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诗有什么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2/27 01:43:49
郑板桥的诗有什么特点
郑板桥的诗有什么特点
郑板桥的诗有什么特点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卒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终年73岁.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是清代扬州画派的杰出人物.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颇具风格,200多年来,一直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和地位.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是他一生最光辉最绚烂的部分,他的作品富有思想性、创造性、战斗性,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较好地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板桥风格.他的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文学家艺术家的重视.郑板桥是一位充满个性的艺术家,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一生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他在文学艺术上的伟大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近年来,文化界、学术界对郑板桥的介绍不断普及,对他的研究不顾深入,电视台播出了反映他生平和趣事的电视剧,出版界推出了《郑板桥全集》、《郑板桥评传》等一大批有价值的著作.郑板桥是江苏人民的骄傲,这位在江苏的土地上成长和成名的艺术家,正作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形象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郑板桥善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的兰竹最为著称.他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 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板桥画兰,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 兰之烂漫天性.板桥画石,骨法用笔,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有时配以兰竹,极为协调统一.郑板桥的画给当时清代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广大知识分子,劳动人民视为珍宝,不惜重金争购,广为流传.郑板桥画扇 相传,清朝的郑板桥在晚年时,曾在潍县当县令.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赶集,见一卖扇的老太太守着一堆无人问津的扇子发呆.郑板桥赶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见扇面素白如雪,无字无画,眼下又错过了用扇子的季节,自然也就没有人来买了.郑板桥在询问的过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贫困,决定帮助她.于是,郑板桥向一家商铺借来了笔、墨、砚台,挥笔泼墨.只见冉冉青竹、吐香幽兰、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又配上诗行款式,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功夫,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