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成语名句出自于《史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2 20:03:43
有哪些成语名句出自于《史记》?有哪些成语名句出自于《史记》?有哪些成语名句出自于《史记》?《史记》名句简释\x0d司马迁(约前145~前87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

有哪些成语名句出自于《史记》?
有哪些成语名句出自于《史记》?

有哪些成语名句出自于《史记》?
《史记》名句简释\x0d司马迁(约前145~前87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毕其一生发愤著成的《史记》,开我国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不仅是我国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也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名句,能给人以启迪.\x0d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x0d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x0d《高祖本纪》载刘邦诗.狂风冲天而起啊,白云漫天飞扬;我满载统摄四海的盛威啊,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从哪里搜求猛士贤人啊,共守天下四方!刘邦当了皇帝后,回到自己的故乡沛县,与父老子弟饮宴沛宫,酒酣之际赋下了这首著名的《大风歌》,抒发壮志豪情,饱含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x0d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x0d《项羽本纪》载项羽诗.力量能把高山拔起啊,气概胜过天下英雄;可惜时势对我不利啊,青骓马也不奔驰;青骓马不奔驰啊,还能想出办法;虞美人啊虞美人,你怎么办呢?公元前202年刘邦集各路诸侯与项羽决战垓下,在完成了对楚军的包围之后,用张良“四面楚歌”之计,动摇楚军之心.项羽英雄末路,面对宠爱的虞姬,唱出了这首《垓下歌》.据《楚汉春秋》,虞姬的和诗是:“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x0d4.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x0d出自《高祖本纪》.运筹谋划于营帐之中,而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之后,在洛阳南宫举行宴会,探究自己得天下与项羽失天下的原因,认为自己善于用人——重用了张良、萧何、韩信三“人杰”——是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提到张良时引用“运筹”两句话,说自己在这方面不如张良.后世以此语,赞扬军事统帅英明多智,指挥高明.\x0d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x0d出自《留侯世家》.忠告的话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做事;治病的好药吃到嘴里很苦,但有利于治愈疾病.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破秦都咸阳,就住进宫里去享乐.大奖樊哙认为迷于声色狗马,会贻误打天下的大事,劝他出宫.他很不高兴,不愿出宫.谋士张良又来劝他应听樊哙劝告,说了这句话.\x0d6.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x0d出自《司马相如列传》.聪明的人在祸患还未萌发时就能预见到它,而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未形成时就设法避免;因为祸患本来多隐藏在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发生在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汉武帝喜欢围猎,以致政事松弛.司马相如上疏劝谏,疏中说了这句话.\x0d7.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x0d《外戚世家》载褚先生语.洗澡不一定非要到江海中去洗,主要的是能去掉身上的尘垢脏物就行;骑马不一定非要骑名马选千里驹不可,主要的是能跑得快跑得远就行.此句比喻办事要求实效,不要只务虚名.\x0d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0d《李将军列传》引古谚.桃树李树都不会说话,不会炫耀自己;但因为它们都能开好看的花,结甜美的果,自然就有人到桃李树下面来,把树下的泥土踏成一条小路.汉代名将李广诚恳质朴,口不善言,但英勇善战,又体恤士卒,士卒都乐于为他效力,连匈奴人都敬畏他,死时天下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哀痛.司马迁为之立传,在篇末“太史公曰”的论赞中,引用了这句谚语,赞扬李广,比喻只要真诚忠实,崇尚实际,结果必定实至而名归,为人所景仰.\x0d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x0d出自《淮阴侯列传》.聪明人千次谋划,总免不了一点儿失误;愚笨的人多次思考,总会有一点儿收获.汉初,韩信带兵攻赵,获胜之后,想继续对燕、齐用兵,征求李左车的意见.李左车引用此语含蓄地奉劝韩信用兵须慎重.韩信听从李左车的建议放弃了攻伐而另选良策.\x0d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x0d出自《项羽本纪》.做大事不必斤斤计较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处处讲究细小谦让.刘邦赴鸿门宴,杀机四伏,临逃前顾虑尚未向项羽告辞.参乘樊哙劝他立即逃走,说了这句话,接着说:“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意思是:人家如今正像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则是刀下的鱼和肉,告辞什么呢?这后面的话,后世又简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成语.\x0d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x0d出自《滑稽列传》.大鸟不飞就不说了,一旦飞起来就会直上九霄;不叫就算了,一叫就会令人惊叹钦佩.战国时,齐威王在即位初年长夜淫乐,不理朝政,淳于髠以隐语启发他:“国中有鸟,止王于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威王顿悟,说了这句话,从此勤政治国,使齐国又趋强盛.后世多以此言感叹某人出乎意料地成名.\x0d12.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x0d出自《越王勾践世家》.飞鸟被打光了,好弹弓就搁到一边不屑一顾了;兔子被捕杀完了,猎狗就轮到杀死煮着吃了.这一俗谚比喻事情办成后,把曾有贡献的人害死或一脚踢开.多指君主杀戮功臣.后世简缩为成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或“藏弓烹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