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日食观测日记咋么写这个啊就是写什么时间太阳怎么样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05 14:06:14
2009日食观测日记咋么写这个啊就是写什么时间太阳怎么样吗?
2009日食观测日记
咋么写这个啊
就是写什么时间太阳怎么样吗?
2009日食观测日记咋么写这个啊就是写什么时间太阳怎么样吗?
百年奇观——日全食
今天,我和家人起得比往常都早.你一定奇怪这是为什么吧!让我来告诉你:因为今天会出现年奇观——日全食.
我们全家人匆匆吃过早饭,就分头准备观测日全食的十八般武器:“大炮”——天文望远镜、“手枪”——小望远镜、日食观测镜和巴德膜等等等等.
装备准备好,我们就开始分工了:我和爸爸在阳台上支起天文望远镜观测;妈妈和姥姥看电视直播节目,同时负责拍照.
“初亏了!开始了!”爸爸叫起来.我急忙对准天文望远镜一看——“啊!太阳缺了一个小角!”我喊着.妈妈连忙按动快门——“咔嚓”初亏被拍下来了.
9:13,太阳越来越小,风力也加强了.天空仿佛变成6、7点钟的样子,妈妈又按我的“命令”抓拍太阳的变化.我们迫不及待地期待食甚的到来.
9:57,令人永生难忘的一刻到来了!——太阳只剩下小小的月牙型,天气有些凉了,光线比往常黑了许多,所有在平常不可能发生的事在那一刻发生了.时间仿佛被定格住了,我们屏住了呼吸,只有相机的“喀嚓”声和心跳声.
10:30,天气开始转暖,光线稍微亮些,这都表示食甚结束,生光开始了!
10:53,太阳越来越大,10:57,太阳终于从月球的阴影里出来,太阳终于变圆了!
虽然我们只看到的是日偏食,每个人心中都有些许的遗憾,但是这次百年奇观还是令我们十分难忘.
我的百度相册中有在深圳拍的那天的日食的照片可供参考,再就是将日食的成因等等知识写进去,还可以网上搜一下那天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节目,那个也是很好的参考.
日食,又作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只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於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
日食是相当罕见的现象,在四种日食中较罕见的是全环食,只发生在地球表面与月球本影尖端非常接近的情形下,这时不同地区会出现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三种不同的日...
全部展开
日食,又作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只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於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
日食是相当罕见的现象,在四种日食中较罕见的是全环食,只发生在地球表面与月球本影尖端非常接近的情形下,这时不同地区会出现日偏食、日全食和日环食三种不同的日食。日全食是一种相当壮丽的自然景象,所以时常吸引许多游客和天文爱好者特地到海外去观赏日全食。例如,在1999年发生在欧洲的日全食,吸引了非常多观光客特地前去观赏,也有旅行社推出专门为这些游客设计的行程。
最近一次日食发生於2009年7月22日(全食),下一次的日食将发生於2010年1月15日(环食)。
收起
日食,又作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只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
古时,人类缺乏天文学知识,以为日食是肇因于天狗食日,或象征灾难的降临,而在日食时举行仪式。但在现代社会中,日食的这层意义已逐渐为人们所抛弃。
全部展开
日食,又作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只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
古时,人类缺乏天文学知识,以为日食是肇因于天狗食日,或象征灾难的降临,而在日食时举行仪式。但在现代社会中,日食的这层意义已逐渐为人们所抛弃。
日食和月食的“季节”。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即农历初一当日。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但因太阳轨道(黄道)与月球轨道(白道)成5°9交角,故并非每次朔日皆有日食发生,而日食发生时,日月两者皆一定在“黄白交点”(升交点或降交点)附近。
日、月食的发生必须是新月和满月出现在黄白交点的一定界限之内,这个界限就叫做“食限”。计算表明,对日食而言,如果新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8度左右的范围内,就可能发生日食;如果新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6度左右的范围内,则一定有日食发生。
对月食而言,如果望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2度左右的范围内,就可能发生月食;如果望月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10度左右的范围内,则一定有月食发生。
它的天文观测价值巨大。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而且只有通过这种机会才行。最著名的例子是1919年的 一次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爱因斯坦1915年发表了在当时看来是极其难懂、也极 其难以置信的广义相对论,这种理论预言光线在巨大的引力场中会拐弯。人类能接触到的最强的引力 场就是太阳,可是太阳本身发出很强的光,远处的微弱星光在经过太阳附近时是不是拐弯了,根本看不出来。但如果发生日全食,挡住太阳光,就可以测量出来光线拐没拐弯、拐了多大的弯。机会在1919年出现 了,但全食带在南大西洋上,很遥远,也很艰苦。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带着一支热情和好奇心极强的观测 队出发了。观测结果与爱因斯坦事先计算的结果十分吻合,从此相对论得到世人的承认。
在中国,前两次日全食都只能在边远地区看到。一次是在1980年,只有中缅边境云南瑞丽地区可见, 那时候笔者刚上初中,正是个狂热的少年天文爱好者,可惜没有经济能力,只能通过《天文爱好者》杂志过过干瘾。另一次是在1997年春节之后,在中俄边境、中国的最北端漠河可见。那次笔者是奉了报社之命前去采访的,同时也了却自己少年时的梦想。那次的观测规模之大,出乎想象,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和天 文爱好者,把个平时人迹罕至的北疆小镇挤得比过年还热闹,由于人数大大超出小镇的接待能力,人们只能宿营在火车和汽车上。当时那里还是冬天,白天气温零下25摄氏度左右,夜里能到零下40摄氏度,滴水 成冰,人们连洗脸漱口的水都找不到。尽管如此,观测者们没有一个后悔的,没有一个不兴奋异常的,都 把亲眼看到日全食,当成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珍贵记忆。日全食之类的天文现象,要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吃喝拉撒,确实是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它代表了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怀,代表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极度 热爱,代表了对支配万事万物的自然铁律的一种永恒的好奇和敬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缺少这些 关怀、这些热爱、这些好奇和这些敬畏。这次日全食为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观测观赏带来难得机遇。同时,由于日全食期间能见度下降、气温降低、湿度上升,会对交通运输、生产作业、通信安全、社会治安等带来一定影响,也可能在部分人群中产生迷信猜测和心理恐慌。为妥善做好应对工作,为此中国国务院就有关事项也专门通知 各级科技部门和科协组织要充分利用此次日全食为科普宣传提供的良好机会,组织相关专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天文知识科普宣传活动,对日全食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说明,对相关防范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宣传工作要深入农村、山区、林区等偏远地区,消除部分群众的迷信和恐惧心理。同时,要注重对科学观测方式方法的宣传教育,避免造成观测人员视觉损伤。
两年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日食组主席杰·巴萨乔夫教授宣布,2009年7月22日,在中国境内可以观测到21世纪以来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
因为7月22日这次的全食带横扫整个中国人口稠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故备受世人关注。此次日全食是有史以来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全食带内的人口数量估计将达3亿。在我国,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人无需长途跋涉,就可以在自家门口亲眼目睹日全食,另外3人也都有机会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这次日全食的持续时间可达6分39秒,在我国可持续5分55秒。可谓是在2009国际天文年里能称为“最丰盛、最慷慨、最平民”的一场天文盛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