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第四自然段的赏析【流沙河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4 04:26:25
理想第四自然段的赏析【流沙河的】理想第四自然段的赏析【流沙河的】理想第四自然段的赏析【流沙河的】语文新课程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鄂教版、冀教版的资源仓库★本资源为本站原创资源,下载阅读要求

理想第四自然段的赏析【流沙河的】
理想第四自然段的赏析【流沙河的】

理想第四自然段的赏析【流沙河的】
语文新课程资源网——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鄂教版、冀教版的资源仓库
★本资源为本站原创资源,下载阅读要求支付4个点数.您可以通过上传原创资源或购买点数获得浏览本资源的权限.
★详情请阅读本站首页【站务公开】的《语文新课程资源网·用户手册》,或访问【充值中心】.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可望不可即:能够望见但不能接近.现常比喻目前还不可能实现的事物.
洗濯zhuŽ:用水或汽油、煤油等物去掉物体上面的脏东西.
绝处逢生:在绝望的困境中又找到一条生路.
玷di„n污:弄脏.
碌l”碌终生:一辈子平庸无能.
离乱:分离战乱.
倔ju†强jing:性情刚强不屈.
怨恨:对人或事物强烈地不满或仇恨.
海天相吻:天空与海面互相靠近,亲密接触.
浪子回头:浪荡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改过自新.
坚贞:节操坚定不变.
功勋x‘n:指对国家、对人民做出的重贡献,立下的特殊找功劳.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流沙河(1931一),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生于四川成都.幼学古文,做文言文.1947年人四川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转习新文学,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进入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学习.1952年调入四川省文联,历任创作员,《四川群众》、《星星》编辑.1957年被错误打成“右派”后,从事多种劳作,1966年又押回家乡,劳动糊口.工余研读诸子百家.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工作.1979年底调回成都.复出文坛,又发表许多作品,已出版20余种,如《流沙河诗集》等.现为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
诗人流沙河前半生很坎坷,历经共和国几个重大时期,遭遇一些重大事件,但仍坚持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奋斗.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理想》一诗正是他的人生体悟.代表作有散文诗《草木篇》、诗《故园六咏》、《就是那一只蟋蟀》等,诗论《十二象》及《庄子现代版》.
2、相关知识:
诗人流沙河二三事
幽默的流沙河
诗人流沙河不仅诗写得好,而且为人为文挺幽默.他写的《Y先生事录》,诙谐之中含着令人心痛的记忆,提醒人们对一个尚未走远的时代(注:指文化大革命和极左时期)的继续反思.他娴熟于正话反说,直话曲说,庄话谐说.因此,文章之中总是弥散着一股不同凡俗的怪异之趣.
爱弄花草昆虫的流沙河
流沙河家整个阳台被芭蕉、常青藤以及许多诗人钟爱而——般人叫不出名的绿色植物所覆盖,遮天蔽日,令人觉得像是身处热带雨林之中,客人来了他喜欢拿出——些小竹篓,说:“我就是喜欢养些花草和小虫虫.喏,这只小虫虫,我们四川人叫姑姑,也就是纺织娘,河北人叫蝈蝈,你看嘛,我的这本随笔中,就有好些个是写这些小动物,写花草植物的:”
写诗讲韵,爱用四川土话朗诵的流沙河
流沙河写诗,很注意诗的韵律,所以,常常在一张纸上涂涂改改,一句句地慢慢拼凑,一字字地缓缓雕琢,像老牛拉破车,嘴里一连嘟哝,手里还要一边查字典,磨磨蹭蹭,斤斤计较,一点也不爽快,当别人纷纷改弦易辙,更新观念,投奔“现代诗”(注:指重意象组合,比较难懂,不多考虑语言韵律等形式的诗)麾下时,他仍钟情于传统诗的形式节奏之美与音韵平仄之谐,讲求诗句的流畅易懂,琅琅上口.但流沙河的好些诗,只有用四川话念才押韵.他喜欢用四川土话念自己的诗给成都人听,很上口,还念了余光中的小诗《乡愁》,群众反应强烈.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这首诗反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要性,号召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
二、文章脉络
全诗共12节,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总说理想的意义(方向性意义).——理想是:石、火、灯、路,四个“顶针”比喻,形象说明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第二部分(第2—11节)分说理想的意义.分三层:
第1层(第2、3节):理想的历史意义——理想有时代性,连续性;一代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第2层(第4口7节):理相的人格意义——理想之实现具有艰巨性、长期性;理想给人以乐观、斗志、年轻的力量;但理想不应是名利场(“黄金梦”和“荣誉”品)、
第三层(第8、1l节):理想的.人生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成为“大写的人”;理想能使人恢复良知?改造人;理想若受到“玷污”、“扒窃”,要去找回,要提起警戒,要把理想视为生命:若自己抛弃(“失去”)理想,则有极大危害.正反对比,突出理想对人生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12节)总结:理想的实践意义-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今天的理想之“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是明天的“浓阴”.春光明媚,天空晴朗,实现理想,大有作为.
三、写作方法
多角度层次分明地赞美理想的意义.本诗从理想的方向意义、历史意义、人格意义、人生意义等角度,先总分后逐层展开和赞美理想的丰富意义(具体说明见前“思路结构”)
语言形象,用具体的一连串比喻,揭示理想的丰富意义:,如第1节中,用理想像灯一样,照亮夜行的路;人类理想有如珍珠链,形象生动地赞美了人类一代又—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第12节把理想比成桃李的花.比成榆杨的芽,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成果.再如第10节中,把“四人帮”比为“妖魔”,理想被他们“玷污”,就是他们糟蹋,使你不能识别真假、善恶、美丑,因而使共产主义理想被歪曲.后来,有些人对共产主义信念不再坚定执着,以致动摇、丧失,这样理想就好比被“扒窃”.这些语言也很具体形象.
四、重难点导析
(1)关于形象
理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诗人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选择具体的形象来比喻抽象的概念,引导读者认识理想的重要意义,引导读者通过品味具体的形象来感受理想的魅力.本诗中选择的形象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反映了诗人独特的视觉和真切的体验.挖掘了形象要义,也就找到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2)关于哲理
课文是一首哲理诗,耐人寻味的也是诗中的哲理情趣.例如,“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意思是说理想使人乐观.“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意思是说理想使我们充满斗志,鼓舞我们顽强不屈地奋斗.“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这些诗句都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翻看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们的经历,结合自己的生活观察和体验,可以为这种哲理作准确的诠释.
(3)关于修辞
诗歌中运用以下的修辞方法:
①比喻.作为唯一的本体“理想”,诗人运用了一连串比喻来展示它的丰富内涵,女n由“石”敲出“火”,由“火”点燃“灯”,由“灯”指弓I“路”,由“路”走到“黎明”,既通俗形象,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整个人类是这样走过来的,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人为理想而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形象化的历程.再如“罗盘”和“船舶”、“还魂的仙草”和“慈爱的母亲”等都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理想对人生积极的指导作用;而将它又比作“折磨着你进取的心”的“海天相吻的弧线”,比作“闹钟”和“肥皂”,也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理想的特征.
②对比.如“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以及文末对失去了理想的英雄和失去了理想的庸人作对比,引起读者的深深思考,进而作出正确的抉择.
③连珠兼排比.例如课文的第一节,在字面上前后句相互勾连,结构相同的一组句子,有如一串珍珠,朗读起来感觉有一种流动的美,也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韵律和一种磅礴的气势,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理想的赞美之情.
④拟人.如“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生动展现出理想巨大的精神力量;“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告诫我们要珍惜理想.
⑤对偶.如“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等句对仗工整,表达了诗人对为理想而奋斗者的期待和鼓励.
【练习解答】
第一题:设计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朗诵体会诗中作者的情感,诗歌教学朗诵是重要的方法,朗诵的方式,教师可灵活掌握.
第二题:1.本诗1-3节诗句间的关系是:第一节是总说理想的意义,第2、3两节是开始分说理想的时代性、连续性即它的历史意义.2.首先要明确的是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是黄金梦想.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就顾不上个人利益,所以说“理想是一种牺牲”,但我们可以获得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获得实现理想后的喜悦,所以说理想又是一种获得.
第三题:设计此题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形象思维在诗歌中的重要性.诗人选用了一些具体而形象的事物阐释“理想”的内涵,阅读诗歌后,我们对抽象的“理想”有了具体真切的感受.同学们交流体会只要有道理,就予以肯定.
第四题:设计此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比喻的魅力,引人生活体验.比喻就是将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由这些比喻,我们认识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诗人的理想价值观.学生有哪些联想,可以畅所欲言.用新的比喻描写心中的理想,可以仿照课文诗句格式,要形象化,有独特的生活体验.
第五题略.
【类文品读】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诗中诗人调动了哪些方面的感觉在描写海?
2.诗题为“海”,但诗人并未让海直接呈现在面前,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给你怎样的感觉?
3.诗人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海”的形象?
4、“从一阵阵清风”中“一阵阵”可改为“一阵”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1.视觉、嗅觉、触觉、听觉. 2.这是侧面描写,这样写让海无处不在,显得具体可感,而且其形象富有立体感. 3.这是一个无处不在,澄明柔暖,富有力量的海,是诗人身心与俱的理想中的海. 4.不可以.从实际情境来看,海风应该是“一阵阵”的;从作者塑造的海的形象看,海应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一阵阵”的风才能体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