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列传第九十六》材料三:市舶(海外贸易)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 (1)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3 19:58: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列传第九十六》材料三:市舶(海外贸易)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 (1)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列传
第九十六》材料三:市舶(海外贸易)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的是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市舶之利最厚”集中表现在哪些港口?材料反映了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了什么态度?宋朝政府是怎样“措置”市舶之利的?(4)学历史还应“知古鉴今”,你认为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列传第九十六》材料三:市舶(海外贸易)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 (1)材
苏湖并不是苏州河西湖,是统称,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南部、浙江、安徽东部,也就是古代的江南地区,鱼米之乡.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2.反应了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完全南移.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3.政治中心的南移 (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3.广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泉州.注重海外贸易,鼓励对外交往.,设市舶司来管理海外贸易.
4.经济体制不是由人为或行政所左右的,它是随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而改变的,任何非自然的改变力都只能在区域内淤滞或加快其发展,而不能将之改变.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现,树立科学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