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伟大的生物学家是谁?有没有他的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19 18:18:23
世界最大伟大的生物学家是谁?有没有他的简介?
世界最大伟大的生物学家是谁?有没有他的简介?
世界最大伟大的生物学家是谁?有没有他的简介?
是孟德尔,他才是真正生物学家,创建了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科学史上最孤独的天才
方舟子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孟德尔和达尔文一样是生物学的创建者.然而,孟德尔的研究者远远少于达尔文的研究者.研究达尔文的传记、专著、论文、评论汗牛充栋,在生物哲学、生物学历史研究的学术期刊上,几乎每一期都少不了研究达尔文的论文,而研究孟德尔的却难得一见.显然,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难以比拟.达尔文是科学史和思想史上的数一数二的巨人,名字出现在所有"有史以来世界十大伟人"的名单中,甚至在身前就已被视为可与牛顿比肩的伟人,拥有丰富的思想和无穷的魅力,他的发现对人类社会有极其宽广、深远的影响.而孟德尔显得很普通,甚至一直有学者怀疑他是否算得上科学天才,他的形象是被后来的"孟德尔主义者"有意拔高的.他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当所谓"孟德尔定律"在1900年被三位科学家同时重现发现的时候,他们都声称自己已独立地做出了同样的结果,是否果真如此是很值得怀疑的,但他们都敢于同时如此声称,至少也说明了"孟德尔定律"在当时已经是呼之欲出了.如果孟德尔不曾存在过,历史的进程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研究达尔文和孟德尔的文献数量如此悬殊,还有一个因素:有关达尔文的原始史料无比丰富.他身后留下了多达172卷的著作、论文、笔记和书信,光是他27岁之前所写的书信汇集出版时就多达702页,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生平研究者永远不愁不会挖掘出新东西.而孟德尔在身前极少发表著述,逝世后不久其手稿又被全部烧毁,现在所能找到的全部原始材料,不过是几篇论文和报告,一份申请中学教师文凭时写的简历,十几封书信和两首少年时代写的诗,一天时间就可全部读完.
如何用如此稀少的原始史料写一部孟德尔传记,是一大挑战.一个办法是采访孟德尔的亲属好友、同事、学生,以口述补充文字的缺乏.早在1924年伊尔提斯(Hugo Iltis)就这么做了,他在这一年出版的《孟德尔生平》(Life of Mendel)一书向来被视为孟德尔的"标准"传记.1996年,奥雷尔(Vitezslav Orel)收集到了更多的资料,以现代观点写了另一本标准传记《戈里果·孟德尔:第一位遗传学家》.在已有这两本标准传记之后,又没有新的史料问世,认识孟德尔的人也都早已去世,还有必要再写一本孟德尔传记吗?美国专业科普作家海尼格(Robin Marantz Henig)显然觉得有必要.她面向的是普通读者,采用的是文学写法,通过营造历史、文化氛围讲述一个生动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孟德尔生前死后的遭遇无疑是非常有戏剧性的,这本在2000年出版的《花园里的修道士》(The Monk in the Garden)就干脆分成序幕、第一幕、幕间、第二幕、尾声五个部分,就象是一出富有悬念的戏.从吸引读者阅读的角度看,它是很成功的.但是在这本奇特的孟德尔传记中,栩栩如生地再现的,是孟德尔所生活的环境和围绕着他的发现的种种事件,孟德尔本人反而只是个配角,原因之一还是因为有关孟德尔本人的史料太少,而作者又不想把传记写成小说,有想象之处也一定用虚拟语气.
作者并非生物学的专家,书中偶尔可见生物学知识错误(比如把染色质当成给染色体着色的染料),也未能深入讨论在介绍孟德尔时不能不面对的关键问题:为什么孟德尔如此重要又如此出色的研究会被同时代的人所遗忘?孟德尔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才使得他成为科学史上最孤独的天才,超前了整个时代35年?
并不是因为孟德尔的工作是个冷门.恰恰相反,当孟德尔发表遗传定律的时候,当时的学术界正迫切需要遗传定律.也不是因为他的工作不为人知.在1900年以前,他有关豌豆杂交试验的不朽论文至少被人引用了十余次,引用者有的还是植物学的权威.他也长期与当时最著名的植物学家之一耐格里长期通讯.但是这些人都不觉得孟德尔的杂交研究有什么了不起,甚至颇为不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幸处于巨人的阴影之下.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在生物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研究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从事遗传研究的人,甚至包括孟德尔,都觉得自己也是在解决生物进化的问题--他在1866年的论文中提到,他从事豌豆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对有机体的进化史的重要性决不能低估."在当时的研究者看来,对进化论而言,物种间的杂交要比物种内的杂交意义重大得多.孟德尔本人也用菜豆和山柳菊从事过种间杂交,他的这些工作在1900年常被植物学家们提到,而他的豌豆试验,看上去不过是个琐屑的小工作,不值一提.
孟德尔被时代所忽略的,恰恰是他的天才之处.以前研究生物遗传的学者,当他们比较子代和亲代的异同的时候,是把亲代做为一个整体,又把子代做为另一个整体进行比较的.他们相信的是,亲代存在一种"本质",子代存在另一种"本质",遗传就是这种本质的传递和变化.子代内部的变异被看做是可以也应该忽略不计的偏差,只有其平均的性质才有研究的价值.但是孟德尔在做豌豆试验时,却不抱这种本质论的思想,采用的是群体思维.在他看来,子代群体是由一个个不尽相同的个体变异组成的,每一个个体都是有价值,值得研究的,个体变异并不是偏差,而恰恰是遗传的表现.因此,别的植物学家在研究豌豆杂交试验时,只停留于对现象的概括描述:第一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第二子代两种性状又都出现了,等等,而孟德尔却知道要挨个挨个去数豌豆种子,每一粒种子都是宝贵的,不可抛弃.
孟德尔的天才之处,恰恰也是达尔文的天才之处.达尔文之前的进化论先驱们,在研究进化问题时,抱着的也是本质论的观点,每个物种都存在着一种代表它的本质,进化就是从一种本质到另一种本质的变化,而物种内的个体变异是可以忽略不计.而达尔文重视的是物种内的个体变异,这些变异提供了自然选择的材料,生物才得以进化.很难说哪一个变异更重要,现在看上去不起眼的变异,以后很可能成为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优势变异而传播开去.这种强调群体内部个体的重要性的群体思维,可以说是达尔文的首创.
《物种起源》德语版在1860年出版后不久,孟德尔就已仔细地阅读,并在书上做了批注.孟德尔的论文在1868年发表后,他订了40份单行本,分寄世界各国的权威,其中一份也寄给了达尔文,但是达尔文从来没有阅读它--人们在达尔文藏书中发现它的时候,连页没有割开.这两位生物学的创建者,如果在科学思想上曾经有过交流的话,也肯定是单向的.但无论如何,他们是殊途同归了.
《中华读书报》2001年6月13日
孟德尔生平:
孟德尔(Groegor Mendel,1822-1884)出生于捷克摩拉维亚(当时属奥地利)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家里帮助父亲嫁接果树,在学习上已经表现出非凡的才能.1844-1848年,孟德尔在布隆大学哲学院学习神学,曾选修迪博尔(Diebl,1770-1859)讲授的农学、果树学和葡萄栽培学等课程.1848年在维也纳大学期间,孟德尔先后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多普勒(C·Doppler,1803-1853)、物理学家埃汀豪生(A·Ettinghausen)和植物生理学家翁格尔(F·Unger,1800-1870),这三个人对他的科学思想无疑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大多数科学家所惯用的方法是培根式的归纳法,而多普勒则主张,先对自然现象进行分析,从分析中提出设想,然后通过实验来进行证实或否决.埃汀豪生是一位成功地应用数学分析来研究物理现象的科学家,孟德尔曾对他的大作《组合分析》仔细拜读.孟德尔后来做豌豆实验,能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成功地将数学统计方法用于杂种后代的分析,与这两位杰出物理学家不无关系.翁格尔当时正从事进化学说的研究,他认为研究变异是解决物种起源问题的关键,并且用这种观点去启发他的学生孟德尔.通过翁格尔,孟德尔了解了盖尔特纳的杂交工作.盖尔特纳是一位经济富裕的科学家,他能不受拘束地在自己的花园内实施有性杂交的宏伟计划,曾用80个属700个种的植物,进行了万余项的独立实验,从中产生了258个不同的杂交类型,这些成果都记录在1849年出版的盖尔特纳的著作《植物杂交的实验与观察》中,虽然这本书写得既单调又重复,但涉及的范围很广,包含着一些极有价值的观察结果.达尔文和孟德尔都曾仔细地读过这本书.孟德尔读过的书至今还保存在捷克布隆的孟德尔纪念馆内,书中遍布记号和批注,有的内容正是以后孟德尔的实验计划里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一个伟大的科学思想的形成绝非偶然.
1854年以后,在布隆修道院做神甫的孟德尔同时还在布隆国立德文高级中学代课,讲授物理学和博物学,为时长达14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完成了著名的豌豆实验,并成为摩拉维亚农业协会自然科学分会的会员.1867年,布隆修道院老院长纳普(Napp)去世,孟德尔继任.从此,孟德尔为宗教职务所累,告别了教学和研究工作,直至1884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