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自然地理第二章复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3 03:46:29
人教版自然地理第二章复习
人教版自然地理第二章复习
人教版自然地理第二章复习
你说的是高考吧?也就是高一上册自然地理第二章?
第二章:大气
第一单元: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第一节: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一、干洁空气
1.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2.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4.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二、水汽
水汽的相态变化,产生了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直接影响着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三、固体杂质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大气的垂直分层
一、对流层
1.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厚度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低纬厚度约17~18千米;中纬厚度约10~12千米;高纬厚度约8~9千米
2.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二、平流层
1有大量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高度为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
2.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三、高层大气
1.有自平流层顶至2000~3000千米高空
2.特点: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高空有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第二单元:大气的热力状况
第一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第二节: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一、地面辐射
二、大气辐射
三、大气逆辐射
第三节:全球的热量平衡
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看,地球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平衡
第三单元:大气运动、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一节:大气的运动
一、热力环流
1.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
太阳辐射 地区间冷热不均 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3.应用
(1)海陆风
(2)山谷风
(3)城市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2)地转偏向力
(3)摩擦力
2.高空大气中的风向
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近地面大气的风向
近地面的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运动的,最终这三个力平衡,合力为零,风斜穿等压线
第二节: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
1.地纬环流
2.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3.全球的气压带风带
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季节移动的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季节移动的规律:
夏季,南北半球的压带、风带向高纬移动
冬季,南北半球的压带、风带向低纬移动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1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3.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4.应用: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正常年份:
5月份副高位置在15°N~20°N,雨带在华南地区
6月份副高位置在20°N附近,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1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
7~8月份副高位置在25°N~30°N,雨带在华北、东北地区
9月份副高南退,雨带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10月份,雨带退出我国大陆
三、季风环流
1.季风的概念
一般的,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在大范围地区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有时把起因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所造成的,并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盛行风现象也叫季风
2.季风的成因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如东亚季风)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如南亚季风)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冷锋、暖锋的比较
2.准静止锋
二、气旋、反气旋
气旋 反气旋
中心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北半球气流状况 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
南半球气流状况 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方向向四周辐散
中心垂直气流状况 上升 下沉
天气状况 阴雨天气 晴朗天气
举例 夏季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三、锋面气旋
1.概念
地面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由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或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
2.天气
锋面气旋往往产生云、雨,甚至造成雷雨、大风天气.这是因为气旋是辐合上升系统,再加上锋面上更强烈的上升气流,水汽急剧冷却凝结形成强烈的天气变化
第四单元:气候
第一节:气候形成的因子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风雨、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
2.气候:某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
二、气候形成的因子
1.太阳辐射
是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造成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季节交替
2. 大气环流
调整了全球能量和水汽的分布,是造成全球降水差异的最重要的因素
3. 下垫面
地面状况不同,如海洋和陆地、平原和山地、裸地和植被覆盖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第二节:世界气候类型
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及特点
1.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度之间
2.热带草原气候
特点:干、湿两季明显交替
成因: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度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3.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分雨旱两季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度到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
4.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干燥
成因:常年受副高影响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到南北纬30度,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
5.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成因: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
6.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度,大陆东岸
7.温带海洋气候
特点:全年温和多雨
成因: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8.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分布规律:南北纬35-55度,大陆东岸
9.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成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内部
10.苔原气候
特点:全年严寒
成因: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分布规律: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11.冰原气候
特点:全年酷寒
成因: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分布规律: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12.高原和高山气候
特点: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成因:地势高,地势起伏大
分布规律:高大的山地、高原
二、根据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
1.判断所属半球
2.判断所属温度带
3.判断具体气候类型
三、根据气候成因判断气候类型
1.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
a.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
b.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
2.单一气压带控制气候:
a.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带)
b.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压带)
c.极地气候(极地高压带)
3.单一风带控制气候
a.温带海洋气候(西风带)
4.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a.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第五单元:大气环境保护
第一节:温室效应
1.产生原因:自然原因:气候的总体变化.人为原因:燃烧矿石燃料和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2.污染物:二氧化碳
3.危害: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引起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4.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第二节:臭氧层的破坏
1.产生原因:使用制冷设备等消耗臭氧物质
2.污染物:氟氯烃等
3.危害:太阳紫外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4.措施: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第三节:酸雨
1.产生原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污染物:汽车尾气排放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3.危害: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4.措施:最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燃烧低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
因为其中有表格,估计效果不很好,要是觉得有用可以把Q留下,给你发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