解决它.这时需有耐心,而恰恰这时心跳又加快,头脑又不十分灵活了.我无计可施.而我又不甘失败,于是重新振作,再次审题,柳暗花明,真的答出了一道题,刹那间心情旷怡万分.真是美哉妙也.而事情又不能总是十全十美,有的题我脑汁绞尽也无济于事.真令我懊恼沮丧极了.
80分钟飞逝而过.目光在龙飞凤舞的“豆芽”上搜寻,力求找出差错,哪怕一点点.这时喉中犹如鲠住一个辣椒,难受死了.
走出考场,我们激烈地探讨答案、分数,想知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的心情与秒俱增.心被悬挂起来了.听了七嘴八舌的议论,又心烦意乱.直到成绩公布了,而那时那刻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考试,考试,那滋味呀,是甜?是酸?是苦?是辣?唉!
——----------------------------
考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多少有些可怕,它意味着考前要挑灯夜战,考时会肚子抽筋、额头冒汗、两腿发抖、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考后会忐忑不安,翘首以待.
但是,人生对我们的考验并非都是为了升学、应聘或是晋级,也不是都要端坐在考场中,拿支笔在卷子上写下自己的答案.它不会给我们充足的时间来做准备,它会随时给我们出张卷子.如果你选择适当,你就可能通过,迎接新的考验;一旦你判断失误,你可能和机遇失之交臂.
挨批评是一场考试,通过错误认识了自己,只要能努力不再犯,就算通过了考试;若是灰心沮丧,不再努力,你就只能算不及格,如果你还不及时改正,你迟早将被社会所淘汰.
如果你受了挫折,那是生活给你一张考卷.面对挫折,振作起来,重新再来?还是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从此消沉下去?你自己选,没有人会干涉你.前者可让你摆脱挫折的阴影走向成功的未来,后者将使你渐渐被人所淡忘,你自己都不帮自己,还有谁会来帮你?
若你获得了成功,你又将获得一张试卷.面对荣誉,你是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的成功,还是高举荣誉,止步不前,躺在成功的温床上回味那成功的瞬间呢?前者能让你以这次成功为基点,走向下一次的成功;后者会使你从温床上狠狠地掉下来,摔得鼻青脸肿.是成功,还是“进医院”,就看你自己了.
不过,造物主总是会尽一切努力来挽救一个人,即使你“进了医院”,他还是不会放弃你.你将再得到一张试卷,在你仅有的几次机会中,你是抓住机遇迎头赶上,还是选择放弃,眼睁睁地看着成功离自己越来越远?选择前者你会很快回到自己的轨道,而后者会使你离轨道越来越远.
其实,人生中的考场又何止这些.从出生到死亡二十多亿个分分秒秒,哪一刻不是一场考试?只是这考试过于频繁,而使许多人忽略了它,但忽略了并不等于不存在,相反,这种考试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每一秒的刻度里画上真正的一笔,你的一生才算是问心无愧.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考卷上偶尔写错几个答案,也并非不可原谅.但如果你只是偶尔写几个正确的答案,那么,你这一生就是虚度了——除了浪费粮食,你什么都没干.
------------------------------
考试成绩背后的思考
考试,自古就有,从隋唐至明清的一千多年中,中国一直以科举考试来选拔建设国家的人才.进入社会主义法制阶段的新中国,中考、高考也是选拔人才再深造的重要方法.考试成绩关系到每个学子的前途和国家建设的发展进度.
初三、高三可以说是人生中两个最辛苦、最劳累的时期,无数学子为了自己的梦想日夜勤奋读书,当考试成绩公布的那天,有多少学子欢喜地看到用自己辛勤汗水浇灌结出的果实,又有多少学子痛思自己为何没有加入前者的行列中,这其中应有不少“发挥失常”或“特殊原因”的学生们,但是也有一些被老师、家长甚至同学早已认定考不上的人们.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成绩确实不怎么好,无法用成绩单扣响高等学府的大门,只好去普通学校学习,再从普通学校走向工作岗位.高等府中的“高智商”学生们与普通学校的学子们不期而遇.但是有这样一个事例,在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读书的田某,由于英语四级未通过,一门高等数学未及格被现行的“分数标准”判定为一名不合格大学生,但在上海十二中学半年实习中,却得到校方高度评价,工作投入,肯动脑,能力强,给学生以亲切感,感染力强,被十二中学聘为教员.一个两门未通过的大学生成为中学教员,这是因为他考试成绩不好而被社会抛弃了吗?不!而一些满腹理论的研究生、博士生工作又怎样呢?有些用人单位只看学位、成绩,到头来被聘的是“一本理论大典”,毫无动手与人际交往能力,又有何用.只有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的人才.《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的科举状元、榜眼、探花们,在清末外国分争中国的谈判中,有几个能与洋人唇枪舌剑以理据争呢?
我们不应该把考试成绩作为选择人才的唯一标准,在以后的考试科目中,除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这“老六位”,还应有“能力”这一门,把某个专业所要达到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做为一个标准,用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评定他们“合格”还是“不合格”,并作为重要标准记入成绩单,以便选拔人才之用.
希望以后的教育考试体制比现在的考试制度更人性化、更科学性,为能建设祖国的人才们提供机遇.我坚信这一天的到来,因为考试已从《四书》、《五经》的死扣中走向了检测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必定向能力测评为标准的新考试制度迈进,在这其中获胜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