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朗读节奏划分 仅此一句:人恒过,然后能改A人 恒过,然后 能改B人 恒过,然 后能改是哪一个啊?还是别的?然后应该被翻译成什么?这样以后?还是然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5 03:35:2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朗读节奏划分仅此一句:人恒过,然后能改A人恒过,然后能改B人恒过,然后能改是哪一个啊?还是别的?然后应该被翻译成什么?这样以后?还是然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朗读节奏划分仅此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朗读节奏划分 仅此一句:人恒过,然后能改A人 恒过,然后 能改B人 恒过,然 后能改是哪一个啊?还是别的?然后应该被翻译成什么?这样以后?还是然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朗读节奏划分 仅此一句:人恒过,然后能改
A人 恒过,然后 能改
B人 恒过,然 后能改
是哪一个啊?还是别的?
然后应该被翻译成什么?这样以后?还是然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朗读节奏划分 仅此一句:人恒过,然后能改A人 恒过,然后 能改B人 恒过,然 后能改是哪一个啊?还是别的?然后应该被翻译成什么?这样以后?还是然后?
B人 恒过,然 后能改
此处的然后是分开的!
关于“人恒过,然后能改”①的翻译,现行的一些图书众说纷纭.
1.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和上海教育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古诗文对译与详注》等参考读物是这样翻译的:“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张世礼先生在1999年第11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又是这样下结论的:“综上所述,‘人恒过,然后能改’中的‘过’,是名词用作动词,但不能解释为‘犯过失’,而应解释为‘反省过失’或‘悔过’,全句最好译为:‘一个人只有常常反省错误,然后才能改正.’惟其如此,才说得通,才顺理成章.”
3.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三编)》却如是说:“人们常常犯错误,受到教训才会改正.”
4.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书今译》更是独树一帜:“一个人只有经过多次错误和失败的教训,然后才能改过自新,走上正路.”
仔细品读,揆情度理,总感到上述4种译文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种译文有悖逻辑事理,因为“常犯错误”不是“能改正”的条件或原因,即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张世礼先生的译文犯了个常识性错误,同样经不起推敲,为什么“过”字“不能解释为‘犯过失’”?为什么“应解释为‘反省过失’或‘悔过’”?为什么要用“全句最好译为”等字样?至于第三、第四种译文,虽然语意清晰,语句通顺,也注意到了“顺理成章”,但人为补充的成分实在太多,显得牵强、罗嗦.
如果说上述4种译文确实存在某些缺陷,问题则出在“恒”字与“过”字上.
“恒”字究竟应怎么解呢?中学语文课本注“恒”为“常”.“常”字,既可作“经常”解,也可理解为“常常”,还可视为“尝”的通假字,取“曾经”的意思.或许是囿于“常”字的这几个义项,人教社等所编图书便提供了上述译文.然而这些译文要么有悖于事理逻辑,要么随意发挥太多,实在算不得最佳译文.
有没有更好的翻译呢?有.南宋朱熹在他的《四书集注》里有这样的诠释:“恒,常也,犹言大率也.”查《现代汉语词典》,知道“大率”为“大概”的意思,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朱前辈将“恒”字译为“大概”,我们至少可以替他找到两个依据.其一,同一篇作品中“国恒亡”的“恒”,只能译为“大概”之类,即说这样的国家大概要灭亡了”.如果将“国恒亡”的“恒”译作“常常”之类,全句就成了“这样的国家常常要灭亡了”.一个国家能屡屡灭亡吗?显然不能.其二,“恒”字句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的一个排比句,“恒”不仅修饰“过,然后能改”,也修饰后文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即开头的“人恒”二字管着整个排比句.这有分号标点为证.朱前辈将“恒”字译为“大概”,表示后文属于一种推测,有很大的可能性,其目的在于共同说明一个人往往须在逆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愤进取,有所作为.一言以蔽之,把“恒”字译作“大概”,既有依据,也优于译作“常常”.
说“一个人大概犯了过失,然后才会去改正”,不但合乎情理,也较好地体现了因果关系.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人正在从事某项工作,在没有发觉已经错了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去加以改正的.反之,才会改弦易辙.这是人间常理,一个妇孺皆知的常理!
“过”字怎么解呢?几乎所有的图书都认为“过”字在原文中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且绝大多数人把它译为“犯过失”,我们也持相同的意见.但是面对张世礼先生的不同解释——“反省过失”或“悔过”,我们又无法达成“共识”.

B 这样之后

A,然后是一个词,意义与现代汉语同,不用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