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几年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0 08:17:21
公元前几年是什么意思
公元前几年是什么意思
公元前几年是什么意思
公元是耶酥诞生的一年.这一年叫公元元年,也是公元1年.公元前几年就是这一年的前几年.如公元前2年就是公元元年的前2年.注意公元没有公元0年.现在就是公元2006年.
有道相关题目:某人公元前5年出生,那么在公元5年他几岁(周岁):答案是9岁.5+5-1=9,为什么是9岁仔细想一想
关于公元纪年制
关于“21世纪从何时开始”、“世纪之交的庆典何时举行”的争论完全是由一个名叫狄奥尼修斯的修道士引起的,他生活在距今一千四百余年的公元6世纪。
大家知道,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于建国前夕1949年9月27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的议案,我国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公元纪年制。公元纪年制,过去也叫做“耶稣基督纪元”、“纪元”、“西元”等。在西...
全部展开
关于公元纪年制
关于“21世纪从何时开始”、“世纪之交的庆典何时举行”的争论完全是由一个名叫狄奥尼修斯的修道士引起的,他生活在距今一千四百余年的公元6世纪。
大家知道,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于建国前夕1949年9月27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的议案,我国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公元纪年制。公元纪年制,过去也叫做“耶稣基督纪元”、“纪元”、“西元”等。在西方国家,用略语A.D.表示,取自拉丁语Anno Domini,Ann0是年,Domini是主的意思,在英语中是“in the year of our Lord”,“in the year of the Christian era”,大致是“吾主纪元”、“耶稣基督纪元”的意思。“公元前”,西方略语为B.C.,即“before Christ”,“耶稣基督”的意思。
所以,公元纪年制是从耶稣基督降生开始纪年,关键问题是确定耶稣基督降生 的年份和日期。
在创立各国通行的纪年方法以前,世界各地纪年方法很混乱。我国很早就是一个皇帝有一个年号,从登基开始纪年。欧洲有从某城市建城开始纪年的方法,有的地方根本没有纪年方法。许多历史文献记载当时发生的事件,涉及人物、地点,情节等,但没有年、日期的记载,没有“时间坐标”,偶尔有季节、时辰的描述,所以,为文献记载的事件定出时间坐标,尤其是纪年,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公元6世纪,罗马教皇约翰一世指令当时的一位修道士Dionysius Exiguus,即“小个子”狄奥尼修斯编写一份年志,并指示年志要以“从吾主耶稣基督降生起的年份”为依据。狄奥尼修斯是当时活跃在罗马索西亚的修道士,被认为很有学问。
在早期基督教时代,欧洲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中心是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等地,那里的人们对时间的计算却比较随便,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算法。罗马等地通常采用以罗马建城的那年作为起始的纪年法,简写为A.U.C.,即ab urbe condita,意为“从建城起”,也就是从罗马城建城算起。基督教史上的事件,《圣经》描述的事件,例如耶稣降生,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等,都可以按罗马建城为起始的时间序列编年。属于其它城市影响大的地区,就按那个城市建城起始编年。这种纪年法直到拜占庭帝国时代仍然被采用。当时也有人从古希腊某一次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纪年,例如第一次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的,纪年就从那年开始。
仅从纪年制的确立就可以看到,基督教对欧洲历法发展过程的巨大影响,实际上,这种影响一直存在,而且是多方面的。例如,当时促使历法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确定复活节的日期,也就是每年春分过后的月圆以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拜占庭人为此发展了依据月球运动的阴历以及阳历28年周期的观念,并且把二者结合成532年大周期,由此确定复活节在哪一天。同样的周期性还用来计算世界“创造”后的年代。例如当时有人通过“计算”得出,耶稣降生在创世后5500年或5501年。
因此,在拜占庭帝国时代,历法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依据科学作出的一种约定,历法被神圣化了。同时历法状况相当混乱,不仅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纪年方法,各个事件发生日期的计算结果也常常引起争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狄奥尼修斯接受了教皇关于编写年志的指令。他试图从古罗马建城历法加上他自己的判断来找到基督的出生日期,有了这个日期,既可以从这一点往“过去”标记基督以前的时间,也可以开始基督出生后往“未来”的时间序列。这种以某个日期为基准上溯、下延的纪年方法是先进的,当时大多数纪年法没有上溯到基准日期以前的内容。经过一番计算和研究,狄奥尼修斯最后确定:耶稣基督降生在A.U.C.(即罗马建城后)753年,临近岁尾的12月25日,然后他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从吾主耶稣基督降生起的年份”即从A.U.C.754年起,将这一年定为新的纪年法的元年,A.D.1年,亦即公元1年。日期则从A.U.C.754年1月1日起。
狄奥尼修斯的决定一直引起不断的争议,早期比较出名的是中世纪英国历史学家亚当·彼德(Adam Bede,673?-735)反对狄奥尼修斯确定的数字。
首先,耶稣基督降生的年份没有弄对,这可以通过参照耶稣同时代人物的生平来证明。当时有一个希律王海洛德(Herod,40B.C.-4B.C.),是圣经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在《圣经·新约》中有不少关于他的论述。当海洛德听说耶稣将成为犹太人之王时,心中大为恐慌,因而下令杀尽伯利恒附近所有两岁以下的男婴。记述耶稣生平的“马太福音”第二章说:
耶稣于海洛德为王时降生在伯利恒,有智者从东方来到那路撒冷。正是海洛德王要寻找刚出生的这个婴孩并将他杀死。
因此,海洛德应是耶稣同时代人。当时,比较确切地知道海洛德死于A.U.C.750年。如果耶稣真的如狄奥尼修斯所确定的那样生于A.U.C.753年,那就说明耶稣出生时海洛德已死,也就不可能有屠杀男婴的事件,《圣经》将不得不作重大修改。因此,根据《圣经》中记述的这个情节,耶稣必定诞生于A.U.C.753年,或者更早,也就是说,耶稣实际上应该诞生于公元前4年,亦即耶稣基督纪元前4年或者更早。这岂不荒谬!由于狄奥尼修斯的失误,公元纪年制出现了这个不应有的矛盾。这真是有点和历史开玩笑。好在今天人们使用公元纪年制时,没有必要一定弄清耶稣是在公元1年降生,还是在公元前4年降生。
此外,狄奥尼修斯不是以耶稣基督的降生日,12月25日作为新年,而是以降生后第八天行割礼的日子,即A.U.C.754年1月1日作为起始,这与罗马和拉丁基督教历法中的新年也不相符。
尽管狄奥尼修斯创立的公元纪年制有缺陷,但它还是逐渐被人接受。上面提到的英国历史学家亚当。彼德对狄奥尼修斯的数字提出过批评性意见,但他发现狄奥尼修斯的新纪年法很有用,于是在他编写详细英国编年史的页边注上了公元的日期。英国教会于公元663年正式采用这个新的计算年份的方法。
但是,那时西欧的绝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实际上使用另一种编年法,特别在皇家法庭更是如此。这种编年法是这样的:时间以十五年的周期来标记,起始时间是康士但丁皇帝就位的公元312年,每个年份用它在一个周期中的位置(第1年到第15年)以及周期数(第几个周期)来标记。这种编年法一直用到11世纪以后,到13世纪才让位给一个更为标准化的编年法。
这里顺便提一下,虽然公元纪年制与基督教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在一个多样化的世界上,没有必要把已经通用的纪年制与宗教相联系。而且,谁也说不清耶稣基督是否在公元1年出生(或者说,可以说清耶稣基督不在公元1年诞生)。因此,越来越多的史学家在用B.C.和A.D.时作了不同的解释。有人用B.C.E.(基督时代以前,before the Christian era)代替B.C.(基督以前,before Chris),以回避基督出生日期的矛盾。有人索性把B.C.E.解释为before the common era取意仍为公元以前,以取消宗教意义。有的科学家用B.P.(before the present,现在以前),就像用32410B.P.表示最早的、放射性碳测定的法国Chanvet旧石器时代穴洞画,因为旧石器时代一位穴洞画家与很久以后耶稣的出生完全无关,因此用B.C.表示不妥。不过B.P.表示法也有不足,即“现在”指写下B.P.时的年份,每年会增加1,因此看到B.P.年份后只有知道写下的年份才能知道B.P.从哪一年起算以及被标记的事物是在哪一年。
然而,狄奥尼修斯决定中的另一个失误的影响更大、更深远。正是这一个失误,使人类在历史上争论不休,得不出一个妥善的、一致接受的结论。在20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就要来到的时候,看来人类一劳永逸地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希望依然渺茫。
狄奥尼修斯遵照教皇的旨意,“从吾主耶稣基督降生”起纪年,即从A.U.C.754年起纪年,但是,他将这一年定为公元1年,而不是公元0年。因此,在狄奥尼修斯创立的公元纪年制中,第一年是公元1年,公元1年的上一年是公元前1年(B.C.1年),不存在公元0年。正是这一个失误引发了关于世纪从何时开始的无休止的争论。
也许会有读者说,狄奥尼修斯的这个决定根本不能算错误,既然谁都知道,大家都按照这个决定办,就不会有矛盾,也不应该有争论。但是实际情况远不是这么简单。后来的历法发展,世纪概念的形成,世纪庆祝习俗的确立,加上时间观念“数”意识的发展,这一切使得围绕狄奥尼修斯决定的迷雾越来越浓,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近三四百年以来,每隔一百年就要大争论一次,每次都是营垒分明,言词激烈,但问题依然如故。这使得狄奥尼修斯的决定成了“千古奇错”。
作者写这本小册子的目的不是为了给“21世纪从何时开始”的问题提供任何答案,因为没有这个本事;也不是为了参加两个营垒中的一个,因为没有这个必要。但是,狄奥尼修斯决定的失误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论,我们的前人在何时以及如何迎接新世纪,人类最终在何时迎接21世纪----如果我们能够从历史的、文化的、人性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思索这些问题,也许能从中得到比简单地为世纪庆典定下时间更加有意义、更加有趣的启发。
狄奥尼修斯关于“公元”从1年开始的决定与我们通常的计数方法相悖。我们通常都是从0开始计数,以0为起点,而不是从1开始。例如百米赛跑计时,一按秒表,指针就从0秒起动;起跑线是0米,终点是100米。电度表、煤气表、汽车里程表、尺子等等都从0开始,通常叫 “零点”。但是,狄奥尼修斯决定公元年份从1年开始。就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竟然值得几百年来那么多人去争论,而且还解决不了。真有点不可思议!
从逻辑上讲,根本没有必要争论。既然狄奥尼修斯决定公元纪年从1年开始,大家都照此办理,过一百年是一个世纪,这与是否举办庆典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应该引起任何争论。照此办理,1世纪是从公元1年至100年,从公元101年起是2世纪,到公元200年,依此类推,20世纪是从1901年至2000年,21世纪从2001年开始。
上面的说法在逻辑上完全成立。这里的前提是狄奥尼修斯的决定:公元纪年从1年开始以及世纪是一百年。在这两个前提下,各个世纪的起止年份便完全确定,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人类应该在公元100年12月31日晚举行庆典,迎接从公元101年1月1日开始的2世纪,过一百年再来一次庆典迎接3世纪……,这样延续下去,形成习俗,谁也就不能任意违反。
但是,历史没有这样发展。当公元6世纪狄奥尼修斯创立公元纪年制时,人类还没有“世纪”这个概念,当然也不存在世纪之交举办庆典的事。人类还要等六百多年才形成“世纪”的概念(我们将在后面讲述),才逐渐形成庆祝新世纪来临的习俗。然而,等到“世纪”概念出现时,人类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数”的概念,包括从0开始计数的观念。因此,许多人以为公元纪年制是从公元0年开始,更多的人只是把自己头脑里已经养成的“从0计数”的观念硬套在公元纪年制上。于是对于“世纪从何时开始”的问题出现了第二种意见:世纪从’00年1月1日开始,到’99年12月31日结束。20世纪到1999年12月31日结束,21世纪从2000年1月1日开始。
如果问题仅仅是有些人不了解创立公元纪年制的这段历史,或者不知道没有公元0年,那么,我们只要多作些科普和“史普”工作,认识就会统一起来。但是实际上,“支持”上述第二种意见的还有一些社会心理和情感因素,例如对于某些数和数字符号的特殊心理效应。
这些说法听起来没有什么道理,而且完全不合逻辑,但是,最迟从17-18世纪交替时期,即1699-1701年起,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两种意见,并开始了激烈的争论。以后,每隔一百年就来一次“大讨论”“大争论”,中间有冷静的论理。但更多的是激烈的言词交锋,就像其它重大争论一样。在1999年即将来临时,我们看不出人类有躲过这场争论的任何可能,相反,争论实际上已经开始。当我们回顾20世纪,为人类在这个一百年中取得的进步和成就而欢呼,并且准备欢迎更加伟大的21世纪的时候,人类连21世纪何时开始都达不成一致,而且还要为此争吵不休,人类倒底怎么啦?世纪何时开始这个问题实在太简单了,简单到没有多少道理可讲。但是,连这样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岂不多少有点尴尬?
然而,不管我们理解不理解,也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这场争论的的确确延续了几百年。在19世纪快要结束,两种意见争论高潮再起的时候,德国一位评论家发表文章说:在我的一生中,我曾目睹有许多人为了许许多多事情而互相争斗。但是很少见到像“本世纪何时结束”这个学术问题引发如此的狂热……两个营垒都为自己的观点作了极其复杂、巧妙的算计,同时双方又都认为这个问题实在是世上最简单的问题,任何小孩子都应该理解。
这段文字极其生动地描述了我们的前辈正在进行的“上一回合”争论,最后一句尤其传神。最激烈的争论往往不是为了复杂的问题,而是为了“连小孩子都应理解”的简单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伏笔,因为接下来就可以说对方。“连小孩都不如”。我们对这段话只有一点保留:“本世纪何时结束”实在不能算“学术问题”。
每个回合的争论中,不乏有人呼吁双方。“停战”,以便节省精力和能量去做些有益的事情。但是有一次,一位仁兄发表文章说,人类实在应该多多地展开这种争论,多多地消耗精力和能量,这样可以避免把大量精力和能量投入真刀真枪的战争。
尽管两种意见不可调和,争论双方有一点认识是一致的:这一切都是狄奥尼修斯那个倒霉的决定引起的,都是他的错误。然而,我们不应过于责备6世纪的这个小个子修道士。据考证,在6世纪,西方还没有发展出数学上“0”的概念。埃及人当时确实已经使用“0”,但只是间或用一下,而且用法也不尽一致。中国当时已经有了算盘,隐含了“0”的概念,但似乎还没有明显的数字“0”。玛雅人确实创造了“0”的符号,但是在计算中还不能系统地使用这个概念。直到8世纪后期和9世纪初期,印度和阿拉伯数学家才完整地创造了“0”的概念,并在计算中系统地使用,欧洲人则是从印度和阿拉伯引进“0”的概念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公元999-1003年担任教皇的西尔维斯特二世倒是一位大学者,他是欧洲数字“0”的主要阐释者。但是,对于早了四百多年的狄奥尼修斯来说,一切都无济于。他作出了这个似乎要引起“永远的”混乱的决定,但在当时也许是难以避免的。
而且我们应该知道,当狄奥尼修斯创立公元纪年制时,世上还没有出现“世纪”的概念。我们在后面将会讲到,按时间长度讲,世纪是一百年,但世纪不完全是像分、秒一样的“时间单位”,“世纪”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世纪”是西方历法摆脱基督教影响,实现世俗化的一个标志。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庆祝一个新世纪到来的活动发生在公元1300年年底,那是庆祝14世纪来临。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关于新世纪何时开始的争论,发生在公元1699~1701年。因此,公平他说,狄奥尼修斯的决定是一个当时难以避免的失误,但是“新世纪何时开始”之争不应完全归咎于狄奥尼修斯。谁知道后人会创造出“世纪”的概念,并且起劲地庆祝新世纪来临呢?
再说,从0开始计数是通常的做法,但并非所有的实际场合都如此。例如,楼层计数。英国将地面之上的一层叫做“first floor”,即“1”层,因而地面层(ground f1oor)可以算“0”层。而美国则将地面层叫做“first f1oor”,“1”层;将地面之上的一层叫做“second f1oor”,“2层”。记得学英语时,老师总不忘提醒,英国人和美国人对同一楼层的叫法不同。我国也将地面层叫1层。现在有的商场,地下营业的不止一层,于是电梯指示就写为-2,-1,1,2,3,…,刚好与公元纪年制一样,没有“0”层,还真有点狄氏遗风!不过大家都明白,没有误解,所以不需要修改,更无需争论。
不过我们也不想过分袒护狄奥尼修斯,他的决定除了引起世纪起止年份的混乱和争论外,还在其它方面造成了令人不快的后果。
例如,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试问1999年是孔子诞辰多少周年?公元前551年可以理解为一551年,从-551年到1999年是多少年,当然是二者相减,即2550年。对吗?不对!因为没有公元0年,应该从中减去1年,所以1999年是孔子诞辰2549年,不是大寿。由于人们难免疏忽,不注意没有公元0年的规定,在纪念公元前出生的人物和发生的事件时,年数有可能不对。
作者写到这里时,读到《人民日报》1998年11月24日第三版上的一条消息:“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消息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的使者伊存来到长安……,口授《浮屠经》。“伊存授经”被确认为佛法初传标志。从公元前2年到公元1998年是多少年?不是二千年,而是一千九百九十九年,因为没有公元0年。这也是狄奥尼修斯的决定造成的后果。当然狄奥尼修斯可以辩护说,一千多年后人们的疏忽和遗忘不该由他承担责任,但后人仍然觉得是他不对。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
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这种纪年体系开始在欧洲各国采用。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中国从辛亥革命后的次年(1912年)起采用公历月、日,但同时采用中华民国纪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公元纪年制度。
公元纪年制,过去也叫做“耶稣基督纪元”、“纪元”、“西元”等。在西方国家,用略语A.D.表示,取自拉丁语Anno Domini,Anno是“年”,Domini是“主”的意思,在英语中是“in the year of our Lord”,“in the year of the Christian era”,大致是“吾主纪元”、“耶稣基督纪元”的意思。“公元前”,西方略语为B.C.,即“before Christ”,“耶稣基督之前”的意思。
所以,公元纪年制是从耶稣基督降生开始纪年,关键问题是确定耶稣基督降生的年份和日期。
在创立各国通行的纪年方法以前,世界各地纪年方法很混乱。我国很早就是一个皇帝有一个年号,从登基开始纪年。欧洲有从某城市建城开始纪年的方法,有的地方根本没有纪年方法。许多历史文献记载当时发生的事件,涉及人物、地点,情节等,但没有年、日期的记载,没有“时间坐标”,偶尔有季节、时辰的描述,所以,为文献记载的事件定出时间坐标,尤其是纪年,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公元6世纪,罗马教皇约翰一世指令当时的一位修道士Dionysius Exiguus,即“小个子”狄奥尼修斯编写一份年志,并指示年志要以“从吾主耶稣基督降生起的年份”为依据。狄奥尼修斯是当时活跃在罗马索西亚的修道士,被认为很有学问。
在早期基督教时代,欧洲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中心是地中海沿岸的希腊、罗马等地,但那里的人们对时间的计算却比较随便,也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算法。罗马等地通常采用以罗马建城的那年作为起始的纪年法,简写为A.U.C.,即ab urbe condita,意为“从建城起”,也就是从罗马城建城算起。基督教史上的事件,《圣经》描述的事件,例如耶稣降生,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等,都可以按罗马建城为起始的时间序列编年。属于其它城市影响大的地区,就按那个城市建城起始编年。这种纪年法直到拜占庭帝国时代仍然被采用。当时也有人从古希腊某一次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纪年,例如第一次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的,纪年就从那年开始。
仅从纪年制的确立就可以看到,基督教对欧洲历法发展过程的巨大影响,实际上,这种影响一直存在,而且是多方面的。例如,当时促使历法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确定复活节的日期,也就是每年春分过后的月圆以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拜占庭人为此发展了依据月球运动的阴历以及阳历28年周期的观念,并且把二者结合成532年大周期,由此确定复活节在哪一天。同样的周期性还用来计算世界“创造”后的年代。例如当时有人通过“计算”得出,耶稣降生在创世后5500年或5501年。
因此,在拜占庭帝国时代,历法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依据科学作出的一种约定,历法被神圣化了。同时历法状况相当混乱,不仅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纪年方法,各个事件发生日期的计算结果也常常引起争议。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狄奥尼修斯接受了教皇关于编写年志的指令。他试图从古罗马建城历法加上他自己的判断来找到基督的出生日期,有了这个日期,既可以从这一点往“过去”标记基督以前的时间,也可以开始基督出生后往“未来”的时间序列。这种以某个日期为基准上溯、下延的纪年方法是先进的,当时大多数纪年法没有上溯到基准日期以前的内容。经过一番计算和研究,狄奥尼修斯最后确定:耶稣基督降生在A.U.C.(即罗马建城后)753年,临近岁尾的12月25日,然后他做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从吾主耶稣基督降生起的年份”即从A.U.C.754年起,将这一年定为新的纪年法的元年,A.D.1年,亦即公元1年。日期则从A.U.C.754年1月1日起。
狄奥尼修斯的决定一直引起不断的争议,早期比较出名的是中世纪英国历史学家亚当•彼德(Adam Bede,673?-735)反对狄奥尼修斯确定的数字。
首先,耶稣基督降生的年份没有弄对,这可以通过参照耶稣同时代人物的生平来证明。当时有一个希律王海洛德(Herod,40B.C.-4B.C.),是圣经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在《圣经•新约》中有不少关于他的论述。当海洛德听说耶稣将成为犹太人之王时,心中大为恐慌,因而下令杀尽伯利恒附近所有两岁以下的男婴。记述耶稣生平的“马太福音”第二章说,耶稣于海洛德为王时降生在伯利恒,有智者从东方来到那路撒冷。正是海洛德王要寻找刚出生的这个婴孩并将他杀死。
因此,海洛德应是耶稣同时代人。当时,比较确切地知道海洛德死于A.U.C.750年。如果耶稣真的如狄奥尼修斯所确定的那样生于A.U.C.753年,那就说明耶稣出生时海洛德已死,也就不可能有屠杀男婴的事件,《圣经》将不得不作重大修改。因此,根据《圣经》中记述的这个情节,耶稣必定诞生于A.U.C.753年,或者更早,也就是说,耶稣实际上应该诞生于公元前4年,亦即耶稣基督纪元前4年或者更早。这岂不荒谬!由于狄奥尼修斯的失误,公元纪年制出现了这个不应有的矛盾。这真是有点和历史开玩笑。好在今天人们使用公元纪年制时,没有必要一定弄清耶稣是在公元1年降生,还是在公元前4年降生。
此外,狄奥尼修斯不是以耶稣基督的降生日,12月25日作为新年,而是以降生后第八天行割礼的日子,即A.U.C.754年1月1日作为起始,这与罗马和拉丁基督教历法中的新年也不相符。
尽管狄奥尼修斯创立的公元纪年制有缺陷,但它还是逐渐被人接受。上面提到的英国历史学家亚当。彼德对狄奥尼修斯的数字提出过批评性意见,但他发现狄奥尼修斯的新纪年法很有用,于是在他编写详细英国编年史的页边注上了公元的日期。英国教会于公元663年正式采用这个新的计算年份的方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