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昆虫逐渐演化出了那些类群的动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9 23:11:39
由昆虫逐渐演化出了那些类群的动物
由昆虫逐渐演化出了那些类群的动物
由昆虫逐渐演化出了那些类群的动物
昆虫最早出现于三亿五千四百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比鸟类的出现早近两亿年,是第一批出现在陆地上的动物,称得上是一个古老的动物家族.它们的生存与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坎坷,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中经历了地球史上几次大规模的生物灭绝灾难,尤其是二叠纪灾变和白垩纪晚期灾变.许多古老的生物类群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而被淘汰了,然而昆虫却在生存竞争中生生不息,繁衍至今,成为最兴旺发达的大家族.
最早的昆虫起源于近似蜈蚣和马陆的水生节肢动物的多足纲的综合类初期幼虫,是寡节的六足型式.后来经过漫长的演化,通过了各个地质时期特定环境的影响,由水生至陆生,使得它们的新陈代谢类型,相应功能和身体构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形成了各种变态类型,从低级演变进化至高级阶段,逐渐分化成为现生的各种各样的昆虫类群.
原始昆虫与现代昆虫不同,身体的形态从小到大并没有多少改变.它们从卵孵化后的幼虫期到成虫期,只是身体的节数一节节增加,同时性发育逐步完善成熟.它们还没有明显的翅膀,腹足尚未完全退化,腹部众多的足隐约可见,有的则特化为跳器,而这些3亿年前的原始特征在现在低等的无翅亚纲昆虫(弹尾目、原尾目和双尾目)中仍然可见到,如增节的发育方式在原尾目中仍然保留;外口式口器和齐全的腹部附器在缨尾目中继承了下来.它们的生命发育变化均属于不完全变态.
从古生代泥盆纪起,昆虫从水里登上陆地,为了适应新生活,它们的身体构造不断改变,逐渐成为现在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拥有3对足2对翅的样子.大约在古生代的石炭纪初期或泥盆纪末期,昆虫演化速度加快,出现了有翅昆虫.当时地球上长满高大茂盛的森林,枝繁叶茂的植物生长在湖泊沼泽边,主要是郁郁葱葱的热带羊齿植物.气候温暖、湿润,对昆虫的生存繁衍极为有利.羊齿植物高大健壮,一般高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昆虫在树上的生活促使它们拥有飞行工具,于是具有古老翅膀的昆虫出现了.古翅昆虫翅膀很长,而且无法折叠,在停息时仍要举着自己硕大的翅膀,所以不易隐蔽自己,在后来严峻的生活竞争和强大的天敌威胁下,许多曾经繁盛的大型昆虫最终销声匿迹了.经过考验,从石炭纪保留至今的古翅昆虫只剩下蜉蝣目(蜻蜓目是后来二叠纪才出现的古翅昆虫).石炭纪晚期,翅膀能折叠的新翅昆虫很快出现,它们的体形小巧玲珑,能利用很小的空间安置自己的身体,躲藏得十分稳妥.它们的翅膀在停歇时还承担了保护身体的职责.新翅昆虫的代表种类为蜚蠊目和原直翅目(现代直翅目的祖先,自身在二叠纪消亡),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大大增强,因而更容易生存下来.
这一时期温暖的气候主要出现于北半球,而南半球的气候却是寒冷干旱的,到了石炭纪末期,两半球的气候发生了变化,从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旱,这样就导致有翅昆虫的成长和幼虫的生活不能协调,二者的发育产生了分化:成虫的某些性状,如翅肌等在幼虫期被抑制,从而产生了一个新的虫态枣蛹态,昆虫的完全变态由此宣告出现.蛹态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它使昆虫的翅由原来外生转变为内生,翅肌由原来幼虫期发生转变为蛹期发生,而使昆虫向更高级演化,许多种形态不同的昆虫相继出现.
到了二叠纪时,灾难降临了,干旱使大片森林枯萎消失,原本绿荫覆盖的土地成了不毛的荒漠,绿色只残留在海岸湖畔.以前依赖水域生活的爬行动物不得不脱离水的局限,向自由的天空进军.鸟的祖先出现了,它们能跃上树枝,居高临下地俯瞰大地,开始捕捉昆虫为食.虽然在恶劣的不稳定环境和鸟的追捕之下,昆虫却依靠完全变态的本领,有效逃脱危险,在旱灾后残存下来,使生存能力大大提高.
在进化过程中,昆虫随着地质变迁、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习性也由简单趋于复杂.比如二叠纪的蟑螂有长长的产卵器,它们肯定无法产出今天蟑螂外面包裹有卵鞘的卵.而侏罗纪以前的蝈蝈是不会叫的,进入侏罗纪才学会简单的鸣叫.现生的蝈蝈则能够由前翅摩擦产生高亢而富于变化的声音.
距今只有1亿年的白垩纪,有花的近代植物大量涌现,膜翅目、鳞翅目等以花粉花蜜为食物的昆虫与日俱增.同时,随着鸟类与哺乳动物的兴旺,靠寄生吸血为生的食毛目、虱目、蚤目的昆虫也应运而生.此后,昆虫越来越表现出它们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