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的译文 有关李浩的 李浩,字德远,其先居建昌,迁临川.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4 00:19:55
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的译文 有关李浩的 李浩,字德远,其先居建昌,迁临川.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
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的译文 有关李浩的
李浩,字德远,其先居建昌,迁临川.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
时秦熺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
军、襄阳府观察推官,连丁内外艰,继调金州教授,改太常寺主簿,寻兼光禄寺
丞.
轮对,首陈《无逸》之戒,且言:“宿卫大将杨存中恩宠特异,待之过,非
其福.”上悟,旋令就第.自秦桧用事,塞言路,及上总揽权纲,激厉忠谠,此
习尚存,朝士多务慎默.至是命百官转对,浩与王十朋、冯方、查龠、胡宪始相
继言事,闻者兴起.
.
逾年,浙河水灾,诏郎官、馆职以上条时政阙失,浩谓上忧劳如此,今何可
不言,即奏疏指论近臣,并及宰执惟奉行,台谏多迎合,百执事顾忌畏缩.反覆
数千言,倾倒罄竭,见者悚栗.上不以为忤,执事者深忌之.
乞外,得台州.州有拣中禁军五百人,训练官贪残失众心,不逞者因谋作乱,
忽露刃于庭,浩谓之曰:“汝等欲为乱乎?请先杀我.”众骇曰:“不敢.”乃
徐推其为首者四人黥徙之,迄无事.除直秘阁.并海有宿寇,久不获,浩募其徒,
自缚赎罪,即得其魁.
明年,除司农少卿.时朝廷和籴米八万,董其事者贱籴湿恶,隐克官钱,户
部不敢诘.浩白发其奸,下有司穷竟.户部欲就支稽见数,大理附会之,浩争曰:
“非但惠奸,且亏军食.”上是其言.会大理奏结他狱,上顾辅臣曰:“棘寺官
得刚正如李浩者为之.”已而卿缺,又曰:“无以易浩.”遂除大理卿.
浩至郡,旧有灵渠通漕运及灌溉,岁久不治,命疏而通之,民赖其利.邕管
所隶安平州,其酋恃险,谋聚兵为边患,浩遣单使谕以祸福,且许其引赦自新,
即日叩头谢过,焚彻水栅,听太府约束.
浩天资质直,涵养浑厚,不以利害动其心.少力学为文辞,及壮益沈潜理义.
立朝慨然以时事为己任,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以此见忌于众.平居未尝假人以
辞色,不知者以为傲,或谮于上前,上谓:“斯人无他,在朕前亦如此,非为傲
者.”小人惮之,诱以禄利,正色不回,谋害之者无所不至,独赖上察其衷,始
终全之.为郡尤洁己,自海右归,不载南海一物.平生奉养如布衣时,风裁素高,
人不敢干以私云.
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的译文 有关李浩的 李浩,字德远,其先居建昌,迁临川.浩早有文称.绍兴十二年,擢进士第.时秦熺挟宰相子以魁多士,同年皆见之,或拉浩行,毅然不往.调饶州司户参军、襄阳
李浩,字德远,他的祖先居住在建昌(今四川西昌),迁居到临川(今江西抚州).李浩早年就因为文采著称.绍兴(宋高宗年号)十二年,考中进士.
当时秦熺凭借宰相秦桧儿子的身份考中状元,招揽读书人,同年考中的进士都去拜见他,有人拉李浩同去,李浩毅然没有去.被任命为饶州司户参军、襄阳府观察推官,因为父母相继去世守孝,守孝后该任金州教授,又改任太常寺主簿,不久兼任光禄寺丞.
轮到李浩接受皇帝询问,他首先向皇上上奏了《无逸》的戒言,并说:“宿卫大将杨存中受的恩宠非常隆重,朝廷给他的待遇太出格,这不是他的福分.”皇上明白过来,于是马上让杨村中告老了.自从秦桧主持政事,大臣们的奏议都被阻隔了,等到皇上亲自掌管朝政,激励大臣忠言劝谏,但是不敢言论的风气依然存在,朝廷大臣大多都沉默不语.以至于皇上命令百官轮流回答询问,李浩和王十朋、冯方、查龠、胡宪等人开始陆续引论朝政,听说的人都跟着上奏起来.
第二年,浙河发生水灾,朝廷下诏让郎官、馆职以上的官员议论时政的缺点,李浩说皇上如此忧虑辛劳,自己怎么能不说话呢,于是就上奏指摘皇帝亲近的大臣,并说宰相只知道奉行皇上的命令,下级官员大多都迎合上级的意思,群臣做事多有顾忌、畏缩不前.多次上奏几千字,所有方面都有所议论,看到他奏章的人都替他害怕.皇上却不认为他忤逆,党政的大臣都很忌恨他.
李浩请求到地方任职,被任命到台州.台州有拣中禁军五百人,训练禁军的官员贪婪残暴不得人心,不满的人图谋作乱,忽然在厅堂上掏出兵刃,李浩对他们说:“你们要作乱吗?就先把我杀了吧.”众人害怕的说:“我们不敢.”厉害于是从容的查出为首的四个人,处以脸上刺字并流放的刑罚,于是事情就平定了.升任直秘阁.并海地区有多年的贼寇,很长时间都没有捕获到,李浩收买他们的喽罗,让他们自己绑着自己赎罪,很快就抓获了贼寇头领.
第二年年,升任为司农少卿.当时朝廷买籴米八万石,主持卖米的官员低价买来潮湿发霉的米,偷偷可口国家的钱,户部不敢过问.李浩揭发了他的奸情,皇帝让有关部门追究到底.户部打算凑一个数目蒙混过去,大理寺(刑法部门)跟着附和,李浩争论说:“这不但给作奸犯科的人得到了好处,而且损害了军粮.”皇上认为他说的对.正好赶上大理寺上奏判决另一起案子,皇上对大臣们说:“监狱官一定要让像李浩这样的人担任.”不久大理卿空缺,皇上又说:“除了李浩每人能担当.”于是李浩升任大理卿.
李浩到任后,从前用来漕运和灌溉的灵渠,年久失修,他命人去疏通,百姓得以享受它的好处.邕管(地名,在岗西境内)所管辖的安平州,这里的酋长以来地势险要,打算聚兵在边境作乱,李浩派了一个使者对他们说清了厉害关系,并答应赦免他让他该过自新,酋长当天叩头谢罪,焚烧兵撤销了水上的栅栏,听从上级地方的约束.
李浩天生正直,涵养深厚,不因祸福改变自己的意志.从小勤奋学习文辞,长大后更加沉迷研究义理.在朝廷做官慨然的把时事当成自己的责任,忠愤激烈,议论切中时弊,因此被众人忌恨.平时从来不给人好脸色看,不了解的人认为他孤傲,有人在皇上面前诬陷他,皇上说:“他没有什么,在我的面前也是这样,不是孤傲的那种人.”小人都害怕他,用金钱诱惑他,他板起脸不与理睬,图谋害他的人什么方法都用了,只是幸亏皇上明白他的忠心,始终保全庇护他.在地方做官尤其洁身清廉,从海右地区回朝做官后,没有带来南海的一件东西.他平时生活所用都和做平民时一样,风格很高,人们都不敢因私事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