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的蒙古军队有什么超人的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16:42:28
元朝时的蒙古军队有什么超人的特点?
元朝时的蒙古军队有什么超人的特点?
元朝时的蒙古军队有什么超人的特点?
欧洲在蒙古铁骑面前颤抖:蒙古的制胜秘诀(1)
史上蒙古大军在十三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凭借较少的军队 和漫长的后勤供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1260年对穆斯林的爱因加鲁特战役失利未计算在内),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 ,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
在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通常很少,总数不过最多20万人左右(欧洲战场从未超过15万),单次战役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出现在中原对金的钧州一战中列阵“层层叠叠,厚20里”的情形.这有哪些原因呢?拙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适应蒙古人改进的东方战术
其实,东西方的文化 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体现出来了.在东方(以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为代表的范围内)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这是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表现.而中国战国时代 的车阵、明朝戚继光组织对付倭寇的鸳鸯阵和对付鞑靼的车、骑协同战阵是远不能与之相比的.
东方军队作战时,队形不严整,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受《孙子兵法》的影响,讲究“诡道”而不讲究堂堂正正的正战.这种战术意识的支配下,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并不强,如果对付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与东方军队不同的是,西方军队一开始就采用严密的队形,特别强调突出正战的攻击力和防护力,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 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身着厚厚的重甲,手握长枪,越往后排,长枪越长,架在前排的肩膀上,这样就在方阵的正面形成了真正的丛枪如林,方阵的后面则通常由奴隶紧紧跟着,作后勤和护理工作 ,或者由标枪手不停往对方投掷标枪.这个方阵的两翼则由骑兵担任保护两翼不受冲击的任务.很明显,这种战术的冲击力是远非东方军队可比的,但它的弱点也非常突出:队伍转动不便,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
即使在进入铁器时代,马的鞍具的发展 ,使得骑兵越来越重要了,双方在骑兵的战术运用上也有巨大的差别.东方的骑兵很少有重装甲,骑兵即能用马刀、长枪也可以使用弓箭.骑兵主要目的是为了军队的机动能力和正面的冲击力,可以在很大范围内作战.而西方的骑兵部队发展出了威力强大 的重装甲骑兵,士兵穿着厚厚的锁子甲,可以有效抵挡刀枪和弓箭的杀伤,骑兵使用长枪和长剑,杀伤力较大.但是与东方不同的是,骑兵战术的使用仍和古罗马时代的步兵方阵相同,讲究队形和正面的杀伤力和防护力,几乎没有太多的战术机动能力 ,作战范围仍然是在很小的区域内进行.
东西方的军队由于地理障碍,除了欧洲军队和中东地区的军队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军队从未与万里之外的西方军队打过照面.唯一可能的机会,在亚历山大攻克印度 准备东进时,因病逝而告终.
二、蒙古人的战术
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各部落后,立即开始对中国北方的各王朝进行大规模的攻击.蒙古军队在一开始完全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和过去的游牧民族军队一样,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在中原各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是无能为力的,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很快,蒙古人从辽、金、西夏的军队上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改变了继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汉族新的发明的火药和抛石武器.
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他们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 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 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蜂拥而来.这种战术在过去的匈奴、汉族、契丹、女真人都用过.但象蒙古人一样利用四处游骑做间谍,大规模的骑兵可以随时远距离攻击的情形则没有出现过.加之,蒙古人大量地编入汉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担任攻城的任务,使他们在东方无论是野地浪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