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我意识管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9 17:40:15
什么是自我意识管理?
什么是自我意识管理?
什么是自我意识管理?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自我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了自我意识的受教育者,不仅要求了解自己以外的事物,而且极力探索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这是接受教育最有力的条件.基于这样的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学校以及教师在与学生接触交流中,特别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认识到他们面对的是学生,必须冷静思考青少年成长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开发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特长.在管理上,应当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按照社会的要求,自己调节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不重视这一点,对他们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或只是对他们进行消极的约束和限制,就会因压抑他们的积极性,而遭到他们的抵制和反抗.
1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1.1 在认识方面
中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提高了,观察的时间更为持久,在概括性和精确性上有所提高;中学生思维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过程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并且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表现在逻辑思维的组织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的发展上;在面临问题时能够较快地从根本上抓住矛盾焦点,能够独立、批判地思考,对同学、老师、家长、书本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喜欢争论和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迷信权威.
1.2 在情感方面
中学生的情感丰富、高亢而热烈,富有朝气、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情感体验比小学生深刻;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幻想,具有活泼愉快的心境;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提高,情感有时带有矛盾性和两极性;好交往、重友情,友谊迅速发展;由于性发育和对未来的向往,在异性交往中有时会遇到困惑.
1.3 在意志方面
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很爱“面子”.这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要求自己在学习中不甘落后,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如在生活中比穿戴、讲排场.由于强烈的自尊心,表现在情绪上,一旦自尊心受到威胁或伤害,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或愤怒;表现在意志上,中学生会努力维护自身的形象,对于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强烈,对于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非常敏感.中学生意志特点主要表现在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几个心理品质上,能够有目的、自觉地做出意志决定和努力;在果断性上有了显著发展;自控能力不断增强.
1.4 在行为习惯方面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之一,也是可塑性最大的阶段之一,因而在中学阶段“扶危定倾”,“实为神圣之天职”(杨昌济语).兴趣广泛,分辨是非能力差,受社会环境影响大,易受腐蚀而导致不良行为发生甚至走上歧途,社会上大量少年犯罪案例说明了这一点.
2 培养自我意识管理要贯穿于心理活动全过程
2.1 认识方面
要引导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要教育学生经常严格地解剖自己,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准确地认识自己,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点 ,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提高自己的自觉性.首先教师应以身作则,如我任教一个班级在我接手前因卫生差被戏称为“三班即脏班”.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采取传统的说教方式提出一大堆要求要学生保持教室卫生.而是在第一次走进班级时我直接拿起扫把打扫了脏乱的讲台和过道.在打扫过程中我没有露出埋怨的神情,过后也没有做任何的评论.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地面脏了,就要把它拖净,拖干;发现地面有纸屑,无论多不显眼,也要弯腰捡起来.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长此以往,起到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自觉的讲卫生、打扫卫生,教室的卫生得到很大的改观,有一周甚至得到了学校的卫生锦旗,同学们都非常高兴.借此,我及时开了一个主题班会“清洁的班级从我做起”,让学生不但在行为上更是在思想上认识到讲卫生,维护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2 情感方面
要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自我悔恨,自我克制和自我调节,以提高学生对自己情感的控制能力.可以通过生动的活动,设置特殊的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在体验、感受中发生变化,重新调整思维,提高认知、判断能力、实现教育效果.
2.3 意志方面
要引导学生自我计划,自我监督,自我制约和自我磨练,以提高学生自己战胜自己的能力.学习和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难免碰到挫折或者失败,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例如,有些学生在考试中,成绩一落千丈,或者某次的作业做得一塌糊涂,令其失却信心……在碰到挫折和失败时,有的学生过多地寻找客观原因为自己辩解,有的学生意志消沉丧失上进心,有的学生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不良情绪.凡此种种都是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丧失自尊心和信心的表现,不利于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中学生遇到挫折时,要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一方面正确分析引起挫折的主客观原因,以便继续努力达到最后胜利;另一方面,要明确认识挫折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挫折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无积极意义,人经历了挫折,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变挫折为动力和机遇.
2.4 行为习惯方面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越来越强,许多事情他都应该信任他自己的行动去应付,因为他不能永远受人监护;只有给他良好的原则与牢固的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和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确实形成了习惯,会是不中用的.因此要引导学生自我计划,自我检查和自我修养,以提高学生自强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理的习惯中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将道德教育与现实教育结合起来.如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可以开展“记住父母的生日”、“今天我当家”、“感恩教育”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跟着父母做家务,既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达到道德品质上去追高尚,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上,学会自主,让父母少操心;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让父母称心.这样将孝敬父母也教育落实到具体活动之中,既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又增强了道德的针对性,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有适当的表扬或鼓励,可以培养学生的行为动机;还有要建立评比制度,经常督促检查,及时总结,表扬先进,奖励模范.建立“三好学生”评奖制度,经过层层评比,选出优秀的学生,学校给予奖励.这样做,对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学生无疑是一种激励,对其他同学也起到教育作用 ,以促进学生的自我修养;以及学校要将学校校训、培养目标、中学生行为规范等内容写在宣传栏上,时时警示学生;组建校园广播站,开辟校园新闻,学生生活,好人好事,语文沙龙等专向播音,使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感激和熏陶,使学生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监督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