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然辩证法分析科学发展动力因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5 10:30:47
结合自然辩证法分析科学发展动力因素
结合自然辩证法分析科学发展动力因素
结合自然辩证法分析科学发展动力因素
说明:题目的答案,来自,《自然辩证法概论(2006年版)》以及网站和知网论文.由于有些题目,没有找到相应的答案,只罗列了部分的内容.只供参考!
一 名词解释
1 科学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的分门别类的学问.
基本定义——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科学,应该是七个方面的内容:
作为人类精神成果的科学:知识体系
作为人类创造知识的活动:科学活动
作为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科学:社会建制
作为人类第一生产力的科学:科学生产力
作为一种方法的科学:科学方法论
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科学文化
作为人与自然的对话:科学对话
2 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科技人员在科技研究过程中,在一定的已知背景知识条件下,想要达到而未能达到的科技认识的范畴.是科研主体对研究对象的已知背景知识和未知内容之间的差距的主观反映.其客观内容是科研主体关于研究对象的未知内容的欲知部分.其主观形式是用疑问句为主,有时用陈述句,祈使句等来表述的.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界定科学问题.
3 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又称世界性问题.著名学者尹希成先生认为:全球问题就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只有靠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那些迫切问题.
全球问题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逐渐暴露出来,到70、80年代则日趋尖锐,发展到今天,这些问题已是举世瞩目,而且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全球问题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爆炸、核弹威胁、粮食匮乏、南北差距、信仰危机、价值观念混乱等等.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型.
(1)自然问题:主要是以自然危机的形式呈现出来,其典型表现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以及能源的逐渐枯竭.(2)社会问题:主要是以社会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类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社会内部多极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以及人类自身的愚昧所引起的.(3)精神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自身就是全球问题的重要构成,而且也是其他全球问题(自然问题、社会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它主要是通过个体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包括价值观念的不确定性和信仰危机、精神世界的庸俗化和道德堕落,并导致各种消极行为模式在青年中扩展.
三类全球问题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并日益表现出以下特点:普遍性;整体性;复杂性;深刻性;严重性.
3 灵感
灵感是创作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现象.它是一个人在对某一问题长期孜孜以求、冥思苦想之后,通过某一诱导物的启发,一种新的思路突然接通.正常人都可能出现灵感,只是水平高低不同而已,并无性质的差别.灵感具有以下特点:①它以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为基础,与其他心理活动紧密相联.②它具有突发性,且消失得很快.③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是新颖,甚至是独特的.④具有情绪性,灵感降临时,人的心情是紧张的、高度兴奋,甚至陷入迷狂的境地.
4 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发展的思维形式,是人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预先在自己头脑中做出的假定性解释.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的可能方案.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科学假说是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这一对科学假说的规定中,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科学假说具有猜测、假设的性质,还不属于被实践所验证了的科学事实;二是科学假说又不同于毫无根据的主观随意臆断,而是以已知的既定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为基础,是在这些基础上提炼出的科学问题,并在多种科学知识基础上运用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类比和想象等方法,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观点.正是由于立足于既有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这就决定了作为科学假设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原则上的可检验性,如果不具备原则上的可检验性,有关陈述还不能称之为科学假说.
5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利用可能的赢利条件,为了获得商业利益,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高效的企业运行和管理模式,推出新的产品、设计新的工艺、提出新的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的过程.
技术创新应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创新性,社会实践性,历史阶段性
6 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当外来干扰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时谓之生态失调或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是动态的.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可以在人为有益的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1)自然生态系统经过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代,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状态,发展至此,其物种在种类和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能量的输入、输出接近相等,即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此时,系统中的有机体将所有有效的空间都填满,环境资源能被最合理、最有效地利用.例如,热带雨林就是一种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群落,其垂直分层现象明显,结构复杂,单位面积里的物种多,各自占据着有利的环境条件,彼此协调地生活在一起,其生产力也高;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内部调节能力.
(3)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在生物进化和群落演替过程中就包含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人类应从自然界中受到启示,不要消极地看待生态平衡,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维护适合人类需要的生态平衡(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或打破不符合自身要求的旧平衡,建立新平衡(如把沙漠改造成绿洲),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效益更高.
生态平衡是整个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条件,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稳定的物质资源.
四、简述题
1、举例分析系统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我们不能为了局部利益,而失去整个社会的环境,最终是得不偿失!
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要着眼于有机整体.系统整体性原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坚持整体观点,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首先,二者相互依存. 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另一方面,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也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
其次,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最后,二者相互作用. 一方面,整体对部分起支配、决定作用,协调各部分向统一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各个部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部分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变化
系统的涵义
现代系统科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任何一个事物,不论其范围大小,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所谓系统,就是由一定数量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征
( 1)结构性, 就是组成系统的诸要素或部分的相互结合的方式.任何系统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的结构性要求我们优化结构,以实现整体的最佳功能.
( 2 )层次性, 指系统和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系统的区分是具有相对性的.系统的层次性要求我们重视其动态有序性,以保持结构的相当稳定性.
( 3)开放性, 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系统的开放性要求我们重视并善于利用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4)整体性, 是指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整体性. 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其构成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由系统的整体结构决定的新的性质和功能.系统之所以具有其要素所不具有的全新的性质和功能,是因为系统不是组成要素的机械堆积,而是有机地组织起来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产生出某种协同效应,形成了特定的结构,这样就会使系统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统一性和协同性,系统因此以结构为载体表现出整体性的功能.
2、自组织的条件,并举例分析其中之一?
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构建自组织系统需要的条件;协同论方法研究了自组织的发展动力问题;突变论研究了自组织演化过程中的路径问题;超循环理论提供了自组织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的方法;分形理论则从空间结构研究了系统的演化;混沌理论从时间上描述了事物演化的历史过程.
以耗散结构为例来进行说说明.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这一理论用效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如何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闭值时,经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的状态.这种状态必须不断地消耗能量才能维持和保持稳定.由原来的混乱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这在孤立系统(指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中,其发生的任何过程都必然是熵增.对于一个开放系统,只要有负熵的输入,系统就有可能维持它的有序结构,避免熵的增加.
3、辩证思维方式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辩证思维方式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它不是封闭、静止的,它将随着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修正、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19世纪未、20世纪初物理学革命的结果,建立了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理论体系.这场革命彻底地改变了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基础即牛顿力学.之后,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涌现出了现代宇宙学、粒子物理学、分子生物学、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超循环理论、混沌理论等一系列在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上具有根本性变革的新学科、新理论.这些新的自然科学发现为自然界的辩证法提供了新的支撑,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方式内容.
4、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从事的工作,谈谈你对工程创新的理解和体会?
(1)工程活动不但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工程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技术要素、人力要素、经济要素、管理要素、社会要素等多种要素的选择、综合和集成,工程创新的基本特点是集成性创新;那种仅仅把工程活动解释为单纯的“科学的应用”或“技术的应用”的观点是对工程本性的严重误解.(2)工程活动是一个过程复杂、意义重大、不可一蹴而就的创新过程,人们不但必须重视突破性的创新活动而且需要更加重视渐进性、积累性的创新活动.3)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工程,创新的特点和表现会有所不同.4)工程活动和工程创新是价值导向的过程,必须统筹考虑多方的关系和利益.
工程活动不仅必须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还必须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不考虑环境和社会效应,不充分考虑一项工程直接和间接触及的多方利益,不仅工程本身是不合理的,而且有可能因为遭遇各种阻力(例如公众的强烈反对)而导致工程失败.工程活动必须合理地统筹和协调多方面的利益关系.目前已经有人提倡工程活动中要有公众参与,认为应该在工程活动中体现对公众的尊重和民主原则,促进多种价值观的交流,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公众通过参与而增加对工程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5、各个时代(古代、近代、现代)自然观的主要思想和特点?
(1)古代朴素自然现从公元前7世纪开始,在古代中国、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罗马等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古代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自发、朴素、直观认识的结果.是以自然哲学的形态出现的理论认识.它以探索世界的本质和世界的发展变化为宗旨,是粗浅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哲学思考相结合的产物.
(2)近代哲学上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所谓形而上学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用牛顿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也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部是静止不变的、互不联系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而已;没有质变,把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归于外力的推动,认为天不变,地不变,物种不变.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空间和时间中的位移,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于是,自然界、宇宙放设想成一种不是能动的实在.而是一架处于自然之外的神操纵的庞大机器.人与自然是分离对立的,人处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不同的存在者.
(3)现代自然辩证法.18世纪后期起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有力地冲击了近代前期产生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和思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结束了旧的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的统治,实现了人类自然观上的一次革命.其基本原理是: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中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五、论述题
1、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提醒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结合对恩格斯这段话的理解,评价“人要做大自然的主人”“人定胜天”的提法?以及我们应确立怎样的正确自然观?
答:恩格斯的话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界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人与自然应该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人要做大自然的主人”“人定胜天”,说法是片面的,只从一方面肯定了人可以战胜自然.假如人类对自然不加限制的索取,忽视自然的承受能力,最终,也会被遭到自然界的惩罚!
我们应该树立自然辩证唯物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科学自然观,三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辩证唯物论的自然观认为,物质世界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任何事物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的事物,并且产生一系列连锁作用.在生态环境中,不同的存在物之间都会互相竞争,互相依存,共同维持自然大系统的有序运动,进而实现物种的不断进化.生态自然观强调入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相对于自然世界来说,人类社会与自然有着本质的不同,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属性.因此,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生态自然观和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更强调人的社会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实现人的发展和自然发展的辨证统一,实现经济社会的全而协调发展.它强调既追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但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举例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治理?治理与发展什么关系、如何处理?
环境问题的原因,一是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治理方法: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先进技术,节约能源;
治理与发展,从长远来看,治理环境,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但在短期,将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处理方法:摒弃片面的经济增长观, 树立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面发展观.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使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人民的自觉意识.努力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道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自己编的,找不到答案)
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趋势?结合所学专业或实际工作说明科学、技术的相互融合?
科学和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两种形式和手段.科学的实质在于认识自然,揭示自然事物运动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科学认识的主体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获得关于认识客体的信息,掌握客体运动的规律性;在认识过程中,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技术的实质在于主体把已经获得的关于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运用于变革自然的过程中,改造自然,实现人的目的和愿望;在认识过程中,表现为从认识到实践.
科学和技术经常结合在一起,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尤其在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相互渗透.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达到不可分割的程度,科学研究的成果往往被人们及时地运用到生产过程
中,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直接作用于生产过程,科学通过技术对生产进行理论指导.现代社会,生产活动已经不是纯粹技术性的,总是与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技术活动、生产活动都要在科学理性的规范下进行,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生产活动、技术活动就不可能达到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目标.在现代社会,只是出于研究的目的.人们才把科学、技术、生产分开.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三者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生产趋于一体化.已经成为一个大系统,三者的目标相互关联,总目标一致.
4、试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核心理念,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理解为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在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以使环境资源不致减少的前提下,实现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或者说,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得到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系统在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自维持的能力.资源的再生和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持续循环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离开了自然资源就不可能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消耗自然资源的时候能够使其再生,尽可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首先由于中国我国人口多、资源储量少、资源利用效率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节约资源.此外由于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走到了尽头,到了不得不转变的时候,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观,进行法规建设、制度建设、政策和机制建设,发展科技和文化,并且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总之,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要从企业、行业、区域3个层次上,核心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品;转变观念,推行“绿色GDP”和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进行技术革新与技术进步,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5、如何正确理解“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技术社会评价的正确态度怎样?
技术乐观主义的实质是“技术崇拜”或“技术救世主义”,其基本特征是把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神圣化 ,视技术进步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技术的悲观主义认为 ,现代技术的高度发展带来了对地球的过度开发与消耗以及对周遭环境的严重污染 ,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这是无法避免和克服的.在对待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 ,无论技术乐观主义还是悲观主义 ,都可以归之为“技术决定论“.都把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淡化其他社会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尤其是淡化社会改革及社会革命的意义.就方法论而言 ,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一样 ,都陷入“一元线性历史观”的窠臼.我们应该辩证地、系统地分析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复杂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虽然它是“第一生产力”,但它不能担负人类社会进步的全部责任.技术不仅体现使用它的主体———人的意志 ,而且体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需求和目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要想使技术向着为人类谋福利的方向发展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就必须调整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即研究技术问题要与研究社会问题结合起来 ,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使技术与人类的目标融为一体.
上课笔记
科学发展之条件:惊异,闲暇,自由.
中国古代的农书《夏小正》,《汜胜之书》,《陈敷农书》,《王贞农书》,《农政全书》,《齐民要术》.
医学名著《黄帝内经》
扁鹊,华陀,张仲景.
工业革命的起点:纺织工具机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