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晚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心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15:04:07
《春江晚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心情
《春江晚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心情
《春江晚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心情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画外,以画上并没有的“河豚欲上”,来点染初春的气息,深化画中的意境.如果说惠崇的画是“画中有诗”的话,那么这首诗便是“诗中有画”了.难怪它能作为一首人人喜爱的名诗而传诵至今!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 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这一首,忘了后面还有四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1楼
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人说这是一首哲理诗,有人说这是春景图,这样说并不错,这些确实是苏轼写作的目的.但是,这首《惠崇春江晚景》还是苏轼的调侃、逗趣戏作,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点.
惠崇和尚是北宋的大画家,他擅长的是江南春景,尤其是水禽小景,其《溪山春晓图》、《沙汀烟树图》、《秋浦双鸳图》让人叹为观止,被称为宋人图画的绝品.惠崇和尚的《春江晚景》又称《春江晓景》,画面有竹,有桃花,有鸭子戏水,但蒌蒿、芦芽,绝不是画的主题,只不过是背景而已,至于,河豚已是画面之外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从画中的鸭子看出了春水的温暖,画得好,评得也好.这是规规矩矩地说画,说得合情入理,以鸭说水,以鸭说春,这正中惠崇的笔意.说得惠崇心中美滋滋的.可这不应该是诗眼,诗才写了两行,还没评论到关键处,人家惠崇正等着下文.惠崇想的是一定有更高的评价美辞将要出来.没有想到的是,这老苏笔头子一转,说到了"蒌蒿满地芦芽短",说到了画最不重要的枝梢末节.这让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倒也行,诗有抑有扬,一般的诗到了这句也多是这样,抑过之后定有崇山峻岭,最后一句,定是出人意料的好评语.惠崇和尚正等着听好戏.可这姓苏的忽地来了个"正是河豚欲上时",结句了.
"正是河豚欲上时"完全是苏轼自己的想象,完全与画面无关.人家画的竹、桃花、戏水之鸭,最用笔墨的是鸭子.这些他说完后,眼睛却盯上了不起眼的蒌蒿和芦芽,又由蒌蒿和芦芽联想到了吃,吃河豚.拼死吃河豚,河豚可是个怪玩意儿,味道极美,但是吃了却能毒死人.据说,蒌蒿、芦芽这两种东西与河豚同煮,毒性就小了,就可以吃了.不沾荤腥的惠崇自然是一丁点儿吃河豚的意思也没有的,人家画的就是美水美景,可苏东坡这个馋嘴巴子,却自顾自地从人家的画里想出了吃,吃吃别的也行,偏偏是吃要人性命的河豚,这不是成心气死人吗?要是先生您写了"风吹草低见牛羊",找个高人评评,那位评出了涮羊肉,您能不生气吗?
其实读这诗时,读者就已经能觉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节,"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另是一节,说的不是一回事.只"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两行诗,就已经将画的最好处评完,剩下的就是开涮了.
对朋友的游戏之作,戏谑得高,糟蹋得好,又于看似不经意中留下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来说去,还是高.高人就是高人.
有人说,苏轼与惠崇是同时代的人;有人说,苏轼与惠崇不是同时代的人.这事说不清楚.即使苏轼没有见过惠崇,也是拿人家的画开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