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维护文化多样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4/11/27 08:22:31
如何维护文化多样性
如何维护文化多样性
如何维护文化多样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11月2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1届会议上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该宣言分“特性、多样性和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与人权”、“文化多样性与创作”、“文化多样性与国际团结”五部分共12条,最后提出“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共20项.宣言指出:“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在全球化日趋明显的当代世界,这一宣言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如何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
首先是立法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订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纳入保护的范围;1989年又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和民俗的建议》,建议各国把民族传统和民俗文化也纳入保护的范围.2001年提出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3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3届会议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世界文化报告》资料,世界上57个国家将无形文化和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国家文化政策的一部分,52个国家的立法中包含了无形文化和民俗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方面的条款.日本是传统文化保护较好的国家,其根本原因在于立法较早而且十分完备(在19世纪下半叶起便开始立法保护).美国于1906年通过古迹法,授权总统以文告形式设立国家遗址.1935年和1936年分别通过了《历史遗址法》和《公园、风景路和休闲地法》.后来又制订了许多相关法律.此外,美国每一个国家公园都有独立立法.各种法律对保护和利用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韩国也一样,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备加重视.应当看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戏剧、舞蹈、工艺和体育活动等,如果国家不通过立法形式加以保护,国家不在财政上予以支持,完全通过市场调节和自负盈亏经营是很难维持其生存的,并有可能逐步消亡.
其次是开发保护,即通过开发保护民族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旦在社会中失去功能,也就会自动消失.通过开发旅游,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使各族人们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英国十分注重开发遗产资源,旅游业十分发达.如伦敦两日一次的白金汉宫皇家卫队换岗仪式,几乎每次都吸引数万至数十万游客.法、德等欧洲各国也十分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各种方式开发保护.再如日本,在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下,日本的传统文化保留之多,使许多外国人感到十分惊奇.
第三是创新保护.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予以继承和保留.保守与创新相辅相成.近代西方“保守主义”的先驱、英国著名学者布尔克在他的《法国革命的反思录》名著中说:“一个国家若没有改变的能力,也就不会有保守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它将不免冒着一种危险:即失去其体制中它所最想保存的部分.”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没有生命力,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提升传统文化的质量,创造性地使之转为现代型,并使之生生不息,世代绵延.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一生追求的理念是振兴中华,希望古老的文明之邦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说,即“旧邦新命”.所谓“旧邦新命”,即尊重传统并弘扬传统,但不因袭传统,而是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吸收新思维、新概念,对传统的东西进行新的诠释,推陈以致其新,从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
文化创新的形式多样,其一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例如,儒学的人文精神包括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和笃行精神,在此基础上必须吸收当代的民主精神、科学精神,丰富发展中国的人文精神,以适应当代世界.其二是文化再造,使传统文明升华为现代文明.例如,中国各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必须注入新的因素,使之具有活力.一些民族地区也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再创造.其三是转换功能,使某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具有新的功能.例如,英国和欧洲国家的传统房屋室内都有壁炉,以供烧柴禾或木炭取暖,壁炉与房屋顶上的天窗相通,以排烟.现在虽不再烧壁炉,但他们在盖房子时仍修壁炉,因为壁炉具有通风透气的功能.这样,壁炉的功能由取暖转换为通风透气.
总的说来,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或民族性较强的文化,对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上任何民族,如果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没有任何特色,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失去地位,同时也在国际政治中失去影响力.因此,保护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链接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全球化的几种观点
文化多样性是历史上和当代世界的客观事实,世界上每一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传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文化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威胁,各国、各民族能否长期保留自己的文化特点,成为许多学者和政治家关注的问题.学术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便开始探讨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全球化(或称“文化同质化”)问题,探讨的焦点是:文化是否像经济一样,形成全球文化.据我所知,目前学术界存在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有可能会形成全球文化.因为经济全球化将对各民族文化产生很大影响,全球性的互动和一体化导致差异的缩小,全球性的规范、思想和实践将压倒本地的规范、思想.有的学者赞成、主张文化全球化或国际化,并提出实践的方法.
第二种意见认为,从国家和民族文化这个角度来看,在国家和民族没有消亡之前,即在没有组成一个世界国之前,不可能有一种整合的全球文化.全球性的互动可能会导致各种文化的新融合,但全球一体化也可能激起各种不同文化传统的防范意识,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文化,全球性规范必然会被人们根据本地传统作出自己的解释,因此,美国没有办法实现全球性的文化霸权.
第三种观点认为,创造力和跨文化接触以很快的速度创造着文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这种创新也会加快.也就是说,文化创新比文化同质化的步伐要快得多,因此,最终获胜的是文化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是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全球各国、各地的交往速度的加快,互动频率的增多,促使人们进一步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促使不同文化之间发生接触和冲突.在接触或冲突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必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影响更大,渗透更深,但不可能形成全球同质性的文化.在国家和民族没有消亡之前,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将会长期存在.
总的来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似乎不可阻挡.然而,文化与经济不同,文化多样性或多元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