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精读课文怎么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5 13:12:55
小学精读课文怎么上
小学精读课文怎么上
小学精读课文怎么上
基本模式:
收集资料,课前准备——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感悟,质疑问难——围绕重点,精读探究——回归整体,深化提高——拓展练习,激励评价
一、收集资料,课前准备
这一阶段是课前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在课前预习的习惯,学习预习的方法,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这一阶段由两个环节组成:
1、预习.可分为五个方面:读、画、查、想、摘.
“读”“画””就是通读课文.建议中高年级学生采取默读的方法,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懂的句子.“查”就是通过查字典、词典掌握生字的读音、生字的意思.“读”就是大声地读课文,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或难读的句子画下来,以便课上和老师、同学学习.“摘”就是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摘抄下来.“想”就是做好预习小结,想一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有什么特点,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做好预习笔记,以便课上交流.
2、收集:课前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及自己的能力,尽量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有助于本课学习的资料,进行梳理,为课上交流做好准备.
二、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这一环节是指老师根据课文特点和实际条件,选择有效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缩短与作者的距离.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引起师生情感共鸣、展示教材精彩片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等.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语言要凝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导入揭题后老师要抓住题眼引导学生解题,从中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通过语言文字感知课文,对课文产生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并将这种初步感知的印象表述出来.这一步骤分三个层次:
首先,由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提出表述要求作为阅读提示.阅读提示大致可以从三方面提出:一是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如“主要写了什么?”二是对课文中心的捕捉,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三是对课文结构的认识,如“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师的阅读提示要从整体出发,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遵循作者思路,安排教学过程,使文路、教路、学路三路合一,便于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正确的轨道,从而掌握文章的脉络,体会出课文整体和部分的内在联系,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等.
二、要善于抓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障碍而又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几点设计阅读提示.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可以设计这样一组提示:“这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了哪些感人场面?”“通过这些场面可以体会到人们是怎样的心情?”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描写“天气、群众、老奶奶、年轻夫妇、红领巾”的句子,并从中体会到人们沉痛的心情.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还可以根据需要辅以图画、音乐、录音、录像等手段,创设一种与课文内容和谐的气氛,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想像产生较准确的印象.
最后,让学生表述获得的印象.学生的表述是对课文感知的检验,同时也进行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并初步渗透了思想教育.当学生表述不够准确时,可引导他们进行再阅读,再感知.
初读阶段有以下要求:
(一)初读阶段是阅读课能否成功的关键阶段,因此不能走过场,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和交流.
(二)检查交流.学生初读后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交流方案,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纠正和补充自觉过程存在的错误或疏漏,梳理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要溶入教学目标中,在学生深入读文后找到答案.
四、交流感悟,质疑问难
学生阅读课文时和阅读课文后,自然会产生读书感受和体会,自然会产生疑惑和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和体会,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了解学生自读自悟的情况,进行梳理归纳,确定其后教学的重点,为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
五、围绕重点,精读探究
围绕确定的教学重点,或大多数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入探究.学生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文章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体会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指导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问题答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促进朗读课文水平的提高,使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把解决问题和领悟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课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经历一个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进而体会思想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这样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
六、回归整体,深化提高
学生在精读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读全文,丰富深化精读课文时的认识,进一步揣摩、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
七、拓展练习,激励评价
学生学完课文后,无论是语文知识,还是认识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适度拓展,巩固学习成果.根据所学内容,或者开展相关阅读,或者进行多样化练习.特别是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选点品读形成的语感,要通过情境性填词、造句等模仿性练习积淀下来.练习要具有多样性、创造性、选择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正确评价一节课中的自我表现、探究能力和取得的成就,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推进器和催化剂.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肯定、鼓励的同时要做到客观.
本模式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具有工具性的认识来之不易,在语文单独设课60年后,此观点才被写进教学大纲.语文教学落实工具性没有错,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开设语文课.新课改以前在这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在工具性与思想性之间摇来摆去,而忽视了语文课的另一个重要性——人文性.语文本身就是文化,课程内容充满人文色彩,语文课程完全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正确的做法是:重视课程、教材、教学的人文性.教学中,在凭借字、词、句、篇培养各项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凸显人文性,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本内涵是: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语文课程同时还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
2、强化目标意识,达成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体现了国家在学语文、学做人上对学生的要求,前两个维度侧重于学习语文,第三个维度侧重于学习做人.学习语文,关乎接班人的“才”与“能”;学习做人,关乎接班人的“德”.我们需要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和劳动者.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今天的工作对于学生成长、对于祖国前途的重要意义,从而尽我们的最大努力,把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有爱国心、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有一定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中国人,实现在育人和学习语文目标上的整体优化.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优势互补.
有专家说,课改之前老师把学生看成“魔鬼”,紧紧地控制;课改之后把学生看成“天使”,任其自由飞翔.其实,学生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学生是成长、发展中的人.
这中间,至少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师生关系问题,一个是教与学的方式问题.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民主的,互相信任与尊重的,搞师道尊严是不对的,简单地理解为师生是伙伴、合作者,恐怕也是不全面的.教师除了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还有责任通过引领与教育,使学生学会和会学.把学生看成“魔鬼”,教师自然成了“主宰”,学生必然成为被动的接受体,这是以前教学最大的毛病,万万不可重蹈覆辙;把学生看成“天使”,教师必然会放弃自己的责任,学生充满了快乐,但往往学而少获,这是当前的教学要警惕的.至于教与学的方式,把学生看成“魔鬼”,教师必然牵着学生走把学生看成“天使”,教师必然放任自流,被学生牵着走.这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教与学的和谐,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适当结合.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人人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则要激活、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既体现共性的学习,又满足个性的学习.合作、探究还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会学习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不能轻言放弃.要根据不同年段、不同课程内容、不同课型等,组织适时、适量、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要学有目的、学有要求、人人投入、学有成效.人人参与是十分重要的,要防止以部分学生的活动代替所有学生的活动,防止以部分学生为主体代替以全体学生为主体.
在小学阶段,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只能是初步的,探究的内容是相对简单的,是需要教师组织、引导、帮助的,且不宜频繁使用.重在通过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萌芽.
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小学是必需的,是教学的重要方式.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仍理解不到位,理解不准确,或不懂不知且需要现在就懂就知的地方,就要讲解.好的讲解同样具有启发性,同样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
4、把握文体、课文特点和年段重点,灵活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年段目标来说,低年级的重点是:培养阅读兴趣,识字,朗读,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句.中年级的重点是:朗读,默读;理解词、句、段初步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大意;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叙事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从不同文体的课文来说,诗歌宜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描述的情境了解诗意,熟读成诵.散文,特别是借景抒情的美文,宜用指导朗读和通过学生声情并茂地读的方法,理解景物的境,体会作者的情,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言.童话、故事,宜在初读大体了解主要内容之后,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熟悉重点词句,而后以线索为经,以重点词句为纬,练习复述.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小说,宜在初读有了初步印象之后,抓住对人物的描写,感受、体验、评价人物形象,了解描写人物的种种方法.说明性文章,宜在初步了解说明了什么之后,有重点地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具体到教学某一篇课文侧重抓什么,则要因文而异.同样是写景、状物的课文,课文不同,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全文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一些段落,像写海水的色彩,也是围绕一句话(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来写的.我们就可以根据年段要求,结合课文特点,体会并学习围绕一句话把一段话写具体,以此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而《美丽的小兴安岭》呢,是按季节的顺序描述小兴安岭的景色和物产的.教学时则可以把了解和学习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为一个重点.《赵州桥》又不同了课文先写了桥的坚固,再写桥的美观,在写坚固之后,美观之前,用了一个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理解作者怎样写桥的坚固、美观,了解过渡句的作用,无疑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上述三篇课文同为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编在一册书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却可以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又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都是游记也都是描写景物的文章,因为具有按游览顺序来写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理清描述的顺序学习、借鉴这种写法.
而同样是叙事写人的课文,因为课文有不同特点,所以教学就要有不同的重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从几个方面,通过几件事来回忆鲁迅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这种写法.《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突出特点是首尾呼应,让学生了解这一写作特点就应列入教学重点之中.而《再见了,亲人》的显著特点是,写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段,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最后三段在前面三段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集中地抒发感情.这种写法的揣摩,就不能不在教学中予以重视.《小英雄雨来》是将略读课文,文章篇幅较长,又是分六个部分来写的,把教学重点定在略读课文,粗知大意,而后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是比较适宜的.总之因文而异是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制定阅读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则.
5、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阅读,丰富积累.
阅读教学是有一定目标、指向的阅读活动,不是无目的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对于处在学习阅读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更要加强教师的指导.
课程改革中的阅读教学,不是只强调学生的自主,不重视教师的指导,更不是教师被动地跟在学生后面,使教学像漂泊在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万万不能放弃主导作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教师要在与同学共同学习中“导”,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导”.教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要俯下身子,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这时,居高临下的老师不见了,有的是共同学习的大朋友,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而且是“使用学习中的首席”.因此,要在学中进行指导、引导、辅导、诱导.譬如,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老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于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老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同学共同探讨;对于学生尚未意识的学习方法、尚未养成的学习习惯,老师要引导发现、习得;对于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老师要做到必要的、精要的讲解.课改不应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教师的示范、讲解也是一种指导,能积极地影响学生由接受走向发现.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导”,要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因势利导,不是老师主观地牵着学生走;教师的“导”,要在师生共同学习、交流对话中“导”,有情感交流,有思维碰撞,不是冷冰冰的“我教你学”;教师的“导”,要落实到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渐生成,逐渐建构,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