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民风民俗作文,要求800字,有悬赏!要写自己经历的事情,比如,春节,只要是中国自己的节日就行,要写一件事!还有,要原创,写点天津的!一定要写自己的一件事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04:26:15
六年级下册民风民俗作文,要求800字,有悬赏!要写自己经历的事情,比如,春节,只要是中国自己的节日就行,要写一件事!还有,要原创,写点天津的!一定要写自己的一件事啊
六年级下册民风民俗作文,要求800字,有悬赏!
要写自己经历的事情,比如,春节,只要是中国自己的节日就行,要写一件事!还有,要原创,写点天津的!
一定要写自己的一件事啊
六年级下册民风民俗作文,要求800字,有悬赏!要写自己经历的事情,比如,春节,只要是中国自己的节日就行,要写一件事!还有,要原创,写点天津的!一定要写自己的一件事啊
第1篇作文
春节习俗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名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江西也有着与这边不一样的过节风俗!
我们过节吃的年夜饭是用自家种的大米做的,饱满粒大.我们还要吃饺子、汤圆,用意是团团圆圆;饺子里会放少许糖,用意是这一年的日子过得甜美;还有一种“长寿果”,大多是给老人吃的,是在饺子里放些花生,用意是健康长寿.我们还把饺子和面条一起煮,饺子包的像元宝,名叫“金针穿元宝”.
过年时我们还要贴对联、贴年画、拜祖先、敲锣打鼓.但最开心的还是我们这些晚辈了,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也表示了长辈们对晚辈新一年的祝福.我们还要到亲戚家拜年,不过,我们要送礼物,都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临走时,主人便会取出自家大桔,意在互赠吉祥.
一年又一年.年就这样在传统的紧密急促程序中、在孩子们收到压岁钱的喜悦中、在人们吃年夜饭的快乐中渐行渐远.这也明显地展示了中国文化风俗的魅力!
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第2篇作文
满族的习俗
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 . 右大襟 . 紧腰身 . 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 . 如意襟 . 斜襟 . 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 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 . 对襟 . 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 . 蓝 . 棕等色的棉 . 丝 . 绸 . 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第3篇作文
傣族的习俗
中国的傣族是一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散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
泼水节是傣族最为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至今傣族人民中还流传着一个神话:远古的时候,傣族地区有一个恶魔,他作恶多端,人们恨透了他,可什么办法都对付不了恶魔.后来,七位姑娘发现了恶魔的致命弱点,只有恶魔的头发才可置于死地.一天夜里,姑娘们勇敢的杀害了恶魔.但恶魔的头一着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时,姑娘们立即轮流抱起头颅.每年换一次,当换人时.人们都给抱头颅的姑娘泼水,冲去身上的血污和疲倦.后来就形成了傣族最为重要的节日——泼水节.
在“麦日”也就是节日的第一天.人们一清早就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但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洗浴”完毕,集体性的泼水便开始了.一群男女青年带着清水,涌出大街小巷,逢人就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一朵朵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绽放.
划龙舟是泼水节最为精彩的节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人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各色各样的龙舟,船上坐者数十名强壮的选手,号令一响,龙舟便像离弦的箭往前飞去.到处都是锣声.鼓声.号子声.喝彩声,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另一项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一种自制的烟火,将竹竿底部添以火药和其他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塔上,街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在空中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族,光彩夺目,甚是美妙.泼水节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快乐而幸福的节日
——————————————————————————————————————————第4篇作文
除夕和初一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但在我眼里,外婆那里的除夕和初一是最别具风格的了.外婆家在威远县的一个村子里,我很少在那里过年,但每逢到那,外婆都会给我讲当地必不可少的过年习俗.
腊月的最后一天便是除夕.通常在除夕前一天的晚上,人们都睡得较早,睡的也更香甜.想着明日的团圆饭、晚上的春节联欢晚会,人们多少有点兴奋,却早早的睡了.外婆告诉我他们村的人爱睡觉,怕明天熬不到十二点所以早睡了.
早上起来,人们显得都特别有精神.洗脸漱口后,便开始准备早饭.这天,早餐是固定的,必须是汤圆.这汤圆也必须是自家做的,如果是超市里的速冻汤圆,就没有美好的寓意在里面了.
吃完早饭,大家就向集市进军了村里的人,三个一对、五个一伙的逛街.小孩子们也顾不上走长途脚的疼痛,一个劲的挑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还不停高兴的叫着:“耶、耶!今天可以放鞭炮了.”大人们则购买一些必备的年货:新衣服、门联.腰包里的钱掏了又掏.老人们也牵着孩子,从容的挑毛衣.直到正午,才会回家吃饭.
这午饭也特有讲究,可以说是轮流午饭.其实腊月二十六就开始了,要到正月初六才会结束.今天该四舅舅家,明天是三外公家.村子里的每家都会轮到,谁也不吃亏.菜品各有不同,可以称得上是美味佳肴,除了大鱼大肉、鸡肉鸭肉,还有几个特色菜:香肠、腊肉、烧白.这几个菜也是家家都有的.
到晚上,就各回各家吃团圆饭了.一家人开开心心、和和睦睦做在电视机前,一边吃团圆饭,一边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谈一年的快乐之事.十二点是辞旧迎新的时刻.农村不及城市有绚丽多彩的烟花,但却有“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如雷贯耳、震耳欲聋.我想:“年兽”一定被吓得早就逃之夭夭了吧.
人们守岁过十二点之后,便进入新年的第一个梦乡了.
外婆那里,有一个特别的说法:初一做什么,新年的每一天都会做什么.所以这天,人们穿新的、吃好的、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熬夜、不干苦活、不能哭.可以看出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让我爱哭的妹妹受了不少苦.她不小心摔了一跤,想大声哭出来,却不得不用尽全力憋住,使眼泪不要流出来,还得忍住痛.不能用哭来发泄,这不是痛上加痛吗?除此之外,那里的人还得烧香拜佛.由于这个村子就在两拇山脚下,所以全村人都络绎不绝来到两拇山寺院里烧香,虔诚的拜佛,希望全家能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
转眼间,就是初六之后了,春节的韵味渐渐淡了,人们的生活也恢复了平常.孩子上学,大人上班,退休的人再家种地,一派和谐.
——————————————————————————————————————————第5篇作文
(天津的,注意了)
天津卫有句俗话:“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一过腊八就不再忙别的事,以极大的热情把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忙年的活动中.各家各户务求把吃的、穿的、用的一并准备齐全.
其实,天津卫老少爷们过年的时候,不但能够饱了口福,还可以借这个年劲,大饱眼福,各式的庙会、花会、法鼓、大戏,各样的游戏、杂耍把春节的这几天排得满满的———“娱乐”就是天津人春节的主题.
天后宫庙会敲响新春第一锣
从前,天津民间信奉多神,如财神、灶王、菩萨、玉皇等,但由于天津地处海边,民众一面强调航海技术一面祈求神灵保佑,所以在民间威望最高、崇拜最甚的要属“天后娘娘”———在南方称“妈祖”.同时天津又是航运枢纽,外来商人诸多,航运活动频繁,所以“天后宫”的香火也非常旺盛,并多有祭祀的花会活动.到了清朝初年,康熙皇帝巡视天津,视察了天后宫,并非常欣赏花会的表演,皇帝钦赐会旗,从此天后宫的民间花会成为了“皇会”.法鼓、狮子、中幡和花鼓等各种表演走街串巷,锣鼓声不绝,喝彩声不断.据《天津皇会考记》记载,“通宵如是,直至夜阑不散.烛灭香消,未觉东方之既已白.”后来,除了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大庆之外,农历腊月十五至正月初一还要举办盛大的庙会,慢慢地,天后宫庙会变成了春节最为重要的一个喜庆节目.
天津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尚洁说:“为什么在腊月这冰天雪地的寒冷季节举办规模宏大的娘娘庙会呢?说起来它与天津人传统的年节习俗有着很大的关系,天津人十分重视过年过节,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城市中极负盛名,这与天津的历史地理环境、五方杂处的人群结构、多数人长期从事漂泊无定的海运和漕运职业有关.每到年节,人们企盼着能够与家人平安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共祝来年好运.这种买价与心理的浓烈程度是其他城市的百姓无法相比的.天后宫腊月庙会就是在这样一个热闹的气氛中应运而生的.从腊月十五开始,各种年货商贩聚集到天后宫内,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年货交易市场.宫南宫北一带年节需要的杂货和庙内前院的儿童玩具,吸引了大量的游人,而这种形势至今未改.”
她还告诉记者,早年间,天后宫内就有许多由配殿改成的商业店铺,卖剪纸窗花、吊钱儿、金货以及花鸟鱼虫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在大家去选购年货的时候,看着那琳琅满目的年货,“逛逛也是享受啊!”
大鼓伴杂耍老少爷们乐一把
旧时的天津,人称唱大鼓的生意人为“吃江湖饭的”.据传,大鼓这种演唱形式的起源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尧舜时代朝堂里就设置谏鼓,虽是以下谏上,也有一种教化的意义.古代,周庄王为了“正风化俗”,曾“击鼓化民”,所以后世唱大鼓的就尊周庄王为祖师了.过年的时候,唱大鼓的不会在年货市场附近支棚设帐,三面摆上长板凳,一面平地设桌支鼓,当做演员演唱的舞台,谓之“拉场儿”.所谓的鼓曲都是成本大套的书,什么《呼延庆打擂》、《前后七国》、《杨家将》、《跨海征东》、《薛刚反唐》等等.
这一个年,几家大鼓棚子唱不同的曲目,老百姓在一饱耳福的同时,还能一饱眼福.因为过年的时候只要一有唱鼓曲,就必然会有“杂耍”,这种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以吸引不同爱好的观众,将相声、双簧、戏法(魔术)、杂技(如抖空竹、耍坛子、踢毡子等)一起演出,称为“十样杂耍”,意为将吹、打、拉、弹、说、学、逗、唱、变、练十门技艺集于一堂,让大家在年里好好乐一把.
空竹嗡嗡响花样抖出大年味
提起抖空竹,每个孩子、甚至大人都会兴致勃勃的,因为空竹随着棉线及两根细棍子发出“嗡嗡”的声音,伴随着左右挥甩、上下起伏,由简单的拉响,到繁复优美的花招,抖空竹的技巧是相当多的.由于它两头大,中间细,天津人叫它“风葫芦”.
在老天津过年的庙会上,都会有人表演.表演者用两根短竹竿系上白线绳,在空竹中间的圆轴上绕一圈,两手持竹竿抖动时,使轴头上的圆盘旋转起来,圆盘上有竹片隔开的小孔,旋转时有风进入孔中,因而发出“嗡嗡”的响声.抖得快,圆盘转得也就快,发出的声音也就越洪亮.抖空竹时,常常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抖,比赛谁的空竹抖得响亮,谁抖得花样多,最简单的花样是“扬高”,就是把空竹抖响亮,抛向空中,带着“嗡嗡”响声,再用竹竿接住,继续抖.抖空竹的花样还有“猴子爬杆”,即让空竹顺着手中的竹竿往上旋转.复杂的花样还有“攀十字”、“张飞骗马”等.春节的庙会、年货市场几乎都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现在的孩子大概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简单的玩具,在两根小棒拴着的一根小绳上,一只竹子做的小玩意儿随着绳子的抖动上下翻飞,发出“嗡嗡”的声响.如今,年过六旬的老人都能清楚地记得,几只嗡嗡作响的空竹,“嗖嗖”地从人群中飞向天空,随后,急速落下,然后各自被稳稳地用绳子接住,又重新抖了起来.小小的空竹就像流星一样不断从人们的眼前划过,令人眼花缭乱.一会儿从背后飞上来,一会儿又从腿下钻过去,一会儿又在他们的手指间来回跳跃,他们舞出的“流星赶月”、“猴子爬杆”、“蚂蚁上树”等花式令人叫绝.
男女老少齐上阵秧歌扭起来
还有一种与高跷并列为节日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节日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歌舞艺术,天津方言称为“地秧歌”.67岁的孙凤英老人说:“我是铁杆秧歌迷,一听见唢呐和鼓点声,手脚就痒痒.当你随着鼓点扭动的时候,连脚趾头都吃着劲.今年春节,我参加了宁河的秧歌队,好好地扭了一回新春大秧歌.扭秧歌的门道其实多着呢,一招一式,一行一动,都有许多讲究,把喜气洋洋的感觉带给看秧歌的每一个人,把新春的气氛带给每一个人.”“旧时秧歌都是男的闹,那时候的大年里,男人们装扮上身,吆喝着,欢笑着,在家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隔着门缝往外看,一起跟着欢笑.女子跳秧歌是现在才有的.”
孙凤英还告诉记者,在京津一带,地秧歌有两种区别:一是踩跷与否,踩跷者腿子也只1尺余;二是大扭大唱与只扭不唱之分.以上4种形式中,只有不踩跷、只扭不唱,也不扮演故事角色的人,仅配以服装彩绸,随锣鼓伴奏碎步舞扭.至于“跑旱船”、“跑驴”等艺术形式,在天津往往是和秧歌会附在一起,也有的是附在高跷会后,作为大剧目间的一种缓冲表演项目或短节目后的补充项目.热烈火爆之后,诙谐曼舞,使观众情绪为之一舒.
唢呐伴奏铛子响跨鼓敲起来
据尚洁介绍,相传天津最早的一个法鼓团体是“大觉庵金音法鼓会”.法鼓会乐器以鼓为主,放在中央,钹、铙、铬子、铛子都在鼓后.法鼓曲牌约十几套,常用的有《老西河》、《摇通鼓》等.著名的法鼓会还有龙亭的井音法鼓、芥园的花音法鼓、侯家的永音法鼓等.而中幡会是跨鼓和中幡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表演的会,由厨行同业所办,会名“乡祠前远音跨鼓中幡会”,跨鼓队是大鼓八面,用黄绳系于颈间,鼓手人穿黄马褂;铛子八面,击者每人穿黄坎肩;另有双髻文童12人,各着鲜衣,手托花篮;武童亦12人,手持对钹.演奏时,跨鼓声轻重缓急不同,铛子打点.文童轻歌,唢呐伴奏.武童则击耍对钹和人体摆字,常摆的吉祥词为“江山太平”、“天下太平”等,变换极迅速.中幡队最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长竹竿挂长幡,幡宽五尺,青缎面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长竹竿挂长幡,幡宽五尺,青缎面,红布里.幡顶斜插旗子两面、灯笼两个、伞盖三把,并系缀铜铃若干,每架各有长幌绳两条(较北京中幡少一至二条).每架总重超过百斤,行会中或托手中,臂上或杠肩头.表演时则顶上额或伸臂托塔,表演者做各种惊险动作,但幡竿不能离身,不能倒地.逛庙会的人们会大声地给表演者叫好,表演者得到认可后,会更加卖力地表演.
跳高劈叉翻筋斗高跷踩起来
每当过年,还有一种娱乐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踩高跷”.高跷的表演者双足缚于1~3尺高木棍制成的“跷腿”上,边行走边表演.清代中叶高跷盛行时,高跷腿子曾有高5尺者.高跷有文、武之分:文跷以走唱为主,简单的舞扭动作;武跷则表演诸如倒立、翻筋斗、叠罗汉、跳高桌劈叉等惊险动作.
天津高跷多属武跷,其舞扭动作,如倒立翻滚、前奔下倾等均有固定模式,造型美观,气氛红火.清代以来,天津城郊高跷会最为普遍,多以戏曲名目相标榜.表演时按戏目分项进行,演员在锣、鼓、铙、钹击打伴奏中舞蹈翻跌.在高跷铿锵有力的锣鼓点中,年味越来越浓,喜气洋洋的春节也越过越有意思!
“妈妈例儿”,也写做“妈妈论儿”,是京津地区一种民俗事象.《北京方言辞典》释义为:“日常生活中的迷信禁忌和迷信言论.”《北京话词语》里说它跟“老妈妈例儿”一个意思.
例儿,当然是当惯例、体例、规则讲,是应该仿效或依据的.妈妈,指长者,从前大都是家庭妇女.换句不大好听的话说,妈妈例儿就是家里老娘儿们的讲究.加上老字,则是突出“例儿”的老生长谈性质.
它是否都是“迷信禁忌和迷信言论”?我看不一定.由于妈妈例儿来自底层人民,是传承民俗,情况就复杂了,至少有三种情况:一、以迷信的形态出现,包含迷信的内容;二、以迷信的形态包含合理的内容;三、以合理的形态包含合理的内容.后二者在民俗学上叫“俗信”
这说需要用辩证方法,去看妈妈例儿.
一、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这是带判断性的妈妈例儿.有这一回事儿吗?没有.有人把它与清兵入关联系起来,只是小说家言.如果确是“真理判断”,即没有舅舅的人,在正月剃了头(理发)怎么办?有舅舅的死舅舅,没舅舅的管不了,那还是真理性判断吗?但是,它是用迷信的形式,引导合理行为.正月,人人过春节,它督促人们在春节前做好个人卫生;不搞这种个人卫生,就危及亲属,多厉害!再说,旧社会剃头匠(理发师傅)大都是宝坻县人,旧年年底夜以继日地干活,等除夕加班到正月初一天亮,立刻回家乡过年,你想剃头(理发),哪儿找师傅去!
二、窗户门对窗户门,不打官司就死人
建筑新房,或在院子里翻盖新房,最忌讳门或窗对着邻居的门或窗户,所以有了“门对门,净死人”一类妈妈例儿.
这种话,看起来是一种民俗禁忌,而且是荒谬的迷信禁忌,但是,却不能这么简单地做出结论.因为这是以迷信形态表明一种建筑规程.
门窗对门窗不便于居住生活.谁家都有隐私,至少都有不愿意别人看见的起居生活,都有不愿公开的行为.夏日炎炎,在个人居室内难免袒露上体,或者洗浴,能时时刻刻紧闭门窗吗?显然不能.还有例如某地有两家门对门的住户.甲走出自己的屋门时,总是无所谓地前行右拐.但对门的乙住户换房搬走了,住进新住的丙.没有几天,丙住户的男人站在门前骂街,“狗眼冲人家屋里看什么”,“不是东西”等等.甲住户发现丙住户“骂海街”也不依不饶,说:“也不尿一泡尿照照,你那模样的女人躺在地下也没人要.”“海街”骂了几次,甲与丙接上了火,大打出手,归了派出所.如果当初盖房的时候,遵守了妈妈例儿这种多年经验总结,把门与窗相互错开,就不会发生这种纠纷.可见这条看来十分迷信的妈妈例儿,道出了某些生活的真理.
旧时元宵节天津例儿多
为外甥祈福———舅舅送灯
正月十五,当舅舅的人可千万别忘了一件事,一定要给外甥送灯.旧时天津民间有舅舅给外甥送灯的习俗.
“讲究送‘鸭子’形的灯,取其谐音‘押子’之意,为外甥祈福.也有预祝外甥长命百岁之意.”至今此俗不衰,而且灯的种类日趋繁多,金鱼灯、蒺藜灯等取富裕有余和吉利的寓意.
结伴赏灯散逛———走百病
正月十六,天津还有一个习俗,这一天是走百病的日子,劳累一年从未离开婆家的妇女们,纷纷走出家门,或回娘家与父母团聚,或到庙里进香,或到繁华闹市逛一遭,消闲一番.但是,必须当日返回,不许隔夜.
妇女不仅要回娘家,而且多结伴出游,一边赏灯散逛,一边以行“走”除百病,民间认为在“走百病”时,必须越过3条河流,跨过3座桥,而且还要“摸钉”,方能求吉除疾.“摸钉”就是用手触摸桥梁上的铁钉或是庙门上的门钉.因“钉”与“丁”谐音,而“丁”又象征男子,所以妇女特别是未有身孕的妇女则必须诚心“摸钉”,以求子嗣,使家业兴旺,有传宗接代之人.好在天津河流多,桥梁多,庙宇多,不然走一天下来,女子们的小脚哪里受得了.
金银财宝驮回家———蒸老鼠
居民人家一般在正月十四就忙活起来,和面蒸制“刺猬、老鼠”.刺猬的周身剪出细三角尖儿,以高粱米做眼.老鼠则剪出四足和长尾,用黑豆做眼.刺猬、老鼠的脊背上和木铣头上堆着面做的元宝,两种为一对,分别摆放窗台角、门墩、厨房的灶台角处,头朝外.转天下午,把各处摆放的刺猬、老鼠头由向外转向屋内,以示把财宝驮回家中.至于神像前、祖先牌位前和灶王神像前所供的刺猬、老鼠则不转动.
十五晚间天黑后,撤下供品及各种摆放的刺猬、老鼠,由家中男性家长主持上香,供煮熟的元宵,全家男女老小叩拜尽礼,燃烛焚香焚黄钱、放鞭炮.香尽撤下元宵回锅煮热由全家分吃,谓“吃供尖”.吃供尖后正式吃晚饭,平时分家单过或者外出工作的,都要凑齐集中在家长的住处吃.因为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的日子,月圆家圆,象征着家庭和睦、美满幸福.
圆圆满满吃元宵
过元宵佳节,自然不能不提吃元宵.有糯米(津地叫“江米”)面和高粱面(津地叫“黍米面”)两种.糕点店出售的是糯米面的.元宵馅品种多样,故称“什锦汤圆”,制作时用畚箕摇制,煮熟后松软可口.一般家庭自制都是高粱面的,是包糖馅后用手制成,煮熟后略显硬实.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再看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实心的,无馅,下在烧开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大概是较早的有馅元宵.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用白糖、红糖、桂花、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
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人们把中西结合在元宵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连巧克力和冰淇淋都能当元宵馅了,还有什么不能煮来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