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湖真的有水怪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13:47:45
喀纳斯湖真的有水怪吗?喀纳斯湖真的有水怪吗?喀纳斯湖真的有水怪吗?喀纳斯湖,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秘的湖”.起源于友谊峰冰川,曾经历辽3次大的古冰川作用.冰川留下了大量的积水形成了喀纳斯湖.喀纳斯湖呈现

喀纳斯湖真的有水怪吗?
喀纳斯湖真的有水怪吗?

喀纳斯湖真的有水怪吗?
喀纳斯湖,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秘的湖”.起源于友谊峰冰川,曾经历辽3次大的古冰川作用.冰川留下了大量的积水形成了喀纳斯湖.喀纳斯湖呈现弯月状,南北延伸,长24公里,最宽处2.6公里,最深处188.5米,湖区四周群山环抱,东西两岸是浩瀚的原始林海.北端入湖三角地带是沼泽草甸.天鹅、大雁、黑颈鹤等珍禽游乐于此.喀纳斯湖像一弯美丽的月亮镶嵌在绿色的群山中,更为奇妙的是,清澈的湖水在一天中会随着阳光角度的不同,颜色不断变化,一年中季节不同湖水的颜色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又被称为“变色湖”.喀纳斯湖不仅以景色秀美而著称,更因为“湖怪”而瞩目.
“湖怪”传说由来已久
喀纳斯湖自古有湖中有巨形"湖怪"的传说.据当地牧民说:早在30年代,牧民们曾捕到一条大鱼,17匹马也没能把它运走,鱼头可当大锅盛东西.又传说以前常有牛、马在湖边突然失踪.
家住喀纳斯湖区的俄尔德什,是当地瓦文化的象征.他用一根草身吹奏的音乐可谓世间一绝.他说,1956年村里两个牧民米提和巴肯在湖边找牲畜时,在一道湾处看到一条很大的东西,光露出水面的尾巴就像搭毡房的毡子那么大.村里还有一个叫乌逊的老人,在五六十年代乘木伐横穿喀纳斯湖时,在湖中心,他发现木伐下面一米多深的水中,有条很大的鱼,身体有些白,仅一片鱼鳞就有洗脸盆那么大,当时他害怕极了,便一动不动地躺在木伐是任其漂流,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才敢爬起来.
一名叫金刚的护林员 ,有一次到湖头的林区去巡视,当时他把船拴在岸边,从山上下来的时候,突然在湖面上看见了一个漂浮的物体,这个物体和船的距离约有四五百米远,初步判断长度有船的两倍.他们看到这个物体只露出了一个黑色的脊背,一直在缓慢地移动,由于天色已晚,渐渐就看不清楚了.
两年之后的一个夏天,金刚再次到一个护林站去,下午四五点,当他无意中向湖面上望去的时候,突然又看到这个似曾相识的东西.然而当他把这件事告诉当地的一个老人后,却遭到了严厉的训斥,那个老人似乎对水中的怪物了如指掌,却叮嘱金刚不许外传.老人属于湖边一个特殊的部落,他们称自己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的后代.部族老人们一直认为喀纳斯湖中有一个怪物,而且被尊称为湖圣,是他们的保护神 .
仝保明是喀纳斯湖上最早的汽艇驾驶员之一,一次驾船在湖面上巡视,突然一个巨浪打来,船猛烈颠簸起来,在惊慌失措之中他看见一个黑色的物体在巨浪下摆动着,迅速消失了.
地震前湖怪再现身
2003年9月27日晚中俄边境发生强烈地震.晚7时左右,距地震发生还有半小时.坐在小艇上的巴扎尔别克正准备返回湖区,同行的有管理局资源林政科副科长赛离克、林政派出所干警康南北,还有一位工作人员和船长.小艇行至湖区二道湾的时候,“湖怪”出现了!在“前方约200米处”,“连续两次出现了不明黑色庞物跃出水面的奇观.一次是垂直钻出水面,其头部离水面约有10米落差;另一次是横向跃出,身长足有5到6米.”间隔也就在几十秒内.
“湖怪”掀起了强烈的水波,声似海潮初涨.突见奇景的几个人都呆了,加之也很恐慌,于是掉转船头沿湖一边迅速返回码头.半小时后,距喀纳斯湖百公里左右的中俄边境发生7.9级地震.
在喀纳斯工作已三年的巴扎尔别克说,以前对有没有“湖怪”也是半信半疑,这还是他头一次看见“湖怪”,只可惜当时是在工作,手边没有照相机或是摄像机.
专家的发现
1980年,由自治区多家科研单位组成的喀纳斯综合考察队成立,虽然寻找水怪并没有写进日程安排,但这正是每一个考察队员心中的渴望.负责陆地动植物调研的队员们,陆续发现了一些罕见的动物品种,比如阿勒泰林蛙、胎生蜥蜴、白化熊.
白化熊并不是人们熟知的北极熊,而是一种特殊的变异品种.这突然给考察队员们一个启示:在喀纳斯湖底是否也有一种普通的水生动物,经过特殊环境的异化,而变得巨大凶猛了呢?
考察队员们为寻找到水怪,便在湖面上布置了一个上百米长的大网,可到了第二天早晨,大网消失得无影无踪.考察队员们第一个怀疑的是,是不是水流把它冲走了?就顺着湖水往下游寻找,结果找了两天一无所获.是不是湖区的牧民把网偷走了?但牧民对他们都很友好,这种可能性似乎也很小.
三天后,在撒网处上游两公里的地方,有人无意间发现了这张鱼网,拖上来后已被搅成了一团,还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水怪所为?遗憾的是,经过1980年3个多月的考察,这个谜底一直没有揭开.
1985年,为在喀纳斯成立自然保护区,一次大型的综合性考察再次成行,黄人鑫和袁国映也分别作为领队前往.当时新疆大学考察队的总指挥是生物系的向礼陔教授,一天早晨,他发现平静的湖面上突然涌起一个巨大的浪花,而浪花下面,渐渐显露出一条巨型红鱼的影子!那条鱼估计有10米长,很快就又沉入了水中.向礼陔回到营地后,立刻发布了这个消息,大家纷纷跑到喀纳斯湖西侧山顶上一个叫观鱼亭的位置上去观看,果然发现湖面上有大大小小几十个红色的斑点,专家们还拍摄了照片.借助于望远镜,考察队员们基本上都肯定那些红色斑点就是大红鱼.事后,人们对照片进行了分析,将水面上的斑点和岸边的树木做了比较,发现最大的斑点长度约有树高的2/3,而湖边主要生长着西伯利亚落叶松和桦树,它们大多高15米以上,照这样估算,湖中的大鱼可能有10米长.专家们认为这种估算方法并不科学,而且水中的物体通过光线折射也会造成误差,最好的办法就是捕捉到一个实物.
发现大红鱼后的第三天,向礼陔和黄人鑫用一个特大号鱼钩挂上一只大羊腿作诱饵,一根长约2.8米的原木作浮漂去钓鱼.没过多久,他们就看到水面下影影绰绰有鱼游过来,但没有一个咬钩,只是看见有一条大鱼经过浮漂旁边并排游过去,长度大约是浮标的三倍,也就是说那条鱼将近9米长.
1985年7月下旬,袁国映带领新疆环境保护科研所的考察队来到位于阿尔泰山深处的喀纳斯湖自然保护区.7月24日,天气十分晴朗,袁国映驱车向湖西的哈拉特山峰挺进,下车后带队向海拔2030米的山峰攀登,在布尔津县刚在山顶建成的一座八角亭上俯首下望,湖面一平如镜.忽然,在蓝绿色的湖面上,袁国映发现几个红褐色蝌蚪状团点,仔细看去,有十多个."是大鱼!"手拿望远镜的一个同伴喊了起来,果然不错,那巨大的鱼头浮现在水面,尾部没入深水中.到中午12时,鱼逐渐增多,有50~60条,最大的鱼,头宽一米多,鱼体长10米以上.这样大的鱼,在国内外的河流和湖泊中未曾见过.袁国映急忙拍下了这珍贵的镜头,并录了像.袁国映查阅了大量有关鱼类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向世人揭示了流传两个世纪的湖怪之谜.原来,"湖怪"就是巨形鱼"哲罗鲑",最大的"哲罗鲑"可长到形10米以上长,重量不少于2~3吨.
根据1980年和1985年考察队两次捕捞情况,喀纳斯湖中大致有8种鱼类,除去小型的食草性鱼类,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以下4种鱼身上,它们分别是江鳕、北极茴鱼、细鳞鲑、哲罗鲑,通过反复比较和研究,大家一致把焦点投向了哲罗鲑.
首先,哲罗鲑在繁殖季节,皮肤呈红褐色,其次哲罗鲑也是以上四种鱼中最凶猛、体型最大的.从已经捕捞上来的一条长约1.45米的哲罗鲑标本来看,这种鱼体形狭长,头部扁平,满嘴都是锋利的牙齿,即使在上下腭和舌头上也布满倒刺,咬住食物,食物很难逃脱.
在和诸多“水怪”目击者求证后,他们大多认为看到的东西很可能是大鱼,水中的黑色影像正是鱼的脊背.不过,即使是把喀纳斯水怪认定为哲罗鲑大鱼后,仍有一些疑问难以解释.首先,迄今为止从喀纳斯湖中捕捉到的哲罗鲑长度还没有超过3米的,无法证明湖中会有10米长的大鱼,另外,喀纳斯湖是否有供巨型鱼存在的生态条件?哲罗鲑属于鲑科鱼类,鲑科鱼类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繁殖季节的洄游,而喀纳斯湖是一个过江湖泊,它的上下游河道都比较狭窄,尤其是和湖区相连的部分,大多是一些乱石浅滩,大鱼是如何通过的呢?科考队员们所看到的巨鱼比这种鱼的正常体积大了好多倍,所以不能不令人质疑.可如果这巨大的“湖怪”不是哲罗鲑,它们会是什么动物,难道是史前遗留的怪物吗?它们在喀纳斯湖中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大呢?这些问题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和困惑.
各方观点争议不休
1985年,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考察队发现“大红鱼”之后,新华社,国内外众多其他媒体也纷纷报道,一时间引起国内外很多人的兴趣.
喀纳斯湖怪究竟是什么东西,到底有多大?国内外的学者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这就是哲罗鲑(大红鱼);还有人认为,喀纳斯湖中根本没有这么大的鱼,向教授看到的只是大鱼群而已.
1、哲罗鲑说
参加过1985年考察队的向礼陔教授应该很有发言权,他在《关于喀纳斯湖“大红鱼”的发现》报告中说,“‘大红鱼’究竟多大?无法估算.只有捕获到标本才好回答.有了标本,还可以解决年龄、食性等许多问题.因此我们特制了钓具,准备放长线钓大鱼.由于钓子和食饵很重要,我们用了一根长2.85米,粗约20公分的木头作浮标.钓子是7月29日放下的,30日我们在顶峰观察时,发现了一条身体显得不全的大鱼,正好与浮标平行,彼此相距有二、三十米.大鱼比2.85米的浮标长得多,而且看来这不是当时看到的最大的鱼.因此我们估计,喀纳斯湖的‘大红鱼’一般长三~五米,最大的可能达十多米.当然,由于水有折射作用,会将浮水中的物体放大,所以这只能是估计,必须得到标本后才能定论.”
很可惜的是,在参加完考察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5月18日,向礼陔副教授因为肝癌医治无效逝世.许多同志听到这个消息后,无不为之痛心和惋惜.
2、大鱼群说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鱼类学专家李思忠研究员当年看到袁国映在新疆的录像后,认为,向礼陔、袁国映他们当年看到的是一群鱼而非一条大鱼.但他承认:“若是真的,即就3-5米长,也是世界之最!”因为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淡水鱼类最大也就2.3米长.
3、哲罗鲑说的反击
对于李思忠教授提出的,这喀纳斯湖存在这么大的生物,形成不了一个完整食物链的说法,参加过1985年考察的新疆环保科研院研究员袁国映在报告中写道:“1985年7月,我再次来到喀纳斯湖边,亲眼看到了湖面沉浮的巨形鱼群,才有了揭开关于喀纳斯湖怪真实面貌的兴趣.当时,从名收骆驼峰的观鱼亭下望,在1600米处看到的‘鱼群’有50-60只,与其说是‘群’,不如说是各占一片水面的霸主.通常我们看到的鱼群都是密集的队形,体型大小一致,流动方向一致.但这些个体相距都在40-100米以上,个体大小有差异,似是互相有戒心,游动极缓慢.我只观察到一例:两个中型阴影慢慢游到一起,一前一后形成一长条形影子,分开后发现它们两个体型长度一样.
当时我们根据这种现象判断,这些巨形鱼有大的吞食小的的能力和习惯,故体型小的远避体型大的.我在北京动物园亲眼见过一条1米长的蛇吞掉了一条近65厘米长的同类!那么,一条10米长的大巨型鱼就可能吞下一条5-6米的中巨型鱼!在这样的冷水中,吞食一次就可活几个月!只有这样,巨形鱼的金字塔食物链才能成立.”
4、荷兰学者的鲟鱼说
威伦姆·哈尔森是一位来自荷兰的生物学家.他对西伯利亚鲟鱼移居阿姆斯特丹曾经作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吃小鱼的鲟长得特别快,长到一定体型后就会攻击别的鱼,喜欢追逐同类食之.他在看到了关于喀纳斯湖怪的报道后,很感兴趣,于是变卖了他在荷兰的财产,跑到中国来研究喀纳斯“湖怪”了.不过他说:“我不信有很怪的东西,什么怪东西在湖里面.从科学的角度可以探索,但是探索也可能无结果.”他认为,喀纳斯湖里的水怪就是特大体型的大鲟鱼或是一个变种.
对湖区有过多次考察的袁国映研究员告诉威伦姆先生:湖中发现的“就是鲑鱼,没有见鲟鱼”.威伦姆靠着袁研究员的大堆资料这样解释:水面上暖和些,更有理由害怕什么水下的东西,所以大红鱼(哲罗鲑)要到水面上来,人们才可以拍摄到它们.鲟鱼是水底生活的鱼,一旦吃了200公斤的食物,2-3个月在湖底都可以不动的.冷水鱼消化慢,死了也是沉在湖底的,看不见尸体.这样,人们就非常不容易见到他们.喀纳斯湖通北冰洋,有可能鲟鱼向上游到喀纳斯湖里面.
新疆大学生物系的黄人鑫教授,是最早关注喀纳斯水怪的专家之一,他认为喀纳斯水怪很可能是对这一自然现象的一种误判,比如说水面上的浪花、浮游生物和漂浮的枯木等等.如果说目击者看到的的确是某种水生动物,黄人鑫认为最有可能的就是鱼,一种体型非常巨大的鱼.但排除以上所有假设,喀纳斯水怪有没有可能就是人类还没有发现的一种怪兽,一种类似史前巨鳄或恐龙的庞然大物呢?
新疆环境保护科研所的专家袁国映,查证过新疆的古生物种群,在喀纳斯附近并没有找到恐龙遗迹,况且恐龙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而喀纳斯湖只有20万年的历史,这无论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都毫无联系.当然袁国映也不排除一种极小的可能性,是否有远古的某些遗留物种经过迁徙,在喀纳斯这种特殊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了呢?
6月8日在新疆喀纳斯湖拍摄的“湖怪”踪迹.
据新华社电 耗资150万元的新疆喀纳斯“湖怪”探秘活动预计在今年7月进行.
喀纳斯湖是坐落在新疆阿尔泰山深处密林中的一个美丽、神秘的高山湖泊.它不仅以景色秀美而著称,更因为湖中的“湖怪”而扬名天下.6月7日至8日,在相距不到17个小时的时间里,喀纳斯“湖怪”两次出现在湖面上,当时有部分游客拍下了“湖怪”在水面游动的画面.据目击者说,喀纳斯“湖怪”长度目测约10米左右.
据了解,参加此次探秘“湖怪”的潜水队采用先进的美国设备,可超过喀纳斯湖的水深极限.2004年7月,潜水队曾在喀纳斯湖进行过潜水试验,但下潜20米后就发现存在危险.湖水大都为冰雪融水,接近深海水温,人体难以承受.
新疆生态学会理事长、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国映认为,“湖怪”可能是哲罗鲑.这一说法他在20年前目睹“湖怪”现身时就已认定.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院退休教授黄人鑫则认为,喀纳斯是否有“湖怪”不值得炒作,所谓的“湖怪”就是大红鱼,而喀纳斯湖属北冰洋水系的高山湖,大红鱼有可能生长得比较大,但到底有多大谁也不能乱说.黄人鑫还告诉记者,21世纪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对许多未知事物都有了相当多的认识和理解,应该说是“无怪”可说了,他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