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教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1 03:13:06
如何做好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教学
如何做好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教学
如何做好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教学
一、让学生了解初高中知识内容难度的差异
我们知道,初中生物是初中自然科学的组成成分之一,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如简单的动植物分类、常见的几种动植物及其结构特点等等)、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生物学知识在人类生活、生产等方面的一些简单的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而高中生物是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生物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生物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不但要求学生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学会一些简单的计算.学生要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教会学生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由于初中生物成绩记入中考升学考试总分的比率很少,因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更多地依赖教师,而高中则要求学生善于思考,触类旁通.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改变学生只通过单纯的记忆,或教师的重复强调来学习生物学科的方式,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1、学会阅读自学
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都要求学生要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找出难点,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阅读自学可以激发求知欲,思维积极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知识归纳
生物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而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3、学会科学的记忆和正确的理解方法
教会学生改变初中时的死记硬背法,学会科学的记忆法,记的时候不要盲目记忆,要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要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并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
4、学会常识积累法
对于高二或将上高二的学生,应该回头看看初中的生物书,因为高中生物课程是默认大家初中学过生物的,但初中时可能很多同学学得不是很认真,而高中生物的教材和一些题目都默认大家还记得初中的生物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掌握各种“常识”的人(对于讲不出道理的生物题的简单解释常常是 “这是常识!”),做生物题时容易有优越感,而且不管题目怎样出,成绩通常都会稳定在不错的水平.而对于大部分人,因为各种并不常见的“常识”常常在题目中出现,如果有比较好的习题积累,到高三后期生物常识的掌握基本上也没问题了,但这需要你平时做有心人,随时随地积累,甚至反复记忆.其中许多是生物的基础知识,打基础就要不惜像学“文科”一样老老实实地背.当然在背诵积累的时候也要掌握技巧.
5、教会学生做生物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种应试教学只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相当严重,在高中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6、学会五段学习法
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五段学习法是将学习过程分为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等五个阶段.许多学生只重视上课和作业而忽视了其它环节,形成不预习就上课、不复习就作业、练习的不良习惯,结果是上课听课效果差、练习难以顺利完成,使得学习被动,成绩难以提高.只有按上述程序进行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并使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的生物知识相对高中而言简单基础,学生只需能记住就可以得高分,而高中知识却是深度广度都很大,只记住那些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要学会更进一步地分析,把考题中的创新能力提高分要得高分
1、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堂通过多媒体教学,强化直观教学.通过自制的课件,展示直观的生物现象和一些抽象的生理过程,引导学生对生物规律进行探索,把原本抽象的概念、原理变得形象、具体、可感,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产生复合刺激,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2、建立合作探究的模式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我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精选创新问题材料,给予充足的时间,提供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以合作探究的模式(基本模式可归纳为:问题情境→目标要求→小组合作活动→成果展示→点拨评价),让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通过交流,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得到相互的启发和提示,从而达到创新意识的培养.
3、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等. 逆向思维是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唱反调”.在一定程度上讲,逆向思维更需要勇气,需要树立创新无权威、创新无止境的观点.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辐射型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中最可贵的思维形式,是学生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流畅性.一个人创造性的高低是由他的发散思维的素质和具有的价值所决定的.
4、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去,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如在讲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时,教师可以按探索法组织教学,发现向光性→分析原因→提出假设→ 设计试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四 、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
高中生物学习中不能够像初中年那样只是上课听听,下课把作业做完就了事,而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增强自学效果.每节新课前,都要利用预习提纲中的问题,先提问学生.在教学进程中,对一些较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难懂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再有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对学生的作答,并当场给予评价,肯定正确,指出错误,对回答好的学生予以鼓励.一定要有意培养学生以下4种自学习惯: ① 养成不先预习不听课、不先复习不做作业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有大概了解,对那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课后及时复习不仅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② 养成勤查工具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理论、学说和定律,生物学现象,动植物和微生物名称、名词、生物学著作和生物学家等知识,由于在教材中没有作详细的注解,学生在自学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疑惑不解的名词术语,那么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查阅工具书.生物学工具书有《辞海》、《词典》、《百科全书》和《教学参考书》等,我鼓励学生购置备用.坚持使用工具书不仅能丰富生物学知识,还能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 ③ 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自学习惯.“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启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边阅读边思考也有利于知识迁移. ④ 养成博览群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单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因此引导学生要多读一些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通过摘录、剪贴建立自己的生物笔记中.
总之,做好初高中生物的衔接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