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论是什么?书读得少不懂想知道……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3 22:38:00
柏拉图的理论是什么?书读得少不懂想知道……柏拉图的理论是什么?书读得少不懂想知道……柏拉图的理论是什么?书读得少不懂想知道……思想及观点思想概述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

柏拉图的理论是什么?书读得少不懂想知道……
柏拉图的理论是什么?书读得少不懂想知道……

柏拉图的理论是什么?书读得少不懂想知道……
思想及观点

思想概述
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政府可以在为了公众利益时撒谎.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在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但是“理想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点”,柏拉图本人并没有试图实现理想国中的国家机器.
柏拉图在《律法》(The Laws)则指出,“宪法国家”是仅次于理想国的最好的国家.他在该书中同样指出,妇女和男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和训练.
柏拉图企图使天文学成为数学的一个部门.他认为:“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柏拉图认为宇宙开头是没有区别的一片混沌.这片混沌的开辟是一个超自然的神的活动的结果.依照柏拉图的说法,宇宙由混沌变得秩序井然,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造物主为世界制定了一个理性方案;关于这个方案付诸实施的机械过程,则是一种想当然的自然事件.
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于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

政治思想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国家规模适中,以站在城中高处能将全国尽收眼底,国人彼此面识为度.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因而他将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3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3种品性.治国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3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中,治国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理念,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明了正义之所在,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产和家庭,因为私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劳动者也绝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理想国还很重视教育,因为国民素质与品德的优劣决定国家的好坏.柏拉图甚至设想在建国之初就把所有10岁以上的人遣送出国,因为他们已受到旧文化的熏染,难以改变.全体公民从儿童时代开始就要接受音乐、体育、数学到哲学的终身教育.教育内容要经严格选择,荷马、赫西俄德的史诗以及悲剧诗人们的作品,一律不准传入国境,因为它们会毒害青年的心灵. 柏拉图自称这是“第一等好”的理想国,其他的政体都是这一理想政体的蜕变.理想政体由于婚配的不善引起3个等级的混杂,导致争斗,军人政体(Timocracy)随之兴起.军人政体中, 少数握有权势者聚敛财富, 形成寡头政体(Oligarchy).贫富矛盾的尖锐化导致民众的革命,产生民主政体(Democracy).民主政体发展到极端时又会被僭主政体(Tyranny)所取代.
《政治家篇》约作于柏拉图后两次去叙拉古之间(公元前367~前361),这是他在叙拉古的政治实践受到挫折,思想发生变化的时期.《政治家篇》主旨是讨论真政治家及政治的定义.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提出了政治中道、混合的概念;首次明确论述了法律的作用并以法律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他认为,真政治家(哲学王)无需用法律统治,但现实中真政治家极为罕见,即使有真政治家,法律也还有一定的作用.因为政治不仅是一种艺术,亦是一门科学.法律对于政治家,犹如教练和医生的训练方案和处方一样,法律虽然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却是必要的.
柏拉图在其最后的作品《法律篇》中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法律的作用的思想.从理想出发,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从现实出发,他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如同最野蛮的兽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在12卷的《法律篇》中,设计了他的“第二等好”的城邦,包括地理环境、疆域大小、人口规模与来源、国家经济生活、阶级结构、政治制度、法律等细则.由于指导思想的变化,第二等好的城邦与《理想国》中的正义之邦相比,在具体措施上有很大区别.主要有:政治制度由哲学王执政的贤人政体转为混合政体,以防止个人专权.《理想国》主张统治者实行公产、公妻、公餐、公育制,《法律篇》则恢复了私有财产和家庭.《理想国》中划分公民等级是依照其先天禀赋的优劣,而《法律篇》则是按照后天财产的多寡.

教育观
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
在他的奴隶主教育学体系中,体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对妇女体育也很重视.他认为:“做女孩的应该练习各种跳舞和角力;结婚以后,便要参加战斗演习、行营布阵和使用武器……因为一旦当所有的军队出动去打敌人的时候,她们就能保卫儿童和城市”(《柏拉图论教育》).在柏拉图的论述中,几乎涉及到当时体育的各个方面.他认为,体育应包括教育手段和健康术.他对当时雅典出现的竞技主义和竞技职业化倾向曾给予猛烈的抨击,同时也批评市民轻视体育的思想和态度.他主张心身和谐发展,强调“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柏拉图丰富的体育思想对后世体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爱情观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失去一切的一切,无力面对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