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科学创造思维的内涵及特征.不少于1000字.分点写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16:27:01
论述科学创造思维的内涵及特征.不少于1000字.分点写明,
论述科学创造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不少于1000字.分点写明,
论述科学创造思维的内涵及特征.不少于1000字.分点写明,
先要两种思考方法并重.形象地说,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就像是两个轮子(如果我们把思考比喻为一部行进的大车的话)为了使思考这部车子前进,两个轮子就必须协调转动起来.一方面,非逻辑思考方法运用在有待创新的课题上,提出新思路、新设想,其作用在于摸索、试探,打开常规套路,冲破传统桎梏;而逻辑思考方法对提出的新设想进行整理加工和筛选,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其作用在于检验和论证.运用非逻辑思考方法侧重于使人的思考活动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运用逻辑思考方法侧重于使人的思考活动具有准确性、严密性和条理性.有人形象地比喻为:“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而学生在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下,常偏重于逻辑思考而忽略了非逻辑思考,使本应两边转的轮子变成了一边转.香港《明报》1991年11月26日曾发表文章称这一为“创意的绊脚石”,并列举其种种表现:1、太过强调用逻辑去分析问题,只用垂直思考方法及着重语言思考.2、一开始便替问题下一个定义,往往因此而令思路太狭窄.3、喜欢用一些所谓“正统”的看法去看问题,遵循既有的规则去办事,并为以往的经验所限.4、认为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因此只喜欢向一个方向找答案,不能想出多个解决方案.5、过早下结论.6、抗拒改变,不愿承认改变是生活的一部分.7、经常批评新尝试或建议.这种错误的思维方法要注意克服.
其次,要重视“创新”培养.在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议的讲话中又进一步强调: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改变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制度.因此,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必须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爱好,让腿长的跑的更快些,避免“千人一面”的单一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人才自我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学习.克服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无论是哪一门课程,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让学生解答给定的题目,那是无法使青年从中体会到任何学习乐趣的,当然也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反,要让青少年在反复的实践和屡遭挫折中体味“发现的喜悦”、体会“创造的喜悦”.教育的结果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探索什么.最终才能达到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答案的地方寻找到答案.改革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早在宋代,学者朱熹就讲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但在考试教育下,许多学校里,学生表现的唯一领域就是分数,以致形成了一种习惯观点,得了好分数,就是好学生,得了坏分数,就毫无出息.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许是一些“考试高手”,但创造力、创新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未必就强.因此,高考将由主要考查学生在中学学到了什么,转向主要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进入高等学校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强化综合实践训练.人获得知识的最有效办法不是听别人讲,实际去做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更能培养人们的创造性.以美国一所三年级的学生情况为例:老师要孩子(8岁)观察一个月的月亮盈亏,逐日画下月亮的形状并进行描述;要孩子带种子回家种下,观察记录其发芽生长过程……教师从学校图书馆借来有关印第安人的书,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做卡片,然后把卡片带回家,写一篇描述印第安人生活的报告等等.这些带有研究性的课题,我们中国的学生则需等到大学甚至研究生阶段才能开始这样做.
加强师生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共同研讨问题.传统的师生关系都是“权威——依从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识,探讨知识,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以他亲身的体会说明实施平等讨论问题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好处.钱学森的老师卡门教授来自德国哥廷根大学,他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以后把哥廷根大学的民主学风也带到了美国.他每星期主持召开一次研讨会和一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大家一律平等,都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公开讨论.这给年轻的钱学森提供了锻炼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机会.在一次师生自由讨论中,钱学森和他的老师卡门发生了争论,他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毫不退让,令卡门十分生气,话语激烈而又尖刻.事后,这位世界权威经过思考,认识到在那个问题上,他的学生是对的.于是,第二天一上班,年过花甲的卡门来到钱学森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地给钱学森行个礼,然后说:“钱,昨天的争论你是对的,我错了.”卡门 的博大胸怀令钱学森终身不忘.朱棣文教授作过这样的分析:进行公开的讨论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讨论,相互补充思想,你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往往在此期间,你能够产生新的观点.是的,你把一个苹果和别人的一个苹果交换,彼此还是各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把一种思想和别人的一种思想交换,各自就不是只有一种思想了.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还会诞生新的想法.
世界许多著名的大学都十分重视这一点.曾培养出21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剑桥大学,它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每周至少一次师生一对一面谈.曾培养了6位美国总统、3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500家全国最大财团中三分之二的决策经理而享誉全球的哈佛大学,他最普遍的教学模式是案例剖析课.在这样的剖析课堂上,每个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案例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没有谁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只要论据充足,以理服人,就是好的答案.
此外,要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努力使教学过程带有研究的性质,推行教育教学的个性教学模式,开辟第二课堂等,都可以作为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