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4 05:25:33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甘地思想的主要渊源是印度传统宗教学说,他的非暴力主义的理论基石就在于他的神灵观和人性观.如果不了解他对神的解说和对人性的分析,那么就很难透彻地理解非暴力主义.
甘地曾从许多角度来解释神:认为神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和万物的本源,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它的显现;认为神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永恒法则;认为神是宇宙的绝对真理,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理想等等.但是,比较来看,甘地谈论最多的还是从道德观的角度描述神,称神为“至高无上的善”和“爱”,赋予神以道德的含义,使之成为人类社会最高的道德准则.他写道:“对我来说,神是真理和爱,神是伦理和道德.神是无畏,神是光明和生命的源泉. 神就是良知.”[1]“因为我发现在死亡之中永存着生命,在虚假之中永存着真理,在黑暗之中永存着光明.所以,我推断,神就是生命、真理和光明.神就是爱,是至高无上的善.”[2]善与恶、爱与恨、无畏与怯弱、有良心与无良心,些概念本来都是世俗社会用以衡量人们行为的道德观念,而甘地却把这些概念与神联系起来,断定神就是“无畏”、“爱”、“良知”和“至高无上的善”,从而使神的概念具有道德的意义.在他看来,既然神是宇宙最高的、永恒的法则,那么与神等同的这些道德观念也必然具有至高的、永恒的性质.可见,甘地从伦理观的角度论述神的目的,就是力图使人们的道德规范神圣化,为人类社会找到一种永恒不变的道德法则.
在对人性的分析上,甘地继承了古代印度教吠檀多哲学中“人是小宇宙”的观点,他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就像外界的大宇宙一样,也包括物质和精神、即肉体和灵魂两部分.肉体是人外在的,表面的物质部分,代表人的低级属性;而灵魂则是人内在的精神部分,代表人的高级属性.人内在的精神部分,即灵魂(又称“自我”),才是人的真正本性.它来源与神,是神性在人身上的显现.甘地在许多地方阐述了这种观点:“神就是存在于我们内部的一种全知全能的精神.”[3]“我的神并不寓居在天上,在人世间就可以证悟到他.他就在这里,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4]“神是无所不在的,所以他也寓居在每个人的内部,因此每个人都是神的化身.”[5]
甘地认为,人与人之间虽然表面肉体不同,但内在的精神本性却是同一的.人内部的这种精神来自于神,是神性在人身上的体现.由于神是同一的,因而人性也是同一的.所以,他说:“我相信神的绝对统一,因而也相信人性的绝对统一.尽管我们有许许多多的肉体,但是我们只有一个心灵.太阳的光辉经过折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却同出一源.”[6]这句话表明,甘地确信人在精神本性上是绝对同一的.按照他的观点,既然人性是神性的表现,神性又是“最高的善”和“爱”,那么人性也自然是善和爱.也许有人会问:人本性既然是善的,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自私的欲望和邪恶的行为呢?甘地认为,人的自私和邪恶只产生于肉体,是表面肉体的属性,并不代表潜居于人内部的真正本性.当人的内在本性被表面的肉体所遮盖而尚未显现出来时,各种邪恶的行为才会产生.因此,人的本性是善,而不是恶.如他所说:“我从不怀疑人的本性,因为它肯定与高尚和友善的行为相一致.”[7]
这种“人性同一”和“人性本善”的观点,乃是甘地非暴力学说的哲学基础.
非暴力的核心是爱和感化
甘地继承了古代耆那教、佛教和印度教道德观中的“戒杀”原则,并且吸收了基督教“以善抑恶”的主张、美国作家亨利•索罗“非暴力抵抗”的思想、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神的天国就在你心中”的观点、英国作家约翰•鲁斯金的人道主义思想等,才创立出他自己的一套独具特色的非暴力学说.这种学说,实际上,是一种东西方思想的融合.
“非暴力”(Non-Violence)来源于古代梵文“阿希姆萨”(Ahimsa)一词.“阿希姆萨”在古代印度教和佛教的经典中,作为一种宗教戒律或道德准则,通常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不杀生,即戒杀;二是不做伤害他人感情的事情.甘地的“非暴力”,基本上承袭了“不杀生”和“不伤害他人感情”的传统意义,但是在具体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差别.他认为,如果一个人完全出于自私的或卑鄙的目的去杀害生命或损害感情,那是一种“暴力”行为.但是,倘若他出于无私、爱或正当的目的去伤害生命和感情,这样的行为就不属于“暴力”.甘地有一段话专门说明这个问题:“捕捉生命可能是一种义务.我们可以毁坏一些我们认为维持自己身体所必需的生命.于是,我们拿一些生命,如植物或其他东西作为食物,我们为了健康常常使用杀虫济杀死蚊虫等等,我们并不认为这样做是犯了亵渎信仰的罪过. 为了人类的利益,我们可以杀死一些食肉动物.甚至人———屠杀,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必要的.假如有一个人手中持刀,到处瞎闯,乱砍乱杀,杀死他遇到的任何人,而没有一个人敢于活捉他.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杀死这个疯子,都会受到社会的赞许,并被看作是慈善的人.”[8]由此可见,甘地并不像耆那教或佛教那样主张绝对不杀生,而是把“暴力”与“非暴力”的区别与人们行为的动机联系起来.凡是怀着邪恶目的的行为,才是“暴力”;而怀着善良或爱的动机的行为,即使是伤害生命,也属于“非暴力”的范围.
其实,甘地的“非暴力”原则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消极的方面,二是积极的方面.所谓消极的方面,是指不去做什么,即上述的“不杀生”或“不伤害感情”等.而积极的方面,则是要求人们主动地、自觉地去爱,去爱一切人.所以,甘地说:“非暴力就是以积极的形式来对待一切生命的善良意志.非暴力就是纯粹的爱.我在印度教的经典中,在《圣经》和《古兰经》中都读到过它.”[9]
“非暴力不单是具有‘不伤害’的消极方面,而且具有‘爱’,即对犯错误者行善的积极方面.”[10]两个方面相比较,甘地更强调后者,强调“非暴力”所具有的“爱”和“行善”的含义.他认为,他的“非暴力”核心就是爱.爱是一种最崇高的感情和力量,只有使心灵克服了怨恨、厌恶、愤怒、嫉妒和报复等情感之后,才能把爱的力量释放出来.爱是以自我牺牲和自我受苦为前提的,只有一个无私的、甘愿自我牺牲的人,才能去爱他人.如他所说:“爱只有施舍,而无所求.爱只有宽恕,而从不怨恨和报复.”[11]“衡量爱的标准是苦行,而苦行就是自愿忍受痛苦.”[12]
甘地的这种非暴力学说,是以他的人性理论为基础的.甘地深信人的本性是善的,神性就在你的心中,因此他才主张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即爱的方式,去感化和唤醒人的内在善性,从而使恶人改恶从善,使犯错误者改邪归正.非暴力手段为什么能使人改恶从善呢?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一、从主动的方面看,甘地认为神性代表最高的善和爱,具有无穷的潜力和转化力,一旦人证悟到自己内在的神性,他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会主动地去爱别人,帮助别人揭示自己的神性.二、从被动的方面看,犯错误者的体内也潜居着神性或善性,他们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他们表面的私欲遮盖了内在的神性,一旦别人用非暴力或爱的方式去启迪他们的内在神性,他们就会“良心发现”,忏悔自己的错误.所以,甘地竭力主张,人们应当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即通过自我牺牲和爱的行为,抑制自私、仇恨、报复、嫉妒的感情,首先使自己的内在“善”的本性显现出来,然后再去感化或唤醒犯错误者的内在的善性,使他们改邪归正.他说:“非暴力是一种感化他人的能力为前提的”.[13]
虽然甘地的“非暴力”学说带有很浓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但是也表现出他对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强烈追求.他曾说:“只要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即感化的方式,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新时代就必定会到来.法国有一句名言——自由、平等、博爱.那些法国从未实现过的,将留待我们去实现.”[14]从这里可以看出,甘地作为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他很自然地接受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并把它与印度传统宗教哲学结合起来,创立了他的非暴力学说.这种非暴力学说,正是印度传统伦理哲学与西方的“博爱”思想相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