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晏子春秋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14:50:04
读晏子春秋读后感.
读晏子春秋读后感.
读晏子春秋读后感.
读晏子春秋读后感.
小时侯就读过几篇写晏子的文章,记得最牢的是《晏子使楚》.在我的印象中,晏子是一名善于外交辞令的“习辞者”.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晏子春秋》一书后,才知道圣人晏子岂能以“习辞者”三字概括!也明白了学校为什么要打造智慧型的晏婴小学.
晏子首先是一个让人景仰的爱民宰相.书中记载,叔向问晏子:“意孰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回答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齐景公向晏子询问治国良策,晏子说:“政必合乎民.”《晏子春秋》这部书,体现晏子爱民思想的话语比比皆是,可以说,晏子是用爱民思想来要求和衡量君王的.更为可贵的是,作为齐国的宰相,晏子的爱民思想不仅仅挂在口头上,还落实在行动上.齐景公时,大雨接连下了十七天,齐景公不知体恤民情,只管在宫中饮酒,歌舞不断,日夜相继.晏子多次请求发粟赈民,景公不许.晏子只好把自己家中的粮食拿出来赈济灾民,然后向景公辞职.景公无奈,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
晏子还是一位直言敢谏的诤臣.《晏子春秋》一书,十之七八记录的是晏子进谏.齐景公喜欢享乐,又动辄杀人,为了自己的快乐置民生疾苦于不顾,他可以连续打猎十八天不理朝政.面对这样一个庸君,晏子进谏就格外困难.好在景公借鉴了庄公被杀的教训,尽管晏子的话逆耳,最终也还能够听得进去.晏子进谏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勤政爱民,二是节用戒奢,三是任贤去佞,四是崇礼尚义,五是反对战争.晏子进谏的方式多为当面提出,不留情面.晏子不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谏,而且晏子进谏时很讲究艺术,让国君不得不收回错误的决定,改变错误的行为.有一次,景公的爱妾婴子死了,景公思念不已,三天不吃饭,坐在垫婴子尸体的席子上不离开,尸体无法入殓.别人来劝说,不管用.晏子就说:“有一位医生想救治婴子.”景公一听就起来了,高兴地说:“死了的人还可以救活吗?”晏子说:“不妨试一试.请君王回避.”景公走后,晏子命令立刻将尸体入殓.后来景公知道了,很不高兴,说:“我当国君,不过是徒有其名而已!”晏子说:“难道君王不知道死人不能复活吗?国君正,臣子服从,就叫顺;国君邪僻,臣子服从,就叫逆.朽尸不入殓,是羞辱尸体!”景公终于醒悟过来.
晏子还是一位智者.《晏子春秋》一书的重点不是表现晏子的足智多谋,但晏子的超人智慧仍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中,我觉得晏子只要略施小计,就可以置对手于死地.
《晏子春秋》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特别是晏子的高尚人格,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他让我们看到智慧可以帮我们走出困境,智慧可以让我们走上成功之路,智慧是我们人类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