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部分 及 酸碱部分 知识点木什么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5 18:19:32
燃烧部分及酸碱部分知识点木什么问题.燃烧部分及酸碱部分知识点木什么问题.燃烧部分及酸碱部分知识点木什么问题.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通常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

燃烧部分 及 酸碱部分 知识点木什么问题.
燃烧部分 及 酸碱部分 知识点
木什么问题.

燃烧部分 及 酸碱部分 知识点木什么问题.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通常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
   可燃物达到着火点(该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的温度
   可燃物与氧气/空气充分接触
  (一)二氧化碳与镁带的反应
   反应方程式:2Mg+CO2(点燃→)C+2MgO
   现象
   结论:具有剧烈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
  (二)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
   反应方程式:2Na+Cl2(点燃→)2NaCl
   现象
  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单质的反应
  即A+BC→B+AC
   火柴杆竖直之后为何会逐渐熄灭?
  答:因为火柴杆的温度会达不到着火点
  3、特殊的燃烧
   自燃
  白磷:少量白磷保存在冷水中(隔绝氧气)
  缓慢氧化:积聚热量引发自然(缓慢氧化,不一定引发自燃例如:铁生锈、食物变质、人类衰老、橡胶老化)
   爆炸:可燃性气体、液体的蒸发或粉尘在空气中(必定有氧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点火或遇火星会爆炸
  H2,CO,CH4,C2H5OH,面粉
  二、灭火与防火
  1、灭火原理
   降低火场温度
   隔绝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
  2、常用灭火器
   水
   酸碱灭火器:化学方程式
   干粉灭火器:化学方程式
   STOP30灭火器:价格昂贵
   附:STOP30有多项优点胜过传统灭火器,它能彻底扑灭不同类型的火灾(例如因纸、油、溶剂和 燃料引起的火灾),且可以安全地使用在最高达380伏特的电器用品上.它是高度耐热的.
   STOP30尺寸小巧,重量只725公克,高26公分(厘米),直径73公厘(毫米).
   STOP30于数秒内立即生效,使用者只需要摇晃罐子,取下卡笋,再按下去喷出泡沫.STOP30 主要由含多价添加剂(阴离子及酸硷性兼备的张力活性剂、甘油及防腐剂)的水组成,以氮气推进, 该成分会形成快速覆盖火焰的泡沫.泡沫产生一层薄膜,阻绝氧气,防止死灰复燃,令火焰在几秒 钟内熄灭.
   STOP30不危害健康,不刺激眼睛或皮肤,不含毒性,符合环保原则,它百分之90的成份可于 5天后作生物分解.
  三、燃料的充分燃烧
  煤的主要成分:CO,会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1、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
   节约资源
   减少有毒有害气体
  2、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
   供应充足氧气:使用鼓风机
  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矿石捣碎,液体制成喷雾状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1、钾钠铵硝皆可溶,碱中溶有钾钠钙钡.氯盐不溶氯化银.硫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2、不溶于酸的沉淀:氯化银 硫酸钡3、有蓝色的沉淀:氢氧化铜4、红褐色沉淀: 氢氧化铁5、有颜色溶液:蓝色: 含有铜离子Cu2+ 黄色:含有铁离子Fe3+ 浅绿色:含有亚铁离子 Fe2+6、酸的性质:酸+碱=盐+水 反应条件:无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H2SO4(酸)+Mg(OH)2(碱)=MgSO4(盐)+H2O(水)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有气体或者水或者沉淀生成才能反应
反应类型复分解例:HCL(酸)+Na2CO3(盐)=H2CO3(新酸)+NaCl(新盐)但是碳酸不稳定:H2CO3=H2O+CO2↑这样就有气体和水生成了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金属是活泼金属 反应类型:置换例:2HCl(酸)+Fe(活泼金属)=FeCl2(盐)+H2↑(氢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无 反应类型:复分解例:H2SO4(酸)+CuO(金属氧化物)=CuSO4(盐)+H2O(水)7、碱的性质:碱+酸-(见酸的性质)碱+盐=新碱+新盐 反应条件:碱和盐必须都溶于水,有沉淀生成(二者同时满足)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a(OH)2(碱)+K2CO3(盐)=CaCO3↓(新盐)+2KOH(新碱)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例:Ca(OH)2 +CO2 =CaCO3(盐)+H2O(水) 此反应用于鉴别CO28、盐的性质:盐+酸-(见酸的性质)盐+碱-(见碱的性质)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盐必须都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二者同时满足)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uSO4(盐)+Ba(OH)2(盐)=Cu(OH)2↓(新盐)+BaSO4↓(新盐)这是一个双沉淀的反应,当然只有一个沉淀也是可以的盐+某些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盐能溶于水,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的大(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uSO4(盐)+Fe(金属)=FeSO4(新盐)+Cu(新金属)但是有些金属无法实现此反应,即除钾钙钠以外,因为他们和水就反应了9、酸性氧化物:溶于水之后程酸性的物质(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例CO2溶于水后是碳酸,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2是酸性氧化物10、碱性氧化物:同上类似,水合后是碱性的物质(一般是金属氧化物)例CaO溶于水后溶液程碱性,故CaO是碱性氧化物 关于酸碱盐的反应性质,需要知道什么11、酸 的 通 性①能使指示剂变色石蕊:酸红、碱蓝 酚酞:酸无、碱红②酸+金属=盐+H2条件:(1)金属指H前面的 (2)酸指非氧化性酸③酸+碱性氧化物=盐+水④酸+碱=盐+水(中和反应)⑤ 酸+盐=新酸+新盐(条件:生成物中有↑ 或↓或水)12、碱 的 通 性①能使指示剂变色②碱+酸性氧化物=盐+水③碱+酸=盐+水④碱+盐=新碱+新盐(条件:(1)生成物中有↑ 或↓或水 (2)反应物均可溶)13、盐 的 性 质①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置换反应)条件:(1)排在前面的金属置换排在后面的(除了K、Ca、Na) (2)盐要可溶②盐+酸=新盐+新酸③盐+碱=新盐+新碱④盐+盐=新盐+新盐一、概念和理论
1.溶液的导电性及物质的电离
①物质的导电性,取决于物质内是否具有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金属能够导电,就是由于金属中存在着能够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
②溶液的导电性,决定于溶液里是否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即溶质能否发生电离.
③电离是指物质溶解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并非有“电”才有“离”,离解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在电源的作用下,而是在水的作用下而产生的,电离后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想一想:为什么干燥的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而溶于水时却能导电呢?为什么干燥的蔗糖晶体不导电,溶于水时还是不导电呢?2.酸、碱、盐的初步概念①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如 H2SO4、HNO3、HCl等都属于酸类.②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如 NaOH、Ca(OH)2、Ba(OH)2等.③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铵根离子虽不是金属离子,但因其具备金属离子的特征,因此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应属盐类.3.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大多为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为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如 CO2、SO2、SO3等能与水化合生成对应的含氧酸.(2)碱性氧化物中只有 K2O、Na2O、BaO、CaO能与水化合生成可溶性碱;(3)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可看作先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化合生成含氧酸,含氧酸再与碱相互交换成分得出生成物
方法指导: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一定要理清按不同形式分类出的氧化物间的关系,即碱性氧化物一定属于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4)金属活动性顺序这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的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它在实际应用中有如下三方面的意义
①可判断金属的化学活动性.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②可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而产生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③可判断金属能否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根据金属单质和盐中金属离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PS.还是买一本资料好好钻研 网上的都只是大致说明 没有系统性
初中的化学并不难 知识点和考的题型就那么几个 找到规律就行
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