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怎么就出现了黑影如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20:16:23
月亮上怎么就出现了黑影如题月亮上怎么就出现了黑影如题月亮上怎么就出现了黑影如题月相:指人们所看到的月亮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主要有四种,即朔(新月)、上弦、望(满月)、下弦.课文104页四幅图即此四种月

月亮上怎么就出现了黑影如题
月亮上怎么就出现了黑影
如题

月亮上怎么就出现了黑影如题
月相:指人们所看到的月亮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主要有四种,即朔(新月)、上弦、望(满月)、下弦.课文104页四幅图即此四种月相.
朔:农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叫朔,这时的月亮叫新月.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之间.这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月亮正好从东方升起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
朔望月:月亮连续两次呈现同样的月相所经历的时间.一个朔望月等于29天12小时44分2.8秒.阴历一个月的天数为29天或30天,就是根据朔望月制定的.
月食: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的光正好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月亮上去,因此月亮上就出现黑影,这种现象叫月食.分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月食一定发生在农历十五日或十五日以后一两天.
潮汐: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海洋水面发生的定时涨落的现象.
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千米,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能有供饮用的水.最近在月球阴面的一个很深的陨石坑底发现了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冰可能是某次与月球相撞的彗星带来的.彗星的冰没有融化,因为月球的背阴面温度非常低.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这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 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朔望月29.53059日
关于月球的起源主要流传着三种说法.而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撞击说,也就是说某个原始行星与地球相撞形成了月球.科学家们还用计算机模拟月球形成的过程.据他们的模型,月球是在46亿年前,太阳诞生后不到1亿年时,由一个类似火星大小的物体撞击地球产生的.撞击的冲击力从地球的外层和这个无名撞击物上撕下了部分物质(同时使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起来),其中大约一半的物质最后形成了月球;另一些被撞出来的碎块被剧烈加热,以至于蒸发散入周围的太空中.
月球地形月面上山岭起伏,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特种名称.其实月面上并没有水.环形山是碗状凹坑结构.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有33000多个.许多环形山的中央有中央峰或峰群.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是广阔的平原.月海有22个.最大的是风暴洋,面积50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九个法国的面积总和..月海的地势一般较低,类似地球上的盆地,月海比月球平均水准面低1-2千米,别最低的海如雨海的东南部甚至比周围低6000米.月面的返照率(一种量度反射太 阳光本领的物理量)也比较低,因而看起来现得较黑.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月面的地形主要有: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月隙).
环形山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它是月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 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行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行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直径不小于1000米的大约有33000个.占月面表面积的 7-10%..
月面辐射纹 月面上还有一个主要特征是一些较“年轻”的环形山常带有美 丽的“辐射纹”,这是一种以环形山为辐射点的向四面八方延伸的亮带,它几乎以笔直的方向穿过山系、月海和环形山. 辐射文长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最长的一条长 1800千米,满月时尤为壮观.其次,哥白尼和开普勒两个环形山也有相当美丽的辐射纹.据统计,具有辐射纹的环形山有50个. 形成辐射纹的原因至今未有定论.实质上,它与环形山的形成理论密切联系.现 在许多人都倾向于陨星撞击说,认为在没有大气和引力很小的月球上,陨星撞击可能 使高温碎块飞得很远.而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不能排除火山的作用,火山爆发时的喷 射也有可能形成四处飞散的辐射形状.
月陆和山脉 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称为月陆,它一般比月海水准面高2-3千 米,由于它返照率高,因而看来比较明亮.在月球正面,月陆的面积大致与月海相等 但在月球背面,月陆的面积要比月海大得多. 从同位素测定知道月陆比月海古老得多,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特征. 在月球上,除了犬牙交差的众多环形山外,也存在着一些与地球上相似的山脉. 月球上的山脉常借用地球上的山脉名,如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等,其中最长 的山脉为亚平宁山脉,绵延1000千米,但高度不过比月海水准面高三,四千米. 山脉上也有些峻岭山峰,过去对它们的高度估计偏高.现在认为大多数山峰高度 与地球山峰高度相仿,最高的山峰(亦在月球南极附近)也不过9000米和8000米. 月面上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个,5000-6000米20个,4000-5000米则有80个,1000米以 上的有200个. 月球上的山脉有一普遍特征:两边的坡度很不对称,向海的一边坡度甚大,有时 为断崖状,另一侧则相当平缓. 除了山脉和山群外,月面上还有四座长达数百千米的峭壁悬崖.其中三座突出在 月海中,这种峭壁也称“月堑”.
月谷(月隙)
地球上有着许多著名的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月面上也有这种构造那些看来弯弯曲曲的黑色大裂缝即是月谷,它们有的绵延几百到上千千米, 宽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 那些较宽的月谷大多出现在月陆上较平坦的地区,而那些较窄、较小的月谷(有时又称为月溪)则到处都有.最著名的月谷是在柏拉图环形山的东南连结雨海和冷海的阿尔卑斯大月谷,它把月面上的阿尔卑斯山拦腰截断,很是壮观.从太空拍得的照 片估计,它长达130千米,宽10-12千米.
月食 月食的原理.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因此,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每年月食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古时候,人们不懂得月食发生的科学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样,对月食也心怀恐惧.外国有人传说,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了月光.土著人见状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其次是中国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记录.月食现象一直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早在1881年前,中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就弄清了月食原理.公元前4世纪,亚里土多德从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而推断地球是球形的.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 和公元前2世纪的伊巴谷(Hipparchus)都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一地球一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伊巴谷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2世纪,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前,科学家一直通过观测月食来探索地球的大气结构.

第一类:月球奥秘
电影《宇宙与人》(济南市图书馆一楼西边影像资料室有光盘)
月相:指人们所看到的月亮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主要有四种,即朔(新月)、上弦、望(满月)、下弦。课文104页四幅图即此四种月相。
朔:农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叫朔,这时的月亮叫新月。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

全部展开

第一类:月球奥秘
电影《宇宙与人》(济南市图书馆一楼西边影像资料室有光盘)
月相:指人们所看到的月亮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主要有四种,即朔(新月)、上弦、望(满月)、下弦。课文104页四幅图即此四种月相。
朔:农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叫朔,这时的月亮叫新月。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之间。这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月亮正好从东方升起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
朔望月:月亮连续两次呈现同样的月相所经历的时间。一个朔望月等于29天12小时44分2。8秒。阴历一个月的天数为29天或30天,就是根据朔望月制定的。
月食:地球运行到月亮和太阳的中间时,太阳的光正好被地球挡住,不能射到月亮上去,因此月亮上就出现黑影,这种现象叫月食。分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月食一定发生在农历十五日或十五日以后一两天。
潮汐: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海洋水面发生的定时涨落的现象。
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千米,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则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组成的荒漠.还有许多由于太空物体高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但是可能有供饮用的水.最近在月球阴面的一个很深的陨石坑底发现了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冰可能是某次与月球相撞的彗星带来的.彗星的冰没有融化,因为月球的背阴面温度非常低。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7.32166日,正好是一个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这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 天平动是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它使得我们得以看到59%的月面.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朔望月29.53059日
关于月球的起源主要流传着三种说法。而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撞击说,也就是说某个原始行星与地球相撞形成了月球。科学家们还用计算机模拟月球形成的过程。据他们的模型,月球是在46亿年前,太阳诞生后不到1亿年时,由一个类似火星大小的物体撞击地球产生的。撞击的冲击力从地球的外层和这个无名撞击物上撕下了部分物质(同时使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起来),其中大约一半的物质最后形成了月球;另一些被撞出来的碎块被剧烈加热,以至于蒸发散入周围的太空中。
月球地形月面上山岭起伏,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特种名称。其实月面上并没有水。环形山是碗状凹坑结构。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有33000多个。许多环形山的中央有中央峰或峰群。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是广阔的平原。月海有22个。最大的是风暴洋,面积50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九个法国的面积总和.。月海的地势一般较低,类似地球上的盆地,月海比月球平均水准面低1-2千米,别最低的海如雨海的东南部甚至比周围低6000米.月面的返照率(一种量度反射太 阳光本领的物理量)也比较低,因而看起来现得较黑.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月面的地形主要有: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月隙)。
环形山 环形山这个名字是伽利略起的.它是月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 最大的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行山,直径295千米,比海南岛还大一点。小的环行山甚至可能是一个几十厘米的坑洞.直径不小于1000米的大约有33000个.占月面表面积的 7-10%.。
月面辐射纹 月面上还有一个主要特征是一些较“年轻”的环形山常带有美 丽的“辐射纹”,这是一种以环形山为辐射点的向四面八方延伸的亮带,它几乎以笔直的方向穿过山系、月海和环形山. 辐射文长度和亮度不一,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环形山的辐射纹,最长的一条长 1800千米,满月时尤为壮观.其次,哥白尼和开普勒两个环形山也有相当美丽的辐射纹.据统计,具有辐射纹的环形山有50个. 形成辐射纹的原因至今未有定论.实质上,它与环形山的形成理论密切联系.现 在许多人都倾向于陨星撞击说,认为在没有大气和引力很小的月球上,陨星撞击可能 使高温碎块飞得很远.而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不能排除火山的作用,火山爆发时的喷 射也有可能形成四处飞散的辐射形状.
月陆和山脉 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称为月陆,它一般比月海水准面高2-3千 米,由于它返照率高,因而看来比较明亮.在月球正面,月陆的面积大致与月海相等 但在月球背面,月陆的面积要比月海大得多. 从同位素测定知道月陆比月海古老得多,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特征. 在月球上,除了犬牙交差的众多环形山外,也存在着一些与地球上相似的山脉. 月球上的山脉常借用地球上的山脉名,如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等等,其中最长 的山脉为亚平宁山脉,绵延1000千米,但高度不过比月海水准面高三,四千米. 山脉上也有些峻岭山峰,过去对它们的高度估计偏高.现在认为大多数山峰高度 与地球山峰高度相仿,最高的山峰(亦在月球南极附近)也不过9000米和8000米. 月面上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个,5000-6000米20个,4000-5000米则有80个,1000米以 上的有200个. 月球上的山脉有一普遍特征:两边的坡度很不对称,向海的一边坡度甚大,有时 为断崖状,另一侧则相当平缓. 除了山脉和山群外,月面上还有四座长达数百千米的峭壁悬崖.其中三座突出在 月海中,这种峭壁也称“月堑”.
月谷(月隙)
地球上有着许多著名的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月面上也有这种构造那些看来弯弯曲曲的黑色大裂缝即是月谷,它们有的绵延几百到上千千米, 宽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 那些较宽的月谷大多出现在月陆上较平坦的地区,而那些较窄、较小的月谷(有时又称为月溪)则到处都有.最著名的月谷是在柏拉图环形山的东南连结雨海和冷海的阿尔卑斯大月谷,它把月面上的阿尔卑斯山拦腰截断,很是壮观.从太空拍得的照 片估计,它长达130千米,宽10-12千米.
月食 月食的原理。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因此,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每年月食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
月球被食的程度叫“食分”,它等于食甚时月轮边缘深入地球本影最远距离与月球视经之比。
古时候,人们不懂得月食发生的科学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样,对月食也心怀恐惧。外国有人传说,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了月光。土著人见状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其次是中国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记录。月食现象一直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早在1881年前,中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就弄清了月食原理。公元前4世纪,亚里土多德从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而推断地球是球形的。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 和公元前2世纪的伊巴谷(Hipparchus)都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一地球一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伊巴谷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2世纪,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前,科学家一直通过观测月食来探索地球的大气结构。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