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17 04:38:00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对偶、对比
互文
这两句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不要把两句分开单独解释。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为:不因为外界环境或自己心情(的影响)而感到高兴或感到忧愁。)是一个道理。
简单来说两句都只各自交代了一半的内容,而两句话的意义彼此互见,互相渗透,互相包含(通俗点说就是两句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必须合起来解释。上下两句“先”和“后”互相补充,应理解为“从开始至结尾”也即“始终”的意思。
整句的...
全部展开
这两句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不要把两句分开单独解释。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为:不因为外界环境或自己心情(的影响)而感到高兴或感到忧愁。)是一个道理。
简单来说两句都只各自交代了一半的内容,而两句话的意义彼此互见,互相渗透,互相包含(通俗点说就是两句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必须合起来解释。上下两句“先”和“后”互相补充,应理解为“从开始至结尾”也即“始终”的意思。
整句的正确意思是:自始至终,在天下人忧愁的时候忧愁,在天下人快乐的时候快乐。
另外一点,初中语文教案说:“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比天下人忧虑在前,比天下人享乐在后”。这种解释所答非范仲淹所问!结合上下文,范仲淹问: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如果回答:“享乐在后”, 肯定不合原意:1、回答“享乐在后”是拿享乐和担忧比较何者先、何者后。而范仲淹问的是什么时候;2、快乐和享乐也不是一个意思:快乐是一种感受,是名词;而享乐是一种行为,是动宾词组。其实范仲淹说得很明白:以“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快乐的时候我就快乐。
因为在“天下之乐而乐”前面加了个“后”字,许多人望文生义,理解成“享乐在后”,这是完全错误的!请楼主注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