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战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05 18:58:12
平型关战役
平型关战役
平型关战役
平型关战役百科名片
平型关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中旬,由于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最终以八路军取得胜利告终.此次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给日军最精锐的部队板垣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歼灭性打击,从而高长中华人民的反侵略志气,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编辑本段]平型关战役
战前形势——日军攻陷大同
1937年初秋,南口前线部队抗击着日军板垣师团的猛攻.与此同时,日军东条纵队也同时猛攻张家口.守军第二十九军刘汝明部不战而退,平型关战斗要图阎锡山的第61军反攻不力,张家口失守,南口危在旦夕.日军下一个矛头所向是第二战区阎锡山苦心经营的山西.
山西,四面环山,地势险要,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在军事上被兵家称之为“华北之锁钥”.所以日军欲统治华北,必先图晋绥;欲图晋绥,必先争太原;欲争太原,必先夺大同或平型关.
但是日军占领南口、张家口后,图晋方向是西北之大同,还是东北之平型关?阎锡山判断,日军为运送部队、军火,展开机械化部队,发挥其优势,必然把锋芒指向大同.据此,他部署了大同会战计划.
然而战况实际发展是:9月上旬,东条纵队和伪蒙军沿平绥线击破李服膺部防守永嘉堡、天镇间的国防工事,直抵阳高城下.李部一路逃到桑干河以南,日军于9月13日攻占大同,而敌军主力板垣师团指向平型关,意图抄雁门关后路,然后夹击太原.
至此,阎锡山部署的大同会战计划流产.雁门关一带兵力虽多而无用,而平型关一带则兵力空虚,危如累卵.阎锡山被迫立即着手部署平型关会战.
[编辑本段]平型关战役部署
1、作战计划
1937年8月28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表示抗战决心,把行营(前线总指挥部)设于雁门关下的岭口村一所窑洞,并同行营人员及八路军总政委周恩来会商,制定了《第二战区平型关战役计划》.其“作战方针”为:“本军以利用山地歼灭敌人之目的,以主力配置于天镇、阳高、广灵、灵丘、平型关各地区,以一部控制大同、浑源、应县附近,以策应各方面之战斗,相机转移攻势.”
2、平型关战役战斗序列表
总指挥: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前期),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后期).
第33军:军长孙楚(前期实际总指挥),下辖73师,师长刘奉滨;独立旅3旅,旅长章拯宇;独立旅1旅,旅长孟宪吉.
第15军:军长刘茂恩,辖64师,师长吴庭麟;65师,刘茂恩兼.
第17军:军长高桂滋,辖21师,师长李仙洲;84师,高桂滋兼.
第35军:军长傅作义,辖211旅,旅长孙呈峰;218旅,旅长董其武.
第61军:军长陈长捷,辖208旅,旅长吕瑞英;217旅,旅长梁春溥;新编第4旅,旅长于镇河.
第2军:军长郭宗汾,辖71师,师长郭宗汾;202旅,旅长陈光斗;214旅,旅长赵晋;新编独立1旅,旅长陈庆华.
第34军:军长杨澄源,辖196旅,旅长姜玉贞;203旅,旅长梁鉴堂(此两旅包括旅长在内几乎全部牺牲).
第19军:军长王靖国,以三个旅兵力守代县,外加炮兵团附归19军序列,骑兵军以三个骑兵师置于集宁一带.
第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120师,师长贺龙分别于平型关、忻口、原平一带展开.另有刘汝明军驻蔚县一带.
综上所述,投入平型关会战(9月3日作战计划称晋北战役及平型关会战)的兵力共11个军、10余万人.
3、兵力部署
⑴平型关正面.由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在大营前指挥孙楚的第33军和高桂滋的第17军及第73师(73师是孙楚指挥的,布防区域与17军连接),布防于平型关、团城口南北线上,右起五台山东北,排列独立旅3旅、73师、独立旅8旅于平型关正面;北面团城口内并列17军的84师和21师各就已设阵地,掩护雁北各部撤入雁门山、恒山以内,先凭险阻击并消耗敌人,再主动向南转移,分从大营、沙河隐入五台山,为南机动兵,待机出击.
⑵雁门关北侧.主战场的北侧依恒山、雁门山为屏障,除置刘茂恩第15军于恒山外,以34军第101师和梁鉴堂旅分守北娄口、茹越口间的已设阵地.重点于繁峙北的茹越口,从太原来的姜玉贞旅到繁峙以北地区归入34军序列.
以王靖国19军及方克猷旅到附属山野炮各一团右连接34军扼守五斗山、马兰口、虎峪口至雁门关、阳方口间的已设阵地,保持重点于代县、雁门关间.姜玉贞之独立旅先控制阳明堡,对雁门关重点策应.
⑶决战地带.沙河及繁峙城间地区为决战地带.以刘潭馥200独立旅附山炮营置于沙河镇东,占广大正面,东连孙楚兵团,北连刘茂恩军,对从平型关方面入侵之敌人以逐次抵抗方式诱至繁峙,使之胶着于繁峙城东的主决战阵地前.以第一、二预备军各附一个山炮营于繁峙城的南北线上,以五台山的北台顶、繁峙城垣、恒山顶为支撑点,构成对平型关方面入侵之敌的坚强抵抗阵地.第一预备军在南,保持重点于五台山北麓;第二预备军在北,保持重点在繁峙城,吸引敌人使之胶着于主阵地前,以利于南北机动兵团钳击.
⑷机动兵团.傅作义指挥31军、15军为北机动兵团,从繁峙展开,孙楚指挥以17军为主力的南机动兵团,从团城口一带出击,以孟宪吉旅及73师抄袭平型关,断敌后方.
阎锡山把这个部署自诩为“口袋阵”.他特别重视口袋底阵地,亲召陈长捷、郭宗汾两军长到岭口行营,面授要领,并命令他们同到繁峙、沙河间周密勘察主阵地,同时派高参到平型关、团城口、恒山等处,向孙楚、刘茂恩、高桂滋等传达指示,又把屡违节制、不肯力战的原61军军长李服膺拘押起来,以肃号令.
[编辑本段]战役的主要过程
1、阎锡山、周恩来会商战役计划,国共军队为御外侮协同作战
为了协调各部队行动,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以及副长官朱德、黄绍闳、卫立煌、周恩来、彭德怀等多次会商作战计划.周恩来、彭德怀和阎锡山在岭口村傍山坡一个窑洞里进行长时间会谈.周恩来分析形势,指出目前虽然敌强我弱,但只要动员全民,团结奋斗,就可削弱敌人,壮大自己,最后打败日军.阎锡山要求周恩来协助制订第二战区作战计划.周恩来洞察时局,成竹在胸,只用一天时间就拟定了计划.阎锡山惊佩不已,连叹:“写得这样快,这样好,如能这样打,中国必胜.”
1937年9月11日,日军犯广灵.孙楚的73师被迫退至平型关南翼,阎锡山急调孟宪吉旅抢守平型关.孟旅于19日赶至平型关,与进攻之日军激战两昼夜,日军攻势顿挫,专攻团城口.八路军115师于6月20日迅速越过五台山向灵丘急进,22日从平型关南翼潜出,隐伏于灵丘以南的太白山区,24日在平型关东20里的东河南公路两侧地区部署对敌后的抄击.115师派到大营同孙楚联络的高参袁晓轩把115师进入敌后的进展情况通知孙楚,希望平型关各方面友军和八路军的敌后抄袭适时配合,争取平型关围歼敌人的胜利.
2、团城口激战失守,郭宗汾出击被围
阎锡山得知八路军进展情况后,即派预备军加强平型关北翼的出击力量.孙楚为配合115师抄袭敌后,即令郭宗汾的预备第2军联系团城口高桂滋指挥的84师出击.23日夜,敌人曾对东西跑池高地发起猛攻,高桂滋部反攻,伤亡近两千人,损失惨重.
高桂滋认为八路军配合围歼板垣师团,实际上是一种虚构的空想,同时也认为孙楚师有意牺牲他们以便晋军独占风头.于是他不顾大局,于9月24日擅自放弃团城口阵地,让郭军贸然出击.
郭宗汾军对团城口失守一事一无所知,仍以陈光斗旅附山炮一连向六郎城进击,拟带动21师与挺进大、小寒水岭的115师联合行动,绕击敌侧后.以第2军主力沿迷回村和东西两跑池一线,越过高桂滋84师阵地,攻平型关敌后.
主力纵队接近迷回村时,便向东西两跑池村分进.25日拂晓前,郭军通过涧头、迷回村前进时,突然遭受来自团城口方面工事里机炮火力猛烈袭击,郭部大乱,还以为高桂滋部联络不当.受到更猛烈的打击后,才知高部已悄然撤离.团城口、鹞子涧和东西两跑池一带阵地都被日军占领,郭军主力被压迫于迷回、涧头一侧.
经连续苦战,郭军损失三分之一左右,官兵极度疲惫.幸亏此时115师于平型关敌后的东河南以西地区伏击敌人获得大捷,一部挺进于大、小寒水岭上,使得郭军被隔于六郎城之旅可以依为掎角,相互牵制鹞子涧敌人的行动,保证了郭军主力未被全包围,得于迷回、涧头间占稳了敌人通往后方公路的侧面阵地,钳制了东西跑池之敌,使之不敢直扑大营.
3、平型关大捷
9月14日,115师先头部队进抵大营,派出侦察部队调查平型关地区地理情况和敌情,为平型关歼敌做各种准备.23日,林彪、聂荣臻在上寨召集干部会议,作出初步计划.24日,第二集团军、第六集团军送来“平型关出击计划”,拟定71师附新编第2师及独立8旅一部配合115师向平型关以东的日军出击.
24日晚,林彪在电话上同孙楚说:“萃崖(孙楚字),我师已达目的地,准备明日拂晓出击,请你们派部队协助,先把此股敌人歼灭.”孙楚答:“好极了,我命郭宗汾师长率4个团从平型关左翼出击.”
林彪师长即命令部队25日零时出发.战士们顶着狂风暴雨,涉急湍山洪,在拂晓前到达了指定地区,把全师主力布置在平型关到东河南镇10余里长的公路南侧山地边缘上.343旅之686团位于白崖台附近,左侧是685团,右侧是687团,口袋底是第33军之独立8旅,115师第344旅,687团断敌退路并打援敌,688团作为预备队.这一部署使得进攻平型关的敌人完全处于包围圈伏击之中.八路军同时又以一部从关沟出发,主动接应郭宗汾的出击部队.
此时战士们只着单军装,又破又烂,经半夜冒雨急行军,被汗雨湿透.晋北9月下旬夜间气温已很低(9月19日中秋节,平型关、恒山、雁门关一带曾降大雪),战士们又冷又饿,但伏于湿地、山岩上待命,士气高昂.
25日晨5时半左右,敌第一辆汽车进入伏击圈,聂荣臻传令:沉住气,无命令不许开火.等敌后板垣师团第21旅团千余人及汽车、大车300余辆进入伏击圈后,115师某团5连连长曾贤生率全连首先向敌冲杀,用手榴弹炸毁敌人最后一辆汽车.敌人退路被截断,于是拼命冲杀,反复争夺公路两侧制高点――老爷庙.敌人争夺失败,预示着被围歼的灭顶之灾,于是企图冲破独8旅阵地逃命.独8旅把一线配备改为纵深配备,拼死抵抗.
激烈的战斗持续到27日白天,敌人终未能冲破包围,敌板垣师团21旅遭歼灭性打击.因为敌人死不缴械,千余日军全部被击毙,我军伤亡也很严重.据阮受贤回忆,115师约有900人伤亡,《抗战以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书认为:我团营干部五人负伤,以下近千人伤亡.第5连百名壮士,凯旋时只剩30多人,连长曾贤生壮烈牺牲.战斗极为残酷,独8旅3个团一个补充营5000多人,损失一个团.
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它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迟滞了敌人的进攻,迫使敌人进至浑源和保定的一部分兵力转移到平型关方向,因而有力支援了平汉铁路和同蒲铁路友军的作战,使已陷入敌围的出击部分郭宗汾部得到支援,免于被歼之险厄.
4、团城口反攻战
如前所述,郭宗汾部被围后,阎锡山鉴于杨爱源、孙楚缺乏统御各军的能力(高桂滋擅自弃守团城口,致使郭宗汾部出击被围),遂令傅作义进至大营,负责平型关战役的总指挥,并调陈长捷61军急援平型关.61军到达后(25日),以梁春溥旅程继贤团攻击涧头敌人,程团士气高涨,一气冲上迷回北山,敌两次反扑,均被击退.陈长捷军吕瑞英旅之刘崇义团攻占西泡池,救出困守的郭军一部,又攻东跑池.入夜,敌我双方对峙.
5、鹞子涧激战
26日,日军为阻击陈61军进攻,从鹞子涧和平型关正面抽兵来援(故团城口反攻战实有利于26日115师歼日军500余人的战斗).占领迷回北山的程团官兵曾屡次上书请战,为国杀敌立功.这次一举攻下迷回北山,连挫敌人反扑之势,不待旅部主力到来,即如脱弦之箭,一举占领鹞子涧.
鹞子涧,位于团城口和迷回村之间,是平型关西路屏障,向西南经迷回、涧头、齐城可达大营、沙河一线,进入山西中北部,构成对繁峙、代县、忻口的威胁,所以敌人必拼死争夺此据点.26日,日军集中优势火力,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程部反扑,程团长指挥士兵与敌人肉搏拼杀.由于兵力悬殊,敌人冲入村内,程团无一人后退,和敌人逐院争夺.敌援军不断增加,程团弹尽援绝,全团官兵近千人,包括团长程继贤全部壮烈牺牲.程团屡立战功,以未满千人与超过一个联队的强敌拼杀,令敌胆寒,为大部队歼敌赢得了战机,程团长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6、东跑池血战
东跑池位于平型关偏东北,为保平型关正面要点,孙楚33军之独立8旅在此布防,从9月23日到26日,敌我双方反复争夺东跑池,来来回回,形成拉锯战.据当时的一营营长回忆:他亲眼看到山坡上的敌尸累累.27日,孟宪吉旅长亲到阵地督战,看到一营血战5昼夜,原有500多人的一营,只剩148人,遂令622团接防.
7、茹越口失守,全线撤退
我军在部署对平型关之敌的围歼决战,敌东条纵队乘平型关鏖战之机,于9月28日一举突破恒山、雁门关的接合部茹越
口,杨澄源的34军退入繁峙.为保卫平型关战场安全,梁鉴堂旅长亲率仅有的一营人冲杀,企图夺回山口,但是兵力太少,梁旅长和大部分官兵牺牲,王靖国又急命方克猷旅长反攻茹越口,方旅长又被敌冲垮.29日,敌占繁峙城,严重威胁我主战场侧后.9月30日,阎锡山召集前线将领会议,决定全线撤退.10月2日夜,全线开始撤退,平型关撤退,平型关战役结束.
平型关之战历时一个月(从9月3日制定作战计划到10月2日全线撤退),战场绵延数百里,我方投入兵力10多万人,达11个军,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据日本军方显然缩小了的资料记载,日军死伤8562人.我方伤亡尚无确切统计,但大大超过日军则无疑.这次战役有作战计划、作战方针,有战略目标及战役目标.据此可断,平型关之战是一中等规模的战役,忽视它作为战役的地位和作用,既不科学,也不公正.
平型关战役迟滞了日军进攻,打乱了敌人侵华计划.战役中,国共军队相互配合,创造了像平型关大捷这样光辉的战例.国民党军队出现了像程继贤团、梁鉴堂旅(茹越口之战)、姜玉贞旅(平远之战)这样一些可歌可泣的英雄部队,成为我华夏御侮史上的壮丽篇章.
平型关战役是国共合作、共创民族抗战伟业在战役上配合的典范.从阎锡山把指挥部设于岭口,到与八路军总政委周恩来、副总司令彭德怀共商作战计划;从高桂滋、陈长捷军在平型关正面布阵迎敌,到115师抓住友军制敌之机,奇袭板垣师团第21旅团;从团城口程继贤全团殉国予敌重创,减轻115师压力,到115师派部队迎接郭宗汾军,使之免遭围歼;从阎锡山接受周恩来建议,建立战地动员会,到115师吸收友军阵地战、阻击战经验,整个战役过程中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体现出在民族团结、共赴国难的旗帜下,相互取长补短、共谋民族大业的胸怀和气魄,同时也为新形势下的国共合作积累了经验.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这篇文章被编入近日出版的《大学人文》.
编者余立人旁白:
曾经读过一些讨论平型关大捷的文章,但从所见论文到所学习的教科书,没有见到过把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联系起来的说法,甚至历史系本科教材也只是提到平型关大捷,而对平型关战役只字不提.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大多数历史系以外的大学毕业生不知道有平型关战役这回事,就是历史系的大多数学生也不知道历史上居然有平型关战役.
我们知道,历史真相往往为我们提供历史智慧,提供经验、警示教训,但被遮蔽的历史却只能导致偏见,导致群体的更加愚昧―――不管是有意遮还是无意遮蔽.读过这篇《平型关战役与平型关大捷》,我更加深以为念.
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115师打的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这个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给日军最精锐的部队板垣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歼灭性打击,因而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反侵略志气,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馅.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日方针的一次辉煌胜利.但这次大捷之得来却不是那么简单.从更广阔的背景看,平型关大捷是平型关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投入总兵力而言,八路军115师投入4个团的兵力,共有大约12000人,大约是平型关战役我方投入总兵力的八分之一;以战略目标而言,这次战斗是为了配合第二战区在平型关地区围歼敌军而进行的一次突袭.
综观平型关大战的过程可以知道,没有当时全民族抗战的形势,就不可能有平型关大捷;没有当时全民族抗战全局指导下的华北、西北抗战形势,就不可能有平型关大捷.没有第二战区组织平型关战役,没有总共11个军对进攻平型关地区的各路敌军的分路英勇抗击,就不可能有平型关大捷.没有阎锡山、周恩来、朱德为首的第二战区司令部的统筹计划和统一部署,就不可能有平型关大捷.没有9月23日到9月26日东跑池的孟宪吉旅的浴血奋战,没有9月26日程继贤团全团官兵的壮烈牺牲,没有这些战斗对平型关正面战场的侧翼配合,就不可能有平型关大捷.总之,平型关大捷的确是全民族抗战取得的一次辉煌战果.诚如作者所说,平型关战役整个过程无不闪烁着民族团结精神的光辉.
战争时期是特殊时期,对历史的描述不可能不受到战争环境条件的制约,这本可以理解.但战役已结束近70年,我们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层面来总结历史,用更全面、更理性的观点来看待历史.
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一千多人,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集中大量兵力,企图在三个月内歼灭中国.到1937年9月底,日军进攻矛头直指太原.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平型关大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打响的.
平型关是山西东北的一个著名要塞,地势十分险要,是太原的门户.日军企图攻取平型关,打开夺取太原的通路.担任向平型关进攻任务的是日本著名的坂垣师团.
中国军队决定誓死保卫平型关.担任截击任务的是八路军第115师.根据平型关的地形特点,115师决定以隐蔽伏击手段,歼灭来犯的日军.
一切布置停当后,115师主力于9月25日零时整装出发.此时天降大雨,部队冒雨前进.经过一夜行军,115师于拂晓前全部秘密进入阵地进行隐蔽.而日军对此毫无察觉.
不久,日军板塬师团第21旅一部主力和辎重部队,乘汽车100余辆,沿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缓缓开近.到7点,这支部队全部进入115师的伏击圈内.
115师抓住宝贵战机,立即命令全线突然开火.一时间,枪声大作.遭到打击的日军不知所措,乱做一团.115师趁机发起猛攻,从山上向日军猛冲过来,分几路将日军压缩在峡谷中.
已陷入包围圈的日军负隅顽抗,死不投降,拼命反扑.负责阻击敌军的386团第二营抢占制高点,以密集火力,打得敌军无处藏身.
板塬师团师长板塬征四郎得知部下被围歼的消息后,立即派兵增援,遭到等候多时的115师迎头痛击.这时,日军又派出6架飞机进行火力掩护,企图反扑.可是,双方的肉搏战使飞机也派不上用场.终于,日军停止了进攻.
这次战役,八路军115师击毙日军号称精锐部队的板塬师团第21旅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取得了中国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心和士气,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