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全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2 00:36:16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全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全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全文
原文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
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 下同.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
城
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池
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
国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
亲戚
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域
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 .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然而
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利
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 锋利
之
三里之城 的,助词
多助之至 到
天下顺之 代词,指得道者.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并不是不多,但守城的人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限定人民定居在一个地方,不靠边境的界限;巩固国防,不靠山川的险要;威慑天下,不靠武力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的君主,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