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谁? 2.人口迁徙的积极作用是什么?3.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4.举两例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变化. 马上就期末考试了,急需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0 00:52:58
1.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谁? 2.人口迁徙的积极作用是什么?3.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4.举两例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变化. 马上就期末考试了,急需答案!
1.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谁? 2.人口迁徙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3.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4.举两例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变化.
马上就期末考试了,急需答案!
1.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国王是谁? 2.人口迁徙的积极作用是什么?3.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4.举两例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变化. 马上就期末考试了,急需答案!
1.启
2.(1)中原人士大批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
(2)农耕技术的大大提高,开发了南方(3)民族的融合
3.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时朝历史的突出特点之一.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即不同民族之间在民族迁徙、杂居相处、长期交往、矛盾斗争的过程中,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因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多是当时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少数民族的汉化通常是民族融合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点的吸收.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也是汉族吸收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
民族融合的形成途径为:(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2)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困苦,迫使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3)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在和平的环境中,各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战乱期间,这种交往也始终未断.(4)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的表现:(1)东汉末年以后,迁居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经过与汉族四百年左右的通婚杂居、相互学习、生产互补,至北朝末年,胡汉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2)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方面基本汉化,汉族吸收了胡服、胡食、胡乐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3)南方以及西南、西北等地,也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民族融合.(4)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现封建化,封建化又促进某些民族间的融合,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点.(5)民族融合的实现,为隋唐时期的繁荣统一准备了条件.
4.【之前】: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首脑拓跋猗卢因为帮助当时统治者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但不久,代国被兴起的前秦所灭,拓跋部的历史也暂时的中断了.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遭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跬趁机复国,召开部落大会,即位代王,并改国号为魏,称皇帝,史称北魏.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改革的必要性).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年年爆发,特别是公元445年在陕西杏城的卢水胡人盖吴领导的起义,发动了十余万群众参加起义,北魏政府派出6万骑兵前来镇压,统治者拓跋焘亲临指挥,最终盖吴被叛徒杀害,盖吴起义失败了,却使北魏统治者受到了极大的震动.473 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此后, 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之后】: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 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但是,在历史上,一度因改革而强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走向灭亡了,这事实本身就很自然会引起历史学者对孝文帝改革(尤其是他的汉化措施)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形成不同的看法.因此,对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者也不乏其人(尽管仅占少数).早在古代,批评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言论就多见于有关典籍,马端临、叶适、王夫之、赵翼等人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斥责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是“好名慕古而不实见国家大计”(《习学记言序目》卷三十四),强调“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廿二史剳记》卷十四).指出孝文帝是典型的虚伪之徒,“拓跋宏之伪也,儒者之耻也.夫宏之伪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