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德,它有哪些特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1 22:58:47
什么是道德,它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道德,它有哪些特征?
什么是道德,它有哪些特征?
道德的起源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
理念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所指的外在条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属人的事物和条件,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义的萌芽和倾向.
先天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生而有之的东西.
本能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
人性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决定共同的人性,是决定社会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因而也是决定道德的根本层次.所以一定社会的阶级道德的产生和形成都是与人的自然本性密切相关的,人的本性不仅决定了道德的产生,而且决定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道德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本能欲求和自然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工具性的方式.
需要论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成果源于人的需要,人类社会产生了道德,就是因为道德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人类通过各种对世界的掌握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以实现对自己的肯定和发展.而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表达个人的偏爱和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用千百年来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协调性因素和进取性因素就可证明.
二、道德的起源
(一)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道德根源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一是说决定道德产生的要素都是在经济关系的不同作用下产生的;二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理解经济是道德的根源,可以避免对经济决定道德产生简单的、机械的理解.道德的产生最终只能从经济关系中找到根源,经济关系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二)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动因.首先,劳动实践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其次,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是通过劳动实践起作用的,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根本动力.另外,劳动实践的创造推动了道德的产生.
(三)伦理关系是道德发生的前提.道德是对利益的调节,而利益关系和矛盾是存在于广泛的社会关系中的.没有社会关系,就不会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就不会有道德的发生.只有在伦理关系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存在调节和规范的问题.作为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分工,是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发生的关键.
(四)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是道德发生的诱因.首先,人类生存的需要是道德发生的直接原因.为了调节人们的利益需要,最初便形成了一些最简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以缓和利益的冲突和矛盾.其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生存需要不再是社会利益的主要矛盾时,由人们的发展的需要所引发的矛盾冲突就会成为道德所要调节的主要内容.
(五)意识水平是道德发生的主观条件.人类的意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一是表现在它使社会实践中存在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服从于人的需要;二是表现在意识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所形成的能动作用.
第二节 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一般本质)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
4、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的特殊本质)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的深层本质)
道德需要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
道德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道德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道德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体.道德作为实践精神,以其理想性、目的性指引人们的行为,将理想转化为现实.学习伦理学不仅仅在于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更在于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我们诉诸理智、情感,更要诉诸行动,自觉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