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京剧特点,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历史文化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03:24:43
关于描写京剧特点,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历史文化的文章关于描写京剧特点,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历史文化的文章关于描写京剧特点,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历史文化的文章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

关于描写京剧特点,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历史文化的文章
关于描写京剧特点,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历史文化的文章

关于描写京剧特点,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历史文化的文章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男人)、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形成与传播: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麇集.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录》),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在声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黄调以新声夺人而外,它"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日下看花记》);在剧目方面,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在表演方面,纯朴真切,行当齐全文武兼重,因此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据《梦华琐簿》载,四大徽班"各擅胜场".三庆以"轴子"取胜(连日接演新戏),四喜以"曲子"取胜(善唱昆曲),和春以"把子"取胜(善演武戏),春台以"孩子"取胜(以童伶为号召).在艺术和经营上备有侧重点,能够发挥专长,取得较快进展.至道光后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据优势.《梦华琐簿》说:"今乐部皖人最多,吴人亚之,蜀人绝无知名者矣."又说:"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擅变的过程.这一嬗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最早随同徽班进京的汉调演员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阳人(一说安徽人),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约于嘉庆年间加入春台徽班进京演唱,演正生,擅红生戏,声望极隆(见《梦华琐簿》及李登齐《常谈丛录》).被视为著名汉调演员余三胜的先驱(当时曲艺唱词有"亚赛当年米应先"之句).道光年间(1821-1849),汉调演员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渐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贵、李六.粟海庵居士《燕台鸿爪集》(约作于道光十二年以前)说:"京师尚楚调.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称于时."楚调即汉调,也就是西皮调.可见当时北京已流行西皮调,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又推动了西皮调的革新发展.在徽、汉演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实现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的交融.开始不同的剧目,根据不同的来源,分别唱西皮或二黄;后来,有些戏就兼唱西皮和二黄,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黄,后转西皮,并能相互协调,浑然一体.《罗成叫关》(源出徽调《淤泥河》)就是一个例子.声韵方面,形成"中州韵、湖广音"的格律,字声间杂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两种四声调值,分别尖团字音,按照"十三辙"押韵.二黄的伴奏乐器,几经反复,终于在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废笛,而与西皮统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时仍按徽班传统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据刊于道光二十五年的杨静亭《都门纪略》载,三庆班程长庚、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贵等常演的剧目,如《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扫雪打碗》等,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擅变到此已基本完成(虽然当时还不称京剧).另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时皮黄戏从音乐、表演,到唱念的字音、声韵,才具备了严格的规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长庚时代,仍属徽调范畴.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新建的满庭芳戏园从天津约来京班,受到观众欢迎.同年,丹桂茶园通过北京的三庆班,又约来大批著名京剧演员,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润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冯三喜(冯子和之父)等.他们都在上海落户,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京剧世家.嗣后,更多的京角陆续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孙春恒、黄月山、李春来、刘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际云(想九霄)等,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
在这之前,约在咸丰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剧进上海后,也出现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这对南方京剧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杰出演员王鸿寿(三麻子)到沪后,经常参加京班演出,并把一些徽调剧目如《徐策跑城》、《扫松下书》、《雪拥蓝关》等带进了京班,把徽调的主要腔调之一"高拨子"纳入到京剧音乐里,还把徽班的某些红生戏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剧中.这对扩大京剧上演剧目和丰富舞台艺术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艺人田际云在上海的艺术活动,对南派京剧的发展也有所影响.他的"灯彩戏"《斗牛宫》等,实为后来"机关布景连台本戏"的滥筋.从光绪五年(1879)起,谭鑫培六次到沪,后来梅兰芳等名演员也经常到沪演出,促进了北派、南派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即在天津活动(他和他父亲死后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动,后来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夭津的票友.山东是徽班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山东帮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因而山东很早就有京剧演出.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时就有安徽艺人入府演戏.京剧的较早流布地区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至20世纪初,南至闽、粤,东至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
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