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信札怎么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6 20:11:12
中国人信札怎么样
中国人信札怎么样
中国人信札怎么样
放在书架上,中央编译出版社新出版的《中国人信札》显得平淡无奇,知道布瓦耶·德·阿尔让这个名字的中国读者,恐怕寥寥无几. 这本已经绝版了百余年的书,近期推出了法文和中文的简编本,有趣的是,法文版封面颇有东方风格,而中文版封面却有法兰西风情. 该怎样说起布瓦耶·德·阿尔让呢?他是一位启蒙主义者,但与伏尔泰、狄德罗式的启蒙主义又有很大不同,他主张温和变革,力图保留帝制,他的写作温文尔雅,缺乏战斗性,因此被后人忽视. 一种传统遮蔽了其他传统,一个声音压倒了其他声音,于是,法兰西的启蒙主义逐渐变成了单向度的游戏——它预设了绝对正确,假定了唯一真理,虚拟出了必然的未来,谁想在这个大潮中显露头角,只有靠嗓门更大、手段更黑、立场更极端……历史从正与误的博弈,变成了正确与更正确的竞逐. 单向度的启蒙主义曾向全世界输出,它深刻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命运,像法国一样,启蒙主义下的传统国家大多经历了“从启蒙到革命(注:本文中的革命特指资产阶级革命,以下同),从革命到动荡,再从动荡到重建”的历程,革命在推动历史进步的同时,也吞噬了它的儿女,在人们的记忆中刻下深深的伤痕. 然而,启蒙主义真的如此绝对吗?它与传统之间,真的毫无血脉联系? 从阿尔让的写作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启蒙主义,它斯文、温和、包容和理性,却有坚定的立场,它没有沉浸在新的创世神话中,没有被“千禧年主义”所诱惑,而是展现出人类智慧中最高贵的部分:对常识的尊重,对决定论的审慎,对建构理性的怀疑,以及对真善美的向往. 忽略了阿尔让的启蒙主义,最终走向斗争哲学,其代价如此惨痛,至今难以抚平.世易时移,阿尔让的文本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未必再有什么启迪意义,但他的这本书却能提醒我们:世界如此丰富,任何简单的解决方案背后,必然有万丈深渊,再美好的理由,再甜蜜的诱惑,我们也决不应迈出那一步! 读阿尔让,相当于人类心灵史的一次考古,相当于重新翻开过去的两百年,检讨曾经错过的那些路.即使是启蒙主义,也不能成为绝对化,那么,直面无限幽暗的明天,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是否能像阿尔让那样,有足够的勇气坚决地去捍卫多元性呢? 为此,《北京晨报》特专访了《中国人信札》法文版编者、中文版审校路婉芬女士. 一个特别的启蒙主义者 北京晨报:知道德·阿尔让的中国读者并不多,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路婉芬:德·阿尔让生于1704年,逝于1771年,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在当时与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齐名.他的这本《中国人信札》出版于1735年,当时他隐居在荷兰专业写作,他的成名作《犹太人信札》也是在这期间完成的. 与孟德斯鸠、伏尔泰不同,阿尔让出身于贵族之家,在权贵圈中游刃有余,后来他被喜爱法国文化的普鲁士王腓特烈二世召入宫廷,结成深厚友谊,长达数十年.而伏尔泰也曾被腓特烈大帝召去,但他却待不长. 伏尔泰出书是为了赚钱,所以语言激烈,后来他隐居瑞士时,曾靠倒卖瑞士钟表谋生.相比之下,阿尔让温文尔雅,不那么激烈,但他反对封建制度的立场却很坚定,在作品中,他对查理二世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对一代雄主查理十四也颇有挖苦,阿尔让的创作体现了清教徒对法国文化反省的成果. 阿尔让也有生活压力,他爱上了一名女戏剧演员,在当时,演员社会地位非常低,不可能被贵族社会接纳,但阿尔让最终冲破世俗偏见,和她隐居在荷兰,两人共度一生,从作品中看,阿尔让对下层人民充满同情. 法国人爱拿中国人说事 北京晨报:为什么阿尔让采用书信体写作?似乎有点别扭. 路婉芬:阿尔让的作品多是信札体,中国读者可能不太适应,但在当时法国,这种文体非常流行.一是伏尔泰的《波斯人信札》产生了轰动效应,透过这个窗口,人们可以读到异域风情;二是西方从古罗马时代起,就出现了许多信札体的经典之作,这为后人建立了写作传统. 北京晨报:明明在讲法国人的事,作家们为什么要拿波斯人、犹太人和中国人说事呢? 路婉芬:法国大革命前,法国贵族普遍希望变革,走英国立宪和议会民主的道路,但法王为了一己之私,拒绝变革,并采用高压手段来对待不同意见,大家敢怒不敢言,只好拿外国人来说法国事.比如《波斯人信札》,当时法国人认为波斯的专制统治愚昧而残忍,伏尔泰就反其道而行之,用波斯人的口吻谈当时法国更加专制,比波斯还要过分得多.这是一种犀利的讽刺手法. 当时法国知识阶层对中国普遍抱有好感,因为科举制度避免了官僚世袭,在具体操作中,文官集团对皇帝的行为有一定约束,伏尔泰他们也知道中国存在种种问题,并提出过批评,但还是希望用赞美中国的方法来推动法国变革. 受风气影响,阿尔让也对中国充满好感,只是没有伏尔泰那么极端,他从传教士的记录中看出当时中国在科技上已经落后,并建议在此方面有所作为,他对中国的评价相对公允,但也有过誉之处. 为什么世界错过了阿尔让 北京晨报:《中国人信札》当时在西方影响那么大,为什么后来又销声匿迹了? 路婉芬:同为启蒙思想家,阿尔让的作品在当时影响很大,在欧洲,几乎所有邮局都能找到他的书,可后来却被人们所遗忘. 原因很简单,阿尔让去世不到20年,法国大革命就爆发了,震动了整个欧洲,人们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过去,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是伏尔泰等富有革命精神的启蒙思想家,二是法兰西文学院的院士们. 阿尔让对法兰西文学院不屑一顾,他长期任柏林学院的文学院院长,此外他又主张保皇,被误认为是保守分子,因此被忽视.在中国也一样,许多争议作家,比如狄德罗、卢梭等,他们的作品被大量翻译成中文,而当时法国的许多其他著名作家,国人却不太知道.但事实上,法国的启蒙主义是高度多元化的,可在中国读者眼中,启蒙主义只有一个,区别只在谁更坚决,更冷酷. 阿尔让想告诉法国人什么 北京晨报:作为启蒙主义者,阿尔让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路婉芬:同为启蒙主义者,阿尔让的观点非常独特,在很多地方与伏尔泰等人完全相反.在《中国人信札》中,他反对中国的君主制度,但他同意,当时中国非宗教的政体可能更加实际. 那么,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中国世俗政治的运转呢?阿尔让认为是儒家,并称赞它是真正人文精神的代表,他甚至看出了宋儒与原儒的区别,他更倾向于孔子,而非朱熹.在革命性的启蒙主义者都在批判宗教时,阿尔让试图寻找妥协,即保留宗教的外在形式,复归柏拉图的思想,并将后者融入到前者中.阿尔让虽然也批评宗教,但他想保持宗教精神,并认为这样才是理想的政治.整体上看,阿尔让希望平稳过渡,想找到一条将现实与历史有机连接起来的渐进的道路. 他的这个观点,得到了腓特烈二世的赞同.然而,阿尔让的立场不坚定,观点不犀利,很难讨当时人们的喜欢. 法语文学群星璀璨的时代 北京晨报:如果对比一下,阿尔让的写作风格比较像中文中的哪个作家? 路婉芬:在阿尔让时代,法国文化也在激烈变动中,情况有点近似于后来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法语原来也是言文分开,但到路易十四时,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文人学者,对法语进行规范化,使它既保留了严谨的一面,又能契合于日常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家. 比如伏尔泰,他的语言风格有点像鲁迅,现代法国人看起来依然不困难,而阿尔让的语言风格近似孟德斯鸠,有点儿像中文里的严复,语言严谨,充满逻辑性,善于讲道理,而蒙田则多姿多彩、辞藻丰富,有些地方不太规范. 我在法国读书时,硕士时研究的是伏尔泰,读博士时,导师推荐我研究阿尔让,说他的法语非常好,在看过“百科全书派”充满主观性的写作之后,应该看看他.读后才发现,狄德罗、伏尔泰等作家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往往会编造出一套理论,而阿尔让的写作则内涵更丰富,给人以启发. 中国人能从书中看到什么 北京晨报:阿尔让笔下的中国,并不准确,此外,他毕竟是200多年前的作家了,今天再读他的书,价值何在? 路婉芬:阿尔让没有到过中国,他对中国的了解都来自二手信息,确实有一些误会之处.《中国人信札》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告诉我们当时中国是什么样,而在于怎样从“他者”的视野去看问题. 中法文化是不同的主体,阿尔让了解外部世界,是为了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资源,这体现出一种自省精神.作为一本文学作品,最终的意义不在于作者怎么看中国人,而在于我们怎么看作者. 可以看到,当时法国的启蒙作家们都在使用中国的资料,可不同人对中国的想象却不太一样,在相当一个时期,法国人对中国带有朴素的好感,可以后的200多年中,中国人的形象究竟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这本书虽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却能促使我们去思考. 还有一点,本书写作平实、轻松,有如聊天一样,没有特别清晰的思想脉络,但文学作品的价值在其复杂性,在细节是否丰富,阿尔让看似漫不经心,其实在布局谋篇中颇有想法.当然,从法语翻译成汉语,会丧失其本来的逻辑美,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值得反思的伏尔泰阴影 北京晨报:与阿尔让不同,伏尔泰是个激烈的革命者,被一代代读者所追捧,不依然被认为是经典吗?这是不是说,激烈是更有效的传播策略? 路婉芬:虽然伏尔泰因文字煽动性强,被后来人追捧,但也要看到,伏尔泰留下的阴影是巨大的.比如《波斯人信札》中,他为了迎合读者,对犹太人进行了非常尖刻的挖苦,直到今天,这在欧洲文化中依然留下了非常消极影响. 伏尔泰是诗人,喜欢媒体,热衷于作秀,同样也阿附权力,比如他称赞腓特烈大帝为“哲学家国王”,可他太聪明,所以四处树敌,干什么都干不长. 法国革命已过去了多年,但真在法国生活就会发现,“革命后遗症”依然没能抚平,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社会效率极低,派别意识鲜明.如果你在这家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一本书,那么与之对立的大学就不会再请你去教书了,法国社会存在非常多的问题,而且积重难返,看不到解决方案,很多法国人说,法国需要一场革命才能解决这些麻烦.我认为,法国遭遇的问题不是现代化的问题,而是革命后的问题,是革命伤痕没有抚平的结果. 阿尔让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北京晨报:法国革命曾经是中国革命的思想资源,而法国问题将来会不会也对中国造成影响? 路婉芬:如果对比一下中国文化和法国文化,我觉得我们有相当的优势,中国有尊重传统、寻根的意识,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不过600多年,比起中国宋代书院就差太远了,今天法国人也在搞“胎教”,我会对法国朋友说,这是中国周公时代就有的东西.我认为,未来中国有非常大的可能,会跳出狭隘民族主义的风险.事实上,今天中国的绘画、电影就已经突破了这个瓶颈. 人在历史中会寻求自己的东西,未来中国不大可能走向激进,很有可能走向文化热.了解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可以刺激我们去反思自己的传统,去寻找这块土地上真正的精髓. 本文来源:http://www.morningpost.com.cn/szb/html/2013-09/15/content_246977.htm(A17);http://www.morningpost.com.cn/szb/html/2013-09/15/content_246978.htm(A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