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只用一根刻度尺,就可以测定一个块状物体与一块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谁知道该怎么测,请务必在2小时内答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2/07 12:48:33
SOS!只用一根刻度尺,就可以测定一个块状物体与一块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谁知道该怎么测,请务必在2小时内答复.
SOS!只用一根刻度尺,就可以测定一个块状物体与一块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谁知道该怎么测,请务必在2小时内答复.
SOS!只用一根刻度尺,就可以测定一个块状物体与一块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谁知道该怎么测,请务必在2小时内答复.
长木板倾斜,块状物体放上面,目测,令物体相同时间通过相同距离.可以把尺放木版上标记距离,心里数数,相同时间大致通过相同距离近似认为是匀速运动了.这时候,用尺测量长木板倾斜角,动摩擦因数=tgθ
上面的方法缺少对时间的准确测量,甚至起码的判定依据,比较粗糙,我再提供一种方法.
仍长木板倾斜,块状物体放上面,让块状物体加速下滑,有1/2 a t^2 = L .
其中a=g(sinθ-μcosθ),木版长L可以用尺测出,sinθ cosθ皆可测出,只要能知道用了多少时间,就能求出动摩擦因数μ,让尺从1米处下落(高度用尺测量),调节θ令尺落地瞬间块状物体到达木版尽头即可知道时间满足1/2 g t^2=1.
这个比用眼睛判断匀速运动的可操作性强了许多,盯住物体,调节θ,听到尺落地时恰好物体到达木版尽头的那次实验数据就可以用了.(声速340米/秒,凭声音误差也很小)
将物体放在木版上 缓慢提高木版的一端 当物体刚好滑动 此状态视为临界状态 即摩擦力和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 保持此时的木版的角度不变 分别测此时以木版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 即可求的倾角A 再计算即的摩擦因素!
将物体放在木版上 缓慢提高木版的一端 当物体刚好滑动 此状态视为临界状态 即摩擦力和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 保持此时的木版的角度不变 分别测此时以木版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 即可求的倾角A 再计算即的摩擦因素!!!!
:jianhulk 的说法比较好,另外,在临界状态时,物体受的沿斜面的力
umgcos@=mgsin@ @是斜面的角度,这样u=tg@用直尺量出高度就可以了
长木板倾斜,块状物体放上面,目测,令物体相同时间通过相同距离.可以把尺放木版上标记距离,心里数数,相同时间大致通过相同距离近似认为是匀速运动了.这时候,用尺测量长木板倾斜角,动摩擦因数=tgθ
上面的方法缺少对时间的准确测量,甚至起码的判定依据,比较粗糙,我再提供一种方法.
仍长木板倾斜,块状物体放上面,让块状物体加速下滑,有1/2 a t^2 = L .
其中a=g(si...
全部展开
长木板倾斜,块状物体放上面,目测,令物体相同时间通过相同距离.可以把尺放木版上标记距离,心里数数,相同时间大致通过相同距离近似认为是匀速运动了.这时候,用尺测量长木板倾斜角,动摩擦因数=tgθ
上面的方法缺少对时间的准确测量,甚至起码的判定依据,比较粗糙,我再提供一种方法.
仍长木板倾斜,块状物体放上面,让块状物体加速下滑,有1/2 a t^2 = L .
其中a=g(sinθ-μcosθ),木版长L可以用尺测出,sinθ cosθ皆可测出,只要能知道用了多少时间,就能求出动摩擦因数μ,让尺从1米处下落(高度用尺测量),调节θ令尺落地瞬间块状物体到达木版尽头即可知道时间满足1/2 g t^2=1.
这个比用眼睛判断匀速运动的可操作性强了许多,盯住物体,调节θ,听到尺落地时恰好物体到达木版尽头的那次实验数据就可以用了.(声速340米/秒,凭声音误差也很小)
jianhulk 的方法的确更简明易行,比我的可操作性强多了,虽然得到的是最大静摩擦系数,但与动摩擦因数相差不大,真做起来,应该比我的方法误差还小.
收起
哇 ~!!!!!这么简单~~不会吧~!!! 将一块长木板斜放用尺测出长木板与桌面的角度 即求出临界再 换个角度以相同的速度 就可以算出~!! -_-!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说的你听懂了没~!!!总之就是这意思意思就行了~~!!呵呵 楼主是高中生吗??? 因该是的~!...
全部展开
哇 ~!!!!!这么简单~~不会吧~!!! 将一块长木板斜放用尺测出长木板与桌面的角度 即求出临界再 换个角度以相同的速度 就可以算出~!! -_-!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我说的你听懂了没~!!!总之就是这意思意思就行了~~!!呵呵 楼主是高中生吗??? 因该是的~!
收起
huoyingx1234回答得很好,这道题是某年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复赛实验题。
王冶你怎么不答?
将斜面倾斜,使物体能够滑下,测出物体水平的总位移L1,和竖直的总位移L2,得到摩擦因数u=L2/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