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文化的哲学思想,后期佛教秉承了哪些思想?在哪些思想上有所发展?从布萨、因明、三昧、量、瑜伽这几方面谈谈印度与佛教的差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5:13:37
古印度文化的哲学思想,后期佛教秉承了哪些思想?在哪些思想上有所发展?从布萨、因明、三昧、量、瑜伽这几方面谈谈印度与佛教的差别
古印度文化的哲学思想,后期佛教秉承了哪些思想?在哪些思想上有所发展?
从布萨、因明、三昧、量、瑜伽这几方面谈谈印度与佛教的差别
古印度文化的哲学思想,后期佛教秉承了哪些思想?在哪些思想上有所发展?从布萨、因明、三昧、量、瑜伽这几方面谈谈印度与佛教的差别
【原始佛教】
印度佛教的第一阶段.指从释尊开始弘法,到释尊灭后约百年间,部派分裂之前的初期佛教.主要传播于印度恒河中游一带.在当时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各宗教之间,具有独特的教义及组织.教团由在家信徒与出家教团所构成.在家信徒遵守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在家众受出家教团的指导,并对出家众作衣、食、住方面的供给(布施).出家僧团是佛教的核心.他们平素不从事生产事业,但戮力于修行及弘法.
这一时期的佛教教义,以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无常、无我等理论为核心.并弘阐戒定慧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正断、四神足、五分法身、五根、五力、七觉支等教义.
原始佛教的圣典包括集录释尊说法的《经藏》(Sutta-pit!aka ,即《阿含》或《尼柯耶》),以及集录出家教团之生活规则的《律藏》(Vinaya-pit!aka).现存有南传佛教所用的巴利语本与汉译本.另外在梵语断片及藏译中有一部分,其中,巴利语本多被译成近代欧洲语文和日文.
◎附︰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一讲第一、第二节(摘录)
佛学史的分期,我们是从佛学产生的西元前六世纪到西元后十一世纪的一千五百年左右,区分为六个阶段︰(1)原始佛学,(2)部派佛学,(3)初期大乘佛学,(4)小乘佛学,(5)中期大乘佛学,(6)晚期大乘佛学.
原始佛学时期,是指佛本人及其三、四代后所传承的学说历史时期.这期间,内部尚未分化,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年代的算法是︰佛灭于西元前486年,年龄八十岁,故生年为西元前565年.三十五岁成道,即为西元前530年.佛学分成部派是在佛灭后的一百多年间.因此,我们确定第一时期是西元前530至370年.
原始佛学学说的主要出处为‘经’与‘律’.‘经’有两大类,北传的叫‘阿含’,南传的叫‘尼柯耶’.前者除四大部外,还有一个‘杂藏部’,后者除与北传相对之四部外,还有一个‘小部’.南北共同的四部是《长部》、《中部》、《杂部》、《增一部》.‘律’的基本内容是戒条,后来附上缘起故事的广释、诸事及附注,共有三部分.现在流传的经与律,是经过各部派的增减,带有部派色彩,要于其中寻出原始佛说,必须进行一番细致的研究分析工作,不能简单从事.西方学者曾经下过不少功夫,可是他们不能运用汉译资料(北传资料多保存于汉译中),又偏信巴利文,甚至以为那即是释迦本人所说,就不免产生偏见了.德人奥登堡、英人利斯·大卫,在研究巴利文所用的方法是︰从经律中找出新旧的差异,然后从中寻出原始佛说来.这已是四十年前的老方法了,迄今却还有影响.日人的分析方法是︰最初是把南北两传的经律作比较,认为二者共同的部分即为原始佛说,如姊崎正治就是采用这一方法.后来宇井伯寿等人,除了把两类资料作比较以外,还从学说体系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发展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用以确定哪些内容是早有的和由此引伸的.这比姊崎的方法进了一层,但也难于恢复原始佛说的面目.因为部派经过几次分裂,资料是几次分裂后留下的,彼此影响,相互模仿,不断补充,即使有共同之处,也不一定即为最初之说.而且标准是活的.现在看来,要从现存经律中,寻出原始佛说来,仍然是件相当困难的工作.(中略)
原始佛学的结构,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后世佛徒一般都相信保存下来的经、律,在释迦时代就有了.那么,它的形式是怎样的?释迦宣扬其说,前后达四十五年,传播的地区又相当广,他还允许弟子们用地方方言进行传习,宣扬时应该有一定的表述的形式.按照当时的习惯是口传,凭着记忆互相授受,采用偈颂形式最合适的了.因为偈颂形式,简短有韵,既便于口诵,又易记牢.在各派的律中保存有佛弟子诵经的资料(参看莱维着《佛经原始诵读法》),这些经,例如《义足经》(汉译有单行本,巴利文收在《经集》中)、《波罗延经》(汉译《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中都有引用,巴利文收在《经集》中)、《法句经》(汉、巴都有单行本)等,就全是偈颂形式.这些偈颂,有些是不问自说,有些是相互问答.另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向什么对象说的等等,都有记述,谓之‘缘起’,也随同偈颂一道传了下来.
可以设想,以偈颂为中心,其义理一定会经过解释而继续有所发展,这种解释谓之‘阿毗达磨’,意为‘对法’;佛经是规范性的‘法’,解释‘法’的就叫‘对法’.对法的形式有下列几类︰
(1)优波提舍(议论),它单纯对佛说作解释,由简而详,逐步深入.佛本人也做过这种解释,如《长阿含》中〈大缘方便经〉,就是释迦对缘起理论的解释.
(2)摩呾理迦(本母),这是提示全文要点的解释方式.谓之‘本母’,意取由简单的要点可以生发出许多道理来,如母生子一般.这类有佛本人的,也有佛弟子的.
(3)抉择,即在各种不同说法中抉择出其中种来,这主要是对名相采用的方式.因为许多名相意义相似,为了决定它们的含义,就分设若干门类,加以区分.一般是按数字顺序排列,从一法到十法,所以叫‘十上’法或‘增一’法.十以上也有,如‘十二因缘’等,不过较少.这样做,既方便宣扬,也方便记忆.
由上述情况,可见佛说的组织形式,是以偈颂为中心,附带著有了‘缘起’,随之又发展为‘阿毗达磨’.佛灭之后,这些形式就被固定下来.传说佛灭不久,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有一次五百人的结集.这次结集各派的律中都有记载,尽管记载有出入,基本部分是相同的.参加的是佛的大弟子,主持人是迦叶,方式是会诵,即指定一人背诵佛说,大家审定后,公认是佛说的就把它固定下来.这一方式是以后几次结集一直采用的.结集的内容,传说有经、有律,甚至还有阿毗达磨.有经律是可能的,有阿毗达磨,就根本不可信.佛灭后是否马上就有结集,也很难说,按理则应有这样一次举动.特别是佛说的戒,必须有一致承认的条文.从各部所传的律中看出有一个原始的共同的东西,或即为最初结集时所产生的.最初结集的经典是否就是阿含呢?似乎不是.因为在阿含中提到佛说法是九分的形式((1)经──散文,简短的;(2)应颂──重颂,重复散文;(3)记别──对道理反覆解释;(4)偈颂──单独的颂;(5)自说颂;(6)如是语──过去的事情;(7)本生;(8)未曾有;(9)方广),据后来如觉音曾经解释说,现存九分教是经的一部分(巴利文置于小部,汉译置于杂藏中).所以很有可能首先结集的经典是九分教形式,后来方重新编辑为阿含.
阿含编辑的标准︰第一是依篇幅长短分类,如一类经很长,则编入《长阿含》;篇幅短的则编入《相应》(把相应的事放在一类,汉文叫《杂阿含》,巴利文称《相应部》);篇幅适中,则编入《中阿含》;另有一类可按数目排列的法,则编入《增一阿含》.第二是根据应用来分类︰《长阿含》多半是对外的,如《沙门果经》即是对六师外道的驳斥;其次,便于深入学习的,则编入《中阿含》;指示止观(禅定)道理的,编为《杂阿含》;为了广为宣传,则编成《增一阿含》.阿含的编辑,大约在佛灭后百年间形成的.从后世传下来的看,阿含有不同的说法,律也不一样,可见是与师承有关系.据传说,经是阿难诵出的,律是优婆离诵出的,当然各有系统.传说中还讲到富楼那对结集有异议,可见他也有个系统.二次结集,阿那律(也是佛的大弟子)又有一个系统.这些都会影响到以后的分歧.
关于原始佛说的内容,在释迦传记中有些记载.他从出家到得道乃至宣传,都与他出身的那个刹帝利背景分不开的.他要替刹帝利解决当时思想界出现的混乱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的哲学理论特别是实践哲学(人生哲学)压倒了当时的婆罗门哲学,这就替他的祖国迦毗罗卫争得了地位,因而获得释迦牟尼(释迦族圣人)的称号.这一点,对他的祖国前途有极大的帮助.例如,他晚年在憍萨罗宣道的时间特别多,从而缓和了憍萨罗对迦毗罗卫的威胁.
在这种阶级的、社会的根源下,释迦学说带有反唯物主义的倾向是很自然的.他对当时的六师都加以反对.不过,他的思想带着对各方面都不走极端的浓厚的中和色彩.在这点上他是相当成功的,因而受到当时各种种姓的支持,甚至一些婆罗门思想家也跟着他走.例如,他一方面不赞成婆罗门所维护的种姓制(不是根本反对),但另方面又相当地支持了种姓制.拿当时的道德‘五戒’来说,是婆罗门、耆那教共同奉行的,释迦也奉行,又不完全同意,就把其中离欲一戒删去,而代以戒酒.又如,他主张出世,对器世界给予了正面价值的否定──空,而宣讲涅槃,这是相当形上的了,另方面,他对群众又讲施、戒,认为只要乐善好施,即可获致幸福.这比婆罗门的苦行、祭礼等苛刻条件,要简便易行多了,所以能受到群众特别是商人们的欢迎.
释迦访问过当时有名的学者,跟他们学习过,所以他的学说能对所有的理论加以鉴别、取舍,内容与当时的学说紧密联系.当时学说有两个系统;一是婆罗门思想,认为宇宙是从一个根本‘因’转变而来,即所谓因中有果说.用以指导实践,即以修定为主.通过修定去认识了那个根本因,便可达到解脱境界.二是非婆罗门思想,认为事物是多因积累而成,即所谓因中无果说.这一学说用以指导实践,形成了两派,一派走苦行道路,一派则寻求快乐.释迦对以上两大系统的思想都不相信,另立‘缘起论’,认为诸法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既非一因生多果,也非多因生一果,而是互为因果.这一理论,一方面打破了婆罗门的第一因论,含有无神论的倾向,再方面它本身对婆罗门思想的否定并未全部,而相信‘业力’说,认为业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上述的两个系统都是以本体论为依据的,释迦学说没有接触到本体论,如他提出的‘十四无记’(记是分别,即对十四个问题不加分别),即宇宙是常还是无常?宇宙有边还是无边?生命死后是有还是无?生命与身是一还是异?等等(前三类每一类又分为四个问题,如常、无常、有常无常、非有常非无常等,后一类又分二个问题,总共是十四个问题.),对当时学术界共同讨论的这些问题,一概避而不谈.理由是这些问题与人生实际无关,即使讨论,也得不到解决.所以在因果论中,他就回避了谁是第一因的问题.
释迦学说也有他的特点,那就是自始至终采取分析的、分别对待的态度.在两个极端中加以抉择,然后得出中道的看法.这样,他的观点就有些接近辩证法.他的中道,着重于实际行动方面,如他认为当时具有唯物观点者把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是不合理的,认为尼干子主张苦行也是不合理的,只有不苦不乐的‘中道’才是对的.后来他把这一思想发展到理论方面去,不着一边,不作一往之谈.他自己说,我是分别论者,非一向(一边)论者.成立较早的《法句经》〈泥洹品〉有这样的话︰‘法归分别,真人归灭.’这表明原始佛说的内容是分别论者.
释迦的学说有无师承呢?有人讲佛以前还有佛,如迦叶佛就是,《法句经》即是迦叶佛流传下来的.还有人讲,不止一佛,而是四佛,阿育王就以四佛作为崇拜对象.
[参考资料] 水野弘元着·郭忠生译《原始佛教》;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和哲郎《原始佛教的实践哲学》(《世界佛学名著译丛》{80});印顺《佛法概论》、《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平川彰《原始佛教の研究》;中村元《原始佛教の成立》、《原始佛教の思想》、《原始佛教の生活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