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现在存在什么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20 00:04:30
黄河现在存在什么问题
黄河现在存在什么问题
黄河现在存在什么问题
黄河水资源管理调度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当前黄河水资源管理和调度中立足全流域、上中下游统筹不够,水资源管理中的地区分割管理和部门分割管理依然存在,全流域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仍有不少困难.多年来,由于繁重的下游防洪负担,黄委会把管理的重点始终放在下游,从全河水资源统一管理、进行水量有效分配和调度的水行政管理很不够.取水许可制度才刚刚开始,还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职责还没有划清,流域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手段,对各省区用水还难以控制和协调.
(2)没有制定出具体的黄河水量分配和调度方案.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对宏观控制各省区用水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此方案是多年平均情况的宏观分配指标,没有制定出不同来水情况特别是枯水年份水量分配方案和控制意见.黄河水量调度要通过已建工程特别是具有调节能力的大型水库调度来实现,龙羊峡水库是全河唯一的多年调节水库,现已进入正常运用阶段,其巨大的调节作用必然使原有的径流过程发生较大的变化,并对黄河防凌和河道泥沙淤积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原定的一系列反调节工程又没能按规划顺序及时修建,如己建工程仍按原设计运用原则进行调度,将会对全河带来不利的影响,但目前还没有制定出适应新情况的水库调度方案,特别是考虑全河的调度方案.三门峡水库目前的运用原则是1969年四省会议所定,经过二十多年时间,上游工程建设情况和下游用水情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调度运用方式虽做过一些调整,但下游断流时间和库区淤积日趋严重,还应制定适应上下游情况的水库调度方案.由于没有合理的黄河水量调度方案,目前还存在防凌与发电、灌溉与发电、上下游用水、汛期水库蓄水与河道泥沙冲淤等诸多矛盾难以协调.
(3)黄河干流特别是中下游调节能力严重不足,造成断流与弃水并存.目前黄河干流已建的8座水利水电枢纽仅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3座水库有调节能力,3座水库中只有三门峡水库在中下游,其调节库容较小,且因蓄水位限制,春灌蓄水库容仅14亿m3,还要在6月底之前泄空迎汛,难以满足下游山东、河南两省用水要求,就是在调节能力较大的上游河段,由于灌溉面积扩大等原因,用水相应增加,在用水高峰季节和枯水年份宁蒙两区用水要求也很难得到满足,要兼顾中下游的要求就更为困难.因此,造成下游断流与弃水并存的矛盾.据统计,1972~1995年下游利津断面断流共548天(日平均流量为零的天数),年平均断流23天,1995年断流达122天,断流上延到河南省的夹河滩断面,长达662km,为历史上所罕见.而同期利津站年径流量为278亿m3,非汛期多年平均实测径流量仍达100亿m3,用水高峰季节期的3~6月利津实测水量仍达37亿m3之多.
(4)径流预报水平还难以指导实时水量调度.目前黄河上开展的降雨、径流预报及凌汛预报基本上是从除害保安全的角度出发,而从兴利方面要求的预报开展不够,用水预测还没有开展.黄河流程长,从上游刘家峡水库到三门峡水库流达时间超过一个月,限于预报技术水平,目前的径流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还不能满足全河水量统一调度的要求.
水土流失
黄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至安阳殷墟)的地理环境适宜于植被的生长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高出约2℃的气候环境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在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泽、大野泽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记载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平原直到中国战国时期依然有着“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
全部展开
水土流失
黄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至安阳殷墟)的地理环境适宜于植被的生长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高出约2℃的气候环境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在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泽、大野泽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记载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平原直到中国战国时期依然有着“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战国以后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秦国经济中心向关中迁移,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的植被开始遭到破坏。由于黄河流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中国文明的中心之地(《中国历史地理学》,蓝勇,2002 年),加之以古代中国重农轻牧的现象,黄河流域植被破坏成为长期、大量的现象。随着公元11世纪气候转冷的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南迁,黄河流域的生态破坏开始减少,然而森林覆盖已经难以恢复到公元前3世纪的状况。并随着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开始受到黄河的侵蚀而被卷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断流
从1972年起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1]。断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全球变暖。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情况的加剧,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发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溶化大量吸收热量,造成内陆局部气温低于往常,这就减小了内陆和海洋之间的温差,进而造成季风减弱,缺少了季风从海面带进内陆的水汽。虽然全球变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却抵消不了蒸发量的提高和季风减弱的影响效应。最终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减少。
2. 植被破坏。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缺少了植被涵养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发量变得更高,土地干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经河道才能得以补充。
3. 灌溉方式落后。黄河中上游流经的多为经济较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缺少节水灌溉的技术和资金,多为大水漫灌,黄河水浪费严重。
河道变迁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帝5年)。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缐,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但在改道后,於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