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大会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11:32:48
每个大会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每个大会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每个大会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
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
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时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万隆会议(1955年)
周恩来出席,众多非亚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指明注意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系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针对帝王注意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反应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第26届联合国大会(1971年10月25日)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会的席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是,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十二大”(1982年)
邓小平又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1987年)
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些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共“十四大”(1992年)
中国共产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中共“十五大”(1997年)
邓小平逝世后,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
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10月21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上海科技馆迎候前来出席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美国总统布什、俄罗斯总统普金等19位领导人.江泽民首先发展讲话,接着,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模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