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将相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了?“将相”指蔺相如与廉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5 12:05:27
既然将相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了?“将相”指蔺相如与廉颇
既然将相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了?
“将相”指蔺相如与廉颇
既然将相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了?“将相”指蔺相如与廉颇
赵国自“三家分晋”建国后,有过强盛的时期,但终为强秦所灭,从其本国情况看,灭亡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政治上改革的不彻底.秦在商鞍改革后,出现了一批富有才干、办事效事高的官吏来治政,使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赵国也曾有两次较大的改革.赵烈侯时,赵国以相国公仲连任用荀欣等贤才进行改革,“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选拔贤才当官.赵武灵王时也进行了重大改革,使赵国的国力又大大增强.但赵国并未从根本上废止贵族政治,宗亲对赵国的政治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赵武灵王的改革之中,最终取得了以公子成为首的贵族集团的支持才得以进行.面在长平之战前,就是否接受冯亭所献上党之地,赵孝成王也是和他的叔叔平阳君、平原君等族人商议才定下决策的.所以赵国百姓都明白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国君是只相信其亲族的.腹击就曾说:“主虽信臣,百姓皆曰:‘国有大事,击必不为用”.
赵国政治的落后,还表现在法令不行,赏罚不明.与秦国变法之后,百姓大治,令行禁止,形成鲜明的对照.秦始皇的父亲子楚曾在赵国作人质,后逃回秦国.“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寻常百姓也时常违犯法令.赵地“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骠悍,而武灵王益厉之”.所以韩非批评道:“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之所居也.其民轻而难用,号令不治,赏罚不信,地形不便,下不能尽其民力,彼固亡国之形也”.
赵国自立国之初,就无法解决好国君继承人的问属,致使预立的国君地承人因与宗亲争位,而多次发生内乱.公元前386年,即赵敬侯章元年,即赵敬侯即位的第二年,赵公子朝为争位,起兵叛乱,失败后逃奔魏国,勾引魏军袭击邯郸,没有得逞.公元前374年,赵公子胜与成侯争立,又进行叛乱.公元前350年,赵成侯逝世,公子緤又与太子语争立.緤败投奔韩国.公元前347年,赵公子范又叛乱袭击邯郸,不胜而死,这些内乱和内战,也严重削弱了赵国的力量.
对赵国损失巨大的事件则是沙丘宫变.赵武灵王是一位改革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在位期间,针对赵国的衰弱进行了以“胡服骑射”为中心的军事改革,灭中山、击三胡,易服入秦,侦探敌情,如果他继续领导赵国的军事活动,赵国可能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但由于他在对长子章与太子何分封及继承问题上的错误,致使他在沙丘宫变中被饿死,一场内乱又使赵国受到重大损失.
赵国频繁的内乱,使其各项发展方略受到影响,人力、物力诸方面损失颇多,这也是导致赵国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战国末期赵国曾遭受两次大的自然灾害:公元前231年,赵国发生大地震,自乐徐(今河北满城西北)以西,北至平阴(今山西阳高东南),大部分建筑物都倒塌损坏,地面裂开的口子东西有一百三十步长.公元前230年,赵国又遭受大旱,粮食绝收.这两次灾难给赵国无疑是雪上加霜,加建了赵国的灭亡.
赵王用人不当,也是导致灭亡的重要原因.例如,名将廉颇成功地遏止了秦国的进攻,但昏馈的赵王在紧要关头撤换廉颇,改以夸夸其谈的赵括为将,终于导致长平之败.廉颇奔魏后,赵王派使者探视廉颇.“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可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但赵使者受了廉颇的仇人、赵王宠臣郭开的贿赂,恶意诋毁廉颇,谎称其“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受了欺骗,认为廉颇已老,就不再召还,致使一代名将客死他乡.
在赵国抗击灭赵秦军的关键时刻,赵王又听信郭开的谗言,杀死名将李牧,加速了赵国的失败与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