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和晏殊的词?希望推荐一些原文加创作背景.越全越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02:36:15
晏几道和晏殊的词?希望推荐一些原文加创作背景.越全越好.
晏几道和晏殊的词?希望推荐一些原文加创作背景.越全越好.
晏几道和晏殊的词?希望推荐一些原文加创作背景.越全越好.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苹怀念之情.据他在《小山词·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几个歌*”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晏几道写的词就是通过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人间”,可见晏跟这些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有一首这样的《破阵子》.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青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伊寄小莲. 绛腊等闲陪泪,吴蚕到老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可见,我所讲的这首《临江仙》不过是他的好多怀念歌女词作中的一首.比较起来,这首《临江仙》更有其独到之处.
《临江仙》共四层: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垂”为第一层.这两句首先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如不仔细体味,很难领会它的真实含义.其实是词人用两个不同场合中的感受来重复他思念小苹的迷惘之情.由于他用的是一种曲折含蓄,诗意很浓的修词格调.所以并不使人感到啰嗦,却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深意.如果按常规写法,就必须大力渲染梦境,使读者了解词人与其意中人过去生活情状及深情厚谊.而作者却别开生面,从他笔下迸出来的是“梦后楼台高锁”.即经过甜蜜的梦境之后,含恨望着高楼,门是锁着的,意中人并不真的在楼上轻歌曼舞.作者不写出梦境,让读者去联想.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词句的内涵和感染力.那么“梦”和“楼”有什么必然联系呢?只要细心体味词中的每一句话,就会找到答案. 这两句的后面不是紧接着“去年春恨却来时……”么?既然词人写的是“春恨”,他做的必然是春梦了.回忆梦境,却怨“楼台高锁”,那就等于告诉读者,他在梦中是和小苹歌舞于高楼之上. 请再看晏几道的一首《清平乐》: 幺弦写意,意密弦声碎.书得凤笺无限事,却恨春心难寄. 卧听疏雨梧桐,雨余淡月朦胧,一夜梦魂何处?那回杨叶楼中. 这首词虽然也没有写出梦境,却能使读者联想到,这是多么使人难以忘怀的梦境呀! 以上所谈是词人第一个场合的感受. 另一个场合的感受是:“酒醒帘幕低垂”,在不省人事的醉乡中是不会想念小苹的,可是一醒来却见原来居住小苹的楼阁,帘幕低垂,门窗是关着的,人已远去,词人想借酒消愁,愁岂能消!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三句为第二层. “去年”两字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有了“去年”二字第一层就有了依据.说明两人相恋已久,刻骨铭心.下文的“记得”“当时”“曾照”就有了着落,把这些词句串联起来,整首词就成了一件无缝的天衣.遣词之妙,独具匠心! “却”字和李商隐《夜雨寄北》中“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却”字一样,当“又”字“再”字解.意思是说:去年的离愁别恨又涌上了心头.紧接着词人借用五代翁宏《春残》“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最后两句,但比翁诗用意更深.“落花”示伤春之感,“燕双飞”寓缱绻之情.古人常用“双燕”反衬行文中人物的孤寂之感.如:冯延已《醉桃源》“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飞”就是其中一例.晏词一写“人独立”再写“燕双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拙作《悼亡》“怕听孤鸿声惨切,每看双燕泪潸然”触景生情,确实使人痛苦万分!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为第三层.欧阳修《好女儿令》“一身绣出,两重心字,浅浅金黄”.词人有意借用小苹穿的“心字罗衣”来渲染他和小苹之间倾心相爱的情谊,已够使人心醉了.他又信手拈来,写出“琵琶弦上说相思”,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诗句来,给词的意境增添了不少光彩. 第四层是最后两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两句是化用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宋词选》把“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解释为“当初曾经照看小苹归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苹却已不见”,这样解释虽然不错,但似乎比较乏味.如果把这两句解释为“当时皓月当空,风景如画的地方,现在似乎还留下小苹归去时,依依惜别的身影”.这样会增加美的感受.像彩云一样的小苹在读者的头脑里,会更加妩媚多姿了. 把“在”字当作表示处所的方位词用,不是我信口开河的.在吴系语中,“在”能表达这种意思.某处可说成“某在“.杨万里《明发南屏》“新晴在在野花香”.“在在”“犹”“处处”也,可作佐证. 这首《临江仙》含蓄真挚,字字关情.词的上阕“去年春恨却来时”可说是词中的一枚时针,它告诉我们词人的现实是处于痛苦和迷惘之中,其原因是由于他和小苹有过一段甜蜜幸福的爱情.时间是这首词的主要线索.其余四句好象是四个相对独立的镜头(即1、梦后 2、酒醒 3、人独立 4、燕双飞),每个镜头都渲染着词人内心的痛苦,句句景中有情.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
[1]此调取名于唐人郑嵛诗句“春游鸡鹿寨,家在鹧鸪天”.又名《思越人》、《思佳客》等.双调,五十五字,平韵.
[2]彩袖:指代身穿彩色舞衣的歌女.玉钟:酒杯的美称.
[3]拚却:不惜,甘愿.
[4]楼心:一作“楼头”.
[5]扇底:一作“扇影”.
[6]相逢:词中“相逢”凡二见,前一指初逢,后一指重逢,其意有别.
[7]剩把:尽把,只把,再三把.釭(音刚):灯.
【赏析】
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
“彩袖殷勤”二句,一着笔于对方,一落墨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心态.“彩袖”,说明对方并非与自已门第相配的大家闺秀,而不过是侑酒于华宴的歌女.但此时伊人殷勤捧杯劝饮,却不仅仅是履行侑酒之责,而欲藉此暗通情愫.而心有屡犀的作者又何尝不谙其意?为了报答她于已独钟的深情,他开怀畅饮,不惜一醉.这就写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
“舞低杨柳”二句描写歌舞场面,渲染欢乐气氛,是对初识、亦即初盟时的情境的进一步勾画.不径言伊人舞姿曼妙,歌声婉转,而借时间的推移,从侧面表现出其尽态极妍,是作者的独出机杼之处.“舞低”句既点出了艳舞的持续之久,又将月升日沉的自然现象化为其动态效应.“歌颈句由暗示伊人轻摇纫扇,尽兴演唱,直至精被力竭,才暂歌喉——扇底风尽,不正意味着歌喉暂歇?这种竟夜歌舞、通宵欢宴的情景,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阶层的生活情趣.
但作者之所以对它历久难忘,却不仅仅是出于对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更因为那是他与伊人相识相恋的契机.这两句造语精丽,发想新奇,于织浓绮华中别见韶秀之美,因而深为后代词论家所推赏.
下片一笔跃至别后的相思,而将初盟以迄别离的种种情事尽皆略去,颇见剪裁之工.“从别后”二句点明初逢的场面是其别后怀念的主要内容.“几回魂梦”句直诉魂牵梦莹的相思情怀.“与君同”暗示不独自已如此,对方亦复频入梦境,想思无已,但梦中重逢的欢娱极其短暂,梦后独处的凄怆却格外深长.如是者三,必然既想入梦,又怕入梦,乃至将梦作真、将真作梦.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作者以“剩把”、“犹恐”前后勾连,通过持灯反覆照看而犹难以释然这一对眷恋至深的情侣久别重逢的那种惊喜交集、喜极转忧的特殊心态. 唯其眷恋至深才唯恐此番又是将梦作真.
陈廷焯《白雨齐词话》评曰:“下半阕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这当不是溢美之辞.当然,末二句也许受到杜甫诗“夜阑更秉独,相对如梦寐”(《羌村三首》之一),及司空曙诗“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的启发.
晏殊:北宋前期著名词人.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宛丽.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在北宋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诗、文、词兼擅.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写作者在花园饮酒,看到满地落花,心里十分伤感.虽说词的情调不太高,不过,写得情景交融,艺术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晏殊太喜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了,后来他在一首七言律诗里,又用了这两句.这在我国古代诗词作品里,还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