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家有什么成语故事或者历史典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2 16:40:14
阴阳家有什么成语故事或者历史典故
阴阳家有什么成语故事或者历史典故
阴阳家有什么成语故事或者历史典故
成语:阴阳交错
在先秦参与百家争鸣的“阴阳家”主要以管促学派和邹衍为代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管仲学派的阴阳五行学说主要体现在《管子》书中的《幼官》、《四时》、《五行》、《轻重己》等篇中.管仲学派的阴阳五行学说仅仅表现出“五行相生”的特点,而不说“五行相胜”,主张以五行配合四时季节的变化.在《管子·四时》中说:“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风生木与骨.……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以风雨节土益力.……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与甲.……北方日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大致意思是说:东方的季节为春,配木,其气是风;南方的季节为夏,配火,其气是阳;西方的季节是秋,配金,其气是阴;北方的季节是冬,配水,其气是寒;中央是土,其德性是辅四时运行.这样就将“金、木、水、火、土”五行与春夏秋冬四个时节配合了起来.并且认为这样才能“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 在管仲学派的“阴阳五行”学说中一项根本性的内容就是:“圣王务时而寄政”.在《管子·四时》中说:“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刑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即他们认为阴阳的消长变化是天地的根本道理,而四时运行是阴阳的根本规律,刑政和德政则要适应四时.所以管仲学派主张统治者要严格按照四时的运行变化而作为,施政一定要配合四时与五行.如果施政不合时令就会导致天地之间阴阳二气的失调,灾难就会来临.在同一篇中对春、夏、秋、冬四时所要做的事情规定的很详细,每一时节都规定了五个大方面的内容,体现了管仲学派积极为统治者所设计的治理国家草图的具体实施措施. 邹衍是齐国人,具体生卒年不详,只知道应该稍晚于孟子,是著名的稷下先生.在《盐铁论·论儒》中说他:“以儒术干世主,不用,即以变化始终之论,卒以显名”.由此可见,邹衍是以阴阳学说而扬名的. 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最主要的就是他把《尚书·洪范》中的“五行”观改造为了“五德终始”说,并以此阐释宇宙演变和历史兴衰,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论证新政权取代旧政权或改朝换代的合理性.邹衍认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朝代的更替都是五德,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相胜转移的结果.并且按照一定的次序,前德胜后德,而不是相反的.而这种次序是: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邹衍把每一个朝代都赋予一种德,一切制度都与一种德相应.五德循环往复,相代而兴,历史也就如此推演下去.秦朝统一中国,就以这种“五德终始”为理论根据,据《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秦自称为水德,根据“五德终始”学说,水胜火,所以水德的秦取代火德的周也就是合理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