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些好看的历史故事给我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8 22:54:44
搞些好看的历史故事给我看
搞些好看的历史故事给我看
搞些好看的历史故事给我看
杜康美酒醉刘伶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凡造酒的人都敬重杜康,把杜康看作酒家的神仙,渐渐地,杜康便成了美酒的代名词了.
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据说和杜康还有一段渊源呢!
传说刘伶好饮酒也极能饮酒.酒量之大,举世无双.由于对当时的政治不满,他便经常出外游历,喝酒.
有一次,刘伶来到洛阳南边,走到杜康酒坊门前,抬头看见门上有副对联,写道:
猛虎一杯山中醉,
蛟龙两盏海底眠.
高处的横批写着:
不醉三年不要钱.
刘伶一看这副对子,心里很不高兴.心想,这开酒坊的人也该先打听一下我刘伶的名声,再想想该不该夸此海口.谁人不知我刘伶:往东喝到东海,往西喝过四川,往南喝到云南地,往北喝到塞外边.东南西北都喝遍,也没把我醉半天.既然你口气这么大,我就把你的坛坛罐罐都喝干,不出三天就叫你把门关.
刘伶带着气进了酒馆.杜康便拿出酒来叫他喝,喝了一杯还要喝,杜康就劝他不要再喝,他不依.喝了第二杯,他还要喝,杜康说,再喝就要醉了.他不听,又要了第三杯.三杯下肚,刘伶说道:“头杯酒甜如蜜,二杯酒比蜜还甜,三杯酒一下肚,只觉得天也转,地也旋,头脑及晕,眼发蓝,只觉得桌椅板凳、盆盆罐罐把家般.”他果真喝醉了,出了酒坊往家走去,一路东摇西晃,口里还嘟嘟囔囔说着胡话.
一回到家,刘伶就醉倒了.他交代妻子说:“我要死了,把我埋在酒池内,上边埋上酒糟,把酒盅酒壶给我放在棺材里.”说完,他就死了.他一生好饮酒,因而他的妻子按照他说的安葬了他.
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一天,杜康到村上来找刘伶.刘伶的妻子上前开门,问他有什么事情.杜康说:“刘伶三年前喝了我的酒还没有给酒钱呢!”刘伶的妻子听了十分恼火,说:“刘伶三年前不知喝了谁家的酒,回家就死了,原来是喝了你家的酒呀!你还来要酒钱,我还要找你要人呢!”杜康忙说道:“他不是死了,是醉了,走走走,你快领我到埋他的地方看看去.”
他们来到刘伶埋葬的地方,挖开坟墓,打开棺材一目的地,刘伶穿戴整齐,面色红润,像生前一样.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叫道:“刘伶醒来,醒来!”刘伶果然打了个哈欠,伸伸胳膊,睁开了眼,嘴里犹喃喃夸道:“好酒,好酒!”从此以后,“杜康美酒,一醉三年”就传开了.
有人说杜康和刘伶后来都成了仙,上天去了.杜康故意造酒作坊引刘伶醉,就是为了度他成仙的.
诸葛亮招亲
诸葛亮未出山之前隐居在南阳卧龙岗,他住在茅庵里,一边开荒,一边发奋读书.
卧龙岗下有位黄员外,十分欣赏诸葛亮的才华,而诸葛亮也十分尊敬黄员外的学问;两个人你来我往,成了忘年交,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谈谈学问.
久而久之,黄员外便有心将女儿许配给诸葛亮;请媒人一说,诸葛亮却没有应承,也不好拒绝,只是搁下来.原来诸葛亮听说黄小姐相貌丑陋,心中不大乐意.
过了几天,诸葛亮上黄员外家拜访,请教一些问题.他向家人报了姓名,家人说:“诸葛相公请进吧!”也不领他就走了.
诸葛亮只好自己往里走,到第二道门,门紧闭着,等到他轻敲两下,门自动开了.待他入门,门又关上.正在他奇怪,想探个究竟时,前面“呜”地扑过两只狗,叫着冲他扑上扑下,吓得诸葛亮左躲右闪,好不着急.这时跑过一个丫环,拍拍狗的脑门又拧拧狗耳朵,狗就跑开了.诸葛亮细看才知道这是两只木头狗,外面缝了狗皮.诸葛亮忙向丫头打听这是谁做的,丫头笑而不答.
诸葛亮只好继续往里走,第三道门又是自开自关了,诸葛亮想:这回又能蹦出个什么东西呢?眼前猛地蹦出两只老虎,牙齿锋利,张着血盆大口十分恐怖,诸葛亮不怕:肯定也是假的!于是学着丫环的样子往老虎头上拍,这下可好,拍得老虎尾巴都竖起来,眼睛睁得铜铃似的就要扑上来咬他.诸葛亮正不得脱身!那丫环又跑来,拍拍老虎的屁股,老虎就乖乖地叭下了.丫环说:“你真是自作聪明,狗和老虎会是一样吗?”
诸葛亮被说得很不好意思,说:“这深宅大院难进,请你带我进行吧!”丫环说:“我正忙呢!”挥手指指那边,那边有盘磨,被头木驴拉着跑,诸葛亮一看就呆住了,惊叹道:“黄先生府上能人真不少啊!”
诸葛亮想,这里面还不知有多少新玩艺儿,也不知还要惹多少麻烦!犹豫之时,里面走出一位姑娘,对诸葛亮说;“跟我进吧!”这姑娘行为举止利索大方,引着诸葛亮往里走,一边把各种机关拧上,诸葛亮很快就见到了黄员外.
诸葛亮问:“见先生真不容易,不知是哪位能人发明那些东西?”黄员外大笑道:“是我那好事的丑闺女呀!让您受惊实在多有不恭!”
诸葛亮一听脸就红了,心中暗骂自己:“糊涂啊,这么有才华的女子提亲给你,是你的福分啊!”于是忙施礼道:“小姐才智超人……晚生在此拜见岳丈大人了!”黄员外呵呵大笑起来.
后来,诸葛亮与黄小姐成了亲,两人在很多方面互帮互学,很有进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此后军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这年七月,曹操胸怀统一北方之志,统领大军出卢龙寨,日夜抄道疾进,远征乌桓.大军一到柳城,即大败乌桓骑兵,杀死了单于蹋顿.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从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孙康处.曹操手下的大将知道了这件事后,劝曹操乘胜出击,拿下平州,剿灭袁氏兄弟.曹操深知公孙康与二袁不和,如果急着去进攻平州,那么他们肯定会合伙抵抗;如果再等一段时间,他们一定会自相残杀.于是不顾众大将的建议,下令收兵.没几天,公孙康果然把袁氏兄弟的头颅送了过来.这样曹操北征乌桓、统一北方的大业算是完成了.
中秋刚过,曹操便令班师回朝.大军经过十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走出了满目荒凉的柳城,来到了河北昌黎.这里东临碣石,西邻沧海.曹操屹立山巅,眺望大海.这时夕阳西下,碧海金光;远处的岛屿若隐若现,近处的海浪又滚滚向前……
眼见如此壮丽的景色,曹操不禁又诗兴大发,脱口吟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返回军营之后,曹操仍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他想:北方的袁绍、蹋顿虽然已讨平,南方的孙权、刘备却仍然各雄踞一方.祖国的统一大业尚未实现.这时的曹操已是五十三岁的人了,但历史的重任肩负在身,统一祖国大业的使命仍在召唤着他.想着想着他激情难耐,豪情又起,大踏步跨至案前,挥笔写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这两首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国的豪情壮志.
官渡大战
刘备逃到了邺城(冀州的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袁绍才感到曹操是个强大的敌人,决心进攻许都.原来劝他攻打许都的田丰,这时候却不赞成马上进攻.他说:“现在许都已经不是空虚的了,怎么还能去袭击呢!曹操兵马虽然少,但是他善于用兵,变化多端,可不能小看他.我看还是作长期的打算.”
袁绍不听田丰的话,田丰一再劝谏,袁绍反认为他扰乱军心,把他下了监狱,他向各州郡发出文书,声讨曹操.公元200年,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沮音jū)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今河南浚县).他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
这时候,曹操早已率领兵马回到官渡,听到白马被围,准备亲自去救.他的谋士荀攸劝他说:“敌人兵多,我们人少,不能跟他硬拼.不如分一部分人马往西在延津(在今河南延津西北)一带假装渡河,把袁军主力引到西边.我们就派一支轻骑兵到白马,打他个措手不及.”
曹操采纳了荀攸的意见,来个声东击西.袁绍听说曹操要在延津渡河,果然派大军来堵截.哪儿知道曹操已经亲自带领一支轻骑兵袭击白马.包围白马的袁军大将颜良没防备,被曹军杀得大败.颜良被杀,白马之围也解除了.
袁绍听到曹操救了白马,气得直跳脚.监军沮授劝袁绍把主力留在延津南面,分一部分兵力出击.但是袁绍心急火燎,不听沮授劝告,下令全军渡河追击曹军,并且派大将文丑率领五六千骑兵打先锋.这时候,曹操从白马向官渡撤退.听说袁军来追,就把六百名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叫兵士解下马鞍,让马在山坡下蹓跶,把武器盔甲丢得满地都是.
文丑的骑兵赶到南坡,看见这样子,认为曹军已经逃远了,叫兵士收拾那丢在地上的武器.曹操一声令下,六百名伏兵一齐冲杀出来.袁军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糊里糊涂地丢了脑袋.
两场仗打下来,袁绍一连损失了他手下的颜良、文丑两员大将,袁军将士打得垂头丧气.但是袁绍不肯罢休,一定要追击曹操.监军沮授说:“我们人尽管多,可没像曹军那么勇猛;曹军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等曹军粮草完了,他们自然会退兵.”
袁绍又不听沮授劝告,命令将士继续进军,一直赶到官渡,才扎下营寨.曹操的人马也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阵势,坚守营垒.
袁绍看到曹军守住营垒,就吩咐兵士在曹营外面堆起土山,筑起高台,让兵士们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向曹营射箭.
曹军只得用盾牌遮住身子,在军营里走动.
曹操跟谋士们一商量,设计了一种霹雳车.这种车上安装着机纽.兵士们扳动机纽,把十几斤重的石头发出去,打坍了袁军的高台,许多袁军兵士被打得头破血流.
袁绍吃了亏,又想出一个办法.他叫兵士在深夜里偷偷地挖地道,打算从地道里钻到曹营去偷袭.但是他们的行动早被曹军发现.曹操吩咐兵士在兵营前挖了一条又长又深的壕沟,切断地道的出口.袁绍的偷袭计划又失败了.
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日子一久,曹军粮食越来越少,兵士疲劳不堪.
曹操也有点支持不住,写信到许都告诉荀彧,准备退兵.荀彧回信,劝曹操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这时候,袁绍方面的军粮却从邺城源源不断地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马运送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开官渡四十里的乌巢.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从邺城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责骂了一通.
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
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许攸来投奔他,高兴得来不及穿靴子,光着脚板跑出来欢迎许攸,说:“好啊!您来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许攸坐下来后说:“袁绍来势很猛,您打算怎么对付他?现在你们的粮食还有多少?”
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
许攸冷冷一笑,说:“没有那么多吧!”
曹操改口说:“对,只能支持半年.”
许攸装出生气的样子说:“您难道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什么在老朋友面前还要说假话呢!”
曹操只好实说:“军营里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您看怎么办?”
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急,特地来给您捎个信.现在袁绍有一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
曹操得到这个重要情报,立刻把荀攸、曹洪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打着袁军的旗号,沿路遇到袁军的岗哨查问,就说是袁绍派去增援乌巢的.袁军的岗哨没有怀疑,就放他们过去了.
曹军到了乌巢,就围住乌巢粮屯,放起一把火,把一万车粮草,烧得个一干二净.乌巢的守将淳于琼匆忙应战,也被曹军杀了.
正在官渡的袁军将士听说乌巢起火,都惊慌失措.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张郃(音hé)、高览带兵投降.曹军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连盔甲也来不及穿戴,带着剩下的八百多骑兵向北逃走.
经过这场决战,袁绍的主力已经消灭.过了二年,袁绍病死.曹操又花了七年工夫,扫平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苏武牧羊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王昭君出塞
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候,匈奴由于贵族争夺权力,势力越来越衰落,后来,匈奴发生分裂,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ì)单于打败了,死伤了不少人马.呼韩邪和大臣商量结果,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像招待贵宾一样招待他,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他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答应了,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音hú,古时候十斗为一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奭(音shì)即位,就是汉元帝.没几年,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打败了郅支单于,把郅支单于杀了.
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了.
以前,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
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áng),也叫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为了自己的终身,她毅然报名,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管事的大臣正在为没人应征焦急,听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报汉元帝.汉元帝吩咐办事的大臣择个日子,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
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高兴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说的了.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多少有点舍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经晚了.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
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惯了,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欢她,尊敬她.
王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王昭君离开长安没有多久,汉元帝死去,他的儿子刘骜(音ào)即位,就是汉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