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有一种感觉正离我们远去 要求写记叙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23:19:14
作文 有一种感觉正离我们远去 要求写记叙文
作文 有一种感觉正离我们远去 要求写记叙文
作文 有一种感觉正离我们远去 要求写记叙文
曾经在《美国中学生获奖作文选》里,读到一篇作文,题目叫《先人们的快乐》.说的是2155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后的某日,有个叫汤米的男孩,在家中阁楼上惊奇地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这书是印在纸上的,纸头泛黄松脆.他赶忙叫来妹妹,妹妹也觉得不可思议,这字怎么“一动不动地停在纸上”,怎么不是在屏幕上移动的那种?汤米告诉妹妹:一个世纪前,也就是爷爷的爷爷从前读的书都是印在纸头上的,那时上课不是分散在家中,而是集中起来,去一个叫学校的地方,每天早上“上学”,每天傍晚“放学”,学校的老师不是电脑里那几个模拟人像,而是真正的人.爷爷的爷爷和左邻右舍的孩子怎样一路欢笑着走在上学的路上;想像爷爷的爷爷们怎样乐滋滋地坐在教室里,和一个真正的人——老师,面对面说话,那声音是从老师的喉咙里发出,不是扬声器里的那种;想像爷爷的爷爷怎样和同学一起嬉笑玩耍,讨论功课,大家的笑声也是真实的,你能感受到同学嘴里呼出的气息……多么令人神往!可是如今,对着家中的电脑上课,妹妹只有叹气的份儿,觉得爷爷的爷爷们真是幸福极了.
读那篇作文的时候,大约是1989年,我觉得像是天方夜谭.我佩服美国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和编故事的能力.那时的上海作家中,只有我和叶永烈先生刚开始用电脑打字,上网离我们还十分遥远,更不要说有那种能拍照,能发短信息,功能多多的手机了.记得当时我用电脑打了一篇小说,被录用后,编辑竟要我将打印稿用手抄到300格的稿子纸头上,说是便于编辑,真是匪夷所思.
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电脑、网络的神速发展令我们眼花缭乱.每过一阵,一项新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就会出现.用手写作的人越来越少,用电脑写作的人越来越多.长年累月地打字,让我们连有些汉字都忘记怎么写了.如今有人已经不用每天上班下班,而是坐在家里电脑前办公;有人已经不去学校,在网上选修自己喜欢的课并参加考试;医院的一个疑难杂症可以让全世界名医在同一时间会诊;一张光盘里可以藏着一千多本中外名著.网上读书,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可视通讯,手机短信,手机小说……美国中学生的那篇《先人们的快乐》中的某些情景,已经提前来到.
我儿子前几年出国读书,有许多人问我,你儿子出国多年,你想他吗?我说,我并不觉得他离开我呵,几乎每天我们都在说话聊天呢,不是在网上就是在电话里,只要有空,话比他在家时说得还多.只要愿意,我们接上摄像头,可以看见对方,看见各自房间的陈设,各自烧的菜.除了不能将儿子喜欢的饭菜从网上传过去,别的和他在家没什么两样,因此,作为母亲,对儿子的那份思念自然淡了,甚至没了.可是80年代,我先生出国读书,一封信起码走半个月以上,等信等得望眼欲穿,越是等不到越是心焦,好不容易收到信的那一刻,喜悦自然不用说,那一封封信,自然成了珍品.
如今这个年代,信息的快捷和图像的传递,压缩了时间和空间,减轻了亲人间思念的痛苦,但却使我们品味不到某些细微的感觉.我们无暇欣赏周围的风景,我们的感情正在变得迟钝和粗糙.我们的眼睛只能适应快速转动的画面.作为下一世纪的“先人们”,某些“快乐”,正在离我们远去.
看如今男男女女,走在路上,坐在车里,甚至进入电梯,一个个在手机上不停按捏,信息以光速传递.相亲相爱的少男少女,只要发出一条消息,就能在几秒钟后迅即得到爱的反馈.
什么是“望眼欲穿”?什么是“地老天荒”?
“家书抵万金”是一种怎样的喜悦?“久别重逢”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将来的人们,大约不会有太深切的体验.
有一些感觉,正在离我们远去;有一些快乐,正变得越来越浅显.这两年,我渐渐发现,表现这种细腻和震颤感觉的文字越来越少人问津,人们忙于编造粗俗的笑话,离奇的故事,疯狂的欲望.
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拐了个小小的弯儿?我不得而知.
我只是,小心翼翼地珍藏我曾经有过的那些感觉:等待、思念、期盼,来自灵魂深处的惊喜和快乐……让100年后的人们羡慕和妒忌.
你真理一下!
如今这个年代,信息的快捷和图像的传递,压缩了时间和空间,减轻了亲人间思念的痛苦,却使我们品位不到某些细微的感觉。我们无暇欣赏周围的风景,我们的感情正在变得迟钝和粗糙。我们的眼睛只能适应快速转动的画面。
看如今的男男女女,走在路上,坐在车里,甚至进入电梯,一个个在手机上不停按捏,信息以光速传递。相亲相爱的少男少女,只要发出一条消息,就能在几秒钟后得到爱的回馈。
什么是“望眼欲穿”?什...
全部展开
如今这个年代,信息的快捷和图像的传递,压缩了时间和空间,减轻了亲人间思念的痛苦,却使我们品位不到某些细微的感觉。我们无暇欣赏周围的风景,我们的感情正在变得迟钝和粗糙。我们的眼睛只能适应快速转动的画面。
看如今的男男女女,走在路上,坐在车里,甚至进入电梯,一个个在手机上不停按捏,信息以光速传递。相亲相爱的少男少女,只要发出一条消息,就能在几秒钟后得到爱的回馈。
什么是“望眼欲穿”?什么是“地老天荒”?
“家书抵万金“是一种怎样的喜悦?“久别重逢”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将来的人们,大约不会有太深切的体验。
记得我写的第一封信里夹杂着汉语拼音,那时我刚读一年级,妈妈让我给远在他乡打工的爸爸写封信,告诉他家里的情况,并希望爸爸能尽快给我们回信,说说他的生活,可有好些字我不会写,就不假思索地用拼音代替,还暗自得意,爸爸一定夸女儿有能耐的。年幼的我根本没想到爸爸根本不认识汉语拼音的,就是工地上的那些人也没几个认识的。于是我的这封信便传遍了整个工地,大家都知道父亲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女儿,“这孩子小小年纪就会英语了!”那时我们全家就通过这一张张只有我和爸才能模糊读懂的信笺传递着我们之间的亲情。
师范三年,和两位较要好的朋友一直书信往来。我们回忆曾经一起的快乐时光,互通生活、学习的情况,树立人生远大的理想,彼此想念,相互鼓励,……寄信那一刹那的激动,收信那一瞬间的忐忑与惊喜,至今记忆犹新。书信更增进了我们的友谊。
工作中也写过几封信,但少得可怜,已经不带油墨味了,是用电脑打的,但情是真的,朋友和自己都保留着一封,时常拿出来读读,有时竟情不自禁。同样的情怀,同样的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感觉大不相同。
最近收到一学生的来信,内心更是激动不已。读着孩子那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感受着她对老师的爱,眼泪就不自觉地溢满眼眶。一件件小事在孩子的笔下竟如此感人,虽然我只为他们做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做的,他们却能熟记于心,念念不忘,用心深爱着自己的老师,原来我是这般的富有!
有一种感觉正在离我们远去;有一种快乐,正变得越来越浅薄。这几年,我渐渐发现,表现这种细腻和震颤感觉的文字越来越少有人问津,人民忙于编造粗俗的笑话,离奇的故事,疯狂的欲望。
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拐了个小小的弯儿,我不得而知。
我只是小心翼翼地珍藏着我曾有过的感觉:等待,思念,期盼,来自灵魂深处的惊喜和快乐……
收起
有一些感觉正离我们远去
王周生
曾经在《美国中学生获奖作文选》里读到一篇作文,题目叫《先人们的快乐》。说的是2155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后的某日,有个叫汤米的男孩,在家中阁楼上惊奇地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这书是印在纸上的,纸质泛黄松脆。他赶忙叫来来妹妹,妹妹觉得不可思议,这字怎么“一动也不动地停在纸上”,怎么不是...
全部展开
有一些感觉正离我们远去
王周生
曾经在《美国中学生获奖作文选》里读到一篇作文,题目叫《先人们的快乐》。说的是2155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后的某日,有个叫汤米的男孩,在家中阁楼上惊奇地发现了“一本真正的书”,这书是印在纸上的,纸质泛黄松脆。他赶忙叫来来妹妹,妹妹觉得不可思议,这字怎么“一动也不动地停在纸上”,怎么不是在屏幕上移动的那种?汤米告诉妹妹:一个世纪前,也就是爷爷的爷爷从前读的书都是印在纸上的。那时上课不是分散在家中,而是集中起来,去一个叫学校的地方,每天早上“上学”,每天傍晚“放学”,学校的老师不是电脑里那几个模拟人像,而是真正的人。爷爷的爷爷和左邻右舍的孩子怎样一路欢笑着走在上学的路上;想象爷爷的爷爷们怎样乐滋滋地坐在教室里,和一个真正的人——老师,面对面说话,那声音是从教师的喉咙里发出,不是扬声器里的那种;想像爷爷的爷爷怎样和同学一起嬉笑玩耍,讨论功课,大家的笑声也是真实的,你能感受到同学嘴里呼出的气息......多么令人神往!可是如今,对着家中的电脑上课,妹妹只有叹气的份儿,觉得爷爷的爷爷们真是幸福极了。
读那篇作文的时候,大约是1989年,我觉得像是天方夜谭。我佩服美国孩子丰富的想像力和编故事的能力。那时的上海作家中,只有我和叶永烈先生刚开始用电脑打字,上网离我们还十分遥远,更不要说有那种能拍照,能发短信,功能多多的手机了。记得当时我用电脑打了一篇小说,被录用后,编辑竟要我将打印稿用手抄到300格的稿纸上,说是便于编辑,真是匪夷所思。
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电脑、网络的神速发展令我们眼花缭乱。每过一阵,一项新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就会出现。用手写作的人越来越少,用电脑写作的人越来越多。长年累月地打字,让我们连有些汉字都忘记怎么写了。如今有人已经不用每天上班、下班,而是坐在家里电脑前办公;有人已经不去学校,在网上选修自己喜欢的课并参加考试;医院的一个疑难杂症可以让全世界名医在同一时间会诊;一张光盘里可以藏着一千多本中外名著。网上读书,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可视通讯,手机短信,手机小说......美国中学生的那篇《先人们的快乐》中的某些情景,已经提前来到。
我儿子前几年出国读书,有许多人问我,你儿子出国多年,你想他吗?我说,我并不觉得他离开我啊,几乎每天我们都在说话聊天呢,不是在网上就是在电话里,只要有空,话比在家时说得还多。只要愿意,我们接上摄像头,可以看见对方,看见各自房间的陈设,各自烧的菜。除了不能将儿子喜欢的饭菜从网上传过去,别的和他在家没什么两样。因些,作为母亲,对儿子的那份思念自然淡了,甚至没了。可是80年代,我先生出国读书,一封信起码走半个月以上,等信等得望眼欲穿,越是等不到越是心焦,好不容易收到信的那一刻,喜悦自然不用说,那一封封信,自然也了珍品。
如今这个年代,信息的快捷和图像的传递,压缩了时间和空间,减轻了亲人间思念的痛苦,却使我们品味不到某些细微的感觉。我们无暇欣赏周围的风景,我们的感情正在变得迟钝和粗糙。我们的眼睛只能适应快速转动的画面。作为下一世纪的“先人们”,某些“快乐”,正在离我们远去。
看如今男男女女,走在路上,坐在车里,甚至进入电梯,一个个在手机上不停按捏,信息以光速传递。相亲相爱的少男少女,只要发出一条消息,就能在几秒钟后迅即得到爱的回馈。
什么是“望眼欲穿”?什么是“地老天荒”?
“家书抵万金”是一种怎样的喜悦?“久别重逢”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将来的人们,大约不会有太深切的体验。
有一些感觉,正在离我们远去;有一些快乐,正变得越来越浅薄。这两年,我渐渐发现,表现这种细腻和震颤感觉的文字越来越少人问津,人们忙于编造粗俗的笑话,离奇的故事,疯狂的欲望。
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拐了个小小的弯儿?我不得而知。
我只是小心翼翼地珍藏我曾经有过的那些感觉:等待、思念、期盼,来自灵魂深处的惊喜和快乐.....让100年后的人们羡慕和妒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