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关于黄帝和蚩尤时期的故事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六六作业网 时间:2025/01/12 14:30:09
那里有关于黄帝和蚩尤时期的故事啊那里有关于黄帝和蚩尤时期的故事啊那里有关于黄帝和蚩尤时期的故事啊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

那里有关于黄帝和蚩尤时期的故事啊
那里有关于黄帝和蚩尤时期的故事啊

那里有关于黄帝和蚩尤时期的故事啊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关于黄帝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炎帝虽然被蚩尤打败,实力尚存.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份去加以讨伐.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蚩尤见之正史,载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纪.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名.
历代史家为作之作注.裴骃撰《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转达引《汉书音义》臣瓒引《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之后,司马贞撰《史记索隐》,对“天子”与“庶人”两说提出质疑.先引太史公原文“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析其意,蚩尤非为天子,又引《管子·地数篇》所言“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说明蚩尤并非庶人.进而提出“蚩尤盖诸侯号也”之说.
然则,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引《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优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关于黄帝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

全部展开

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
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
关于黄帝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当时的天下共主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斗英勇无畏,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不久,天下又出现骚乱。黄帝知道蚩尤的声威还在,于是画了蚩尤的相到处悬挂。天下的人都以为蚩尤未死,只是被黄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炎帝虽然被蚩尤打败,实力尚存。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终于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发生火并,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份去加以讨伐。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蚩尤见之正史,载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纪。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名。
历代史家为作之作注。裴骃撰《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转达引《汉书音义》臣瓒引《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之后,司马贞撰《史记索隐》,对“天子”与“庶人”两说提出质疑。先引太史公原文“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析其意,蚩尤非为天子,又引《管子·地数篇》所言“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说明蚩尤并非庶人。进而提出“蚩尤盖诸侯号也”之说。
然则,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引《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优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989.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225.htm

收起

1.《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逐渐东移。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直到今冀北地区。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他...

全部展开

1.《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逐渐东移。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直到今冀北地区。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斗争,《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族曾经“北逐荤粥”,《逸周书·尝麦》说炎帝族和原居于鲁、豫一带的蚩尤族发生激烈冲突,并被蚩尤族打败。黄帝族应炎帝族的请求而与蚩尤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蚩尤族曾和少昊族关系密切,所以黄帝族亦和处于东方的太昊、少昊两族作战,并赢得胜利。
黄帝族打败蚩尤族以后,和太昊、少昊两族修好关系,在中原地区扩大了影响,但炎帝族却图谋与之争夺在各个部落间的主导地位,于是黄帝便“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①。阪泉之战先后进行了三次,炎帝族战败并归服了黄帝。此后,黄帝族与炎帝族联合,在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影响日益广泛。
新石器时代后期,黄帝族的影响更加扩大。战国、秦、汉期间,人们对黄帝族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司马迁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叙述了这样一个系统:我国上古时代,人名、族名和地名常常合而为一。上面这个系统里的名称绝大多数都不应当视为某一个人的名字,而应当作为族名来认识。相传黄帝25子,实即由黄帝族繁衍出来的25个氏族。我国古代文献里,几乎众口一辞地盛赞黄帝的巨大影响,很可能在那个时代已经形成了以黄帝族为核心的部落联盟。在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中,黄帝、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被尊称为五帝,是最有影响的部落联盟首领。
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以及蚩尤部落。黄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北部,后来向东北迁徙,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部落的发祥地在陕西渭水中游一带,其东迁路线是沿着渭水东下,顺着黄河南岸到达山东。蚩尤部落的活动范围大致是北自山东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南部,南至安徽中部,东达海边。
炎帝部落东迁的结果,是在山东、河南一带与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蚩尤部落相遇,发生了冲突。经过长期的斗争,炎帝部落被打败,逃往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进行了大战,蚩尤败后逃到冀州一带,被黄帝部落杀死。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关于这次大战,有许多神话式的传说。据说黄帝平时驯养了熊、罴(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六种野兽,打仗时把这些猛兽放出来助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六种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但是遇到黄帝和炎帝强大的同盟军队,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黄帝带领兵士乘胜追杀。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助战,一时间天昏地黑,浓雾迷漫,狂风大作,雷电交加。黄帝也不甘示弱,请天女帮助,驱散了风雨,终于打败了蚩尤。也有一种传说,说是蚩尤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黄帝用“指南车”来指引,带领兵士,依着蚩尤逃跑的方向追击,结果把蚩尤捉住杀死。
战后,黄帝对蚩尤部落采取了安抚政策,这样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员就加入了炎黄部落。不久,炎、黄为争做霸主,也发生了冲突,大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县东南的蚩尤村),炎帝被打败,这就是“阪泉之战”。战后,炎帝部落彻底归服了黄帝,加上蚩尤部落留在北方的成员,进一步结合起来。黄帝在今涿鹿县矾山镇建起历史上最早的一座都城--黄帝城(遗址今仍保留)。
涿鹿和阪泉两次大战后,炎黄后裔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打败了其他部落,一直进到黄河流域一带定居下来。中原地区的那些原来不同祖先的居民,不管是炎黄蚩部落的后裔,还是夷人、羌人部落的后裔,都自认为是黄帝子孙,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我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自称“华夏族”。西初周年,周公营建洛邑,称之为“中土”,而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又是华夏族,所以古代人称为“中华”。后来,由于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不断融合,“中华”逐渐成为代表整个中国的名称,中华民族成为我国各民族的总称。“炎黄子孙”随之带有更广泛的含义,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称谓。
2.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

风后和他的指南车
谁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特别是指南针,至今还是世界航海上广泛运用的仪器之一。那么,最原始的指南针--指南车是谁第一个发明的呢?这个问题还得从5000年前黄帝大战蚩尤的时候说起。
传说黄帝和蚩尤作战三年,进行了72次交锋,都未能取得胜利。在一次大战中,蚩尤在眼看就要失败的时候,请来风伯雨师,呼风唤雨,给黄帝军队的进攻造成困难。黄帝也急忙请来天上一位名叫旱魃的女神,施展法术,制止了风雨,才使得军队得以继续前进。这时诡计多端的蚩尤又放出大雾,霎时四野弥漫,使黄帝的军队迷失前进的方向。黄帝十分着急,只好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原地不动。并马上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应龙、常先、大鸿、力牧等大臣都到齐了,唯独不见风后。有人怀疑风后是不是被蚩尤杀害了。黄帝立即派人四下寻找,可是找了很长时间,仍不见风后的踪影,黄帝只好亲自去找。当黄帝来到战场上时,只见风后独自一人在战车上睡觉。黄帝生气地说:“什么时候,你怎么在这里睡觉?”风后慢腾腾地坐起来说:“我哪里是在睡觉,我是正在想办法。”接着,他用手向天上一指,对黄帝说:“你看,为什么天上的北斗星,斗转而柄不转呢?臣听人说过,伯高在采石炼铜的过程中,发现过一种磁石,能将铁吸住。我们能不能根据北斗星的原理,制造一种会指方向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就不怕迷失方向了。”黄帝一听笑着说:“原来你躺在这里就是想的这个。”黄帝把风后的这个想法告诉众臣,大家议论了一番,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然后,就由风后设计,大家动手制作。经过几天几夜奋战,终于造出了一个能指引方向的仪器。风后把它安装在一辆战车上,车上安装了一个假人,伸手指着南方。风后告诉所有的军队:“打仗时一旦被大雾迷住,只要一看指南车上的假人指着什么方向,马上就可辨认出东南西北。”
从此,黄帝的军队再也不怕蚩尤的大雾了。人人勇敢善战,个个奋勇争先,终于战胜了蚩尤,把他一直追到涿鹿之野杀死。
黄帝打通了中原的道路,控制了黄河中游一带。不久,风后因年迈体弱,经常疾病缠身,黄帝为他寻了很多名医名药,都没有把他的病治好。在他死后,黄帝和大臣们都非常悲痛。
为了不忘风后的功绩,黄帝亲自为他选了一块坟地,把他埋葬在黄河以北的赵村。后世人又把赵村改名为“风后陵”,意思是,这是风后的陵墓。“风陵”也就是现在陕西东潼关的“风陵渡。”

常先蒙鼓的故事
千百年来,不论是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还是在艺术表演的舞台上,都离不开鼓。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鼓。鼓,能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斗志,鼓舞人们奋勇前进!可是,第一面鼓是谁制造出来的呢?
传说黄帝身边有个大臣,名叫常先。他发明了很多狩猎工具。有一次,常先捕杀了一头野牛,把剥下的牛皮随手搭在一个木墩上。这个木墩是空的,有一搂粗。时间一长,常先竟把此事忘了。野牛皮经过长时间暴晒后便收缩了,把空木墩裹得紧紧的。有一天,王亥正在驯马,有个名叫贾齐的年轻人,无意发现一张野牛皮蒙在木墩上,手随便拍了一拍。谁知这一拍竟发出咚咚的响声。贾齐用劲再一拍,声音更大。贾齐觉得好玩,便寻来两根木棒,双手使劲擂了起来,结果发出声音像雷鸣一般。王亥的马听到这声音,一受惊,冲出木栏,全部跑掉了。王亥气冲冲地赶来,一把抓住贾齐就打,边打边问贾齐敲的是什么。这时,常先赶来,把两人劝开,问明了情况,才恍然大悟。原来,贾齐敲的就是他早先晒的那张野牛皮。
常先叫贾齐赶快帮他把木墩倒过来一看,原来里面是空的。他也用手拍了拍,同样发出咚咚的响声。常先又找来一张大鹿皮, 把木墩的另一头也蒙住,再用木棒一敲,响声比原来更大、更好听。他觉得这是个有用的东西决定再做一个。他选择了一棵木质较好的空心树,把里边掏大,做成圆形,然后把鹿皮和 野羊皮蒙在两头,用一只手就可以拿动。又让仓颉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鼓”。哪知,鹿皮和野羊皮都不结实,用劲一敲就打破了,只好改用野牛皮。然而,捕捉野牛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野牛是一种异常凶猛的动物。怎样才能搞到野牛皮呢?常先躺在一棵大树下,想了又想。不知不觉便睡着了。
就在这时候,玉皇大帝派九天玄女给黄帝送《兵书》,路过这棵大树时发现常先正在树底下睡觉。再一看,知道他原来是为蒙鼓没适合的皮子而发愁。她本想叫醒常先,但又一想自己不能随便和凡人说话,只好托梦给常先:说东海有个流坡山,山里有种怪兽,形状如牛,却没有长角,只有一只足;身子大得出奇,平时不太活动,但一出现,海洋上不是刮风便是下雨;两只眼睛射出的光芒,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一怒吼,比雷声还大,这种怪兽名叫雷兽。它整天在海里无忧无虑,喜欢仰面躺卧,以爪击腹为乐,而每拍一下肚皮,就响起一声巨雷。九天玄女还说:“用夔牛皮蒙鼓,用雷兽的骨作为鼓槌,一敲起来,地动山摇,威力无穷。”
常先醒来,忙把梦里的事告知黄帝。黄帝听罢,命应龙、大鸿派几个会水的能手,入海捉拿怪兽。不几天就将夔牛和雷兽捉拿回来杀掉,然后按常先的设计,50天就蒙成夔牛大鼓800面,做成雷兽鼓槌160根。传说地涿鹿大战开始前,黄帝就已把800面夔年大鼓埋伏在暗处,当蚩尤的军队冲向黄帝军队的前沿阵地时,黄帝把手一挥,80面大鼓一齐擂动,蚩尤的军队还未交战,就被鼓声震得人仰车翻,耳聋眼花,个个东倒西歪,溃不成军。黄帝军队乘着鼓声,起总攻,一举把蚩尤消灭在涿鹿之野。从此,鼓就成为我国古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人们以后就把它叫作“战鼓”。这种鼓至今还在黄陵县民间沿用。

王亥驯马的故事
马,原是一种野生动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人们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传说有一次,黄帝的部下捕获了一匹野马,每当人们接近它时,它就前蹄腾空,昂头嘶鸣,或把后腿崩起,但它并不伤害人和其它动物,只以草为食。当时人们都还不认识这种动物,便把黄帝请来辨认。黄帝观察很长时间,也未能认出是什么动物,只让大家不要杀掉,派驯养动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栏先把它圈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王亥发现栏杆外边又来了几匹这种红色的野马,它们对着栏杆内的那匹野马叫个不停,不肯离开。过了一天,王亥把木栏门打开,不料外边的好几匹野马一下子都冲进木栏,和圈在栏内的野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阵,然后又都卧了下来。王亥把栏杆门关住,用割来的草喂它们。过了不长时间,其中一匹马突然生下了一只小马驹。王亥高兴极了。消息传开,人们也都纷纷前来观看。这些野马和人接触的时间一长,好像发现人类并不想伤害它们,所以在人面前也不惊慌,变得十分温顺。特别是小马驹,很喜欢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过马后,牵出一匹性格温顺的马,纵身跳上马背。马一受惊,猛地四蹄腾空飞奔起来,把毫无精神准备的王亥一下子抛下来跌了个仰面朝天。等王亥从地上爬起来,马已跑得很远了。王亥站起来望着越跑越远的马,心里十分着急,以为它再也不会回来了。正要往回走,不料,这跑得很远的马,又扭头跑回来了。王亥高兴极了,忙把马引进栏杆内圈好。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桑树皮拧成一条绳子,把马头绑好,慢慢牵出来。然后又跳上马背。马仍像头一次一样,四蹄腾空,飞奔起来。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训,一只手紧紧抓住绑在马头上的绳子,另一只手又紧马鬃,任凭马怎么飞跑,王亥总是不松手。跑了一阵后,马的速度减慢下来,直到马不再跑时,王亥这才勒过马头,缓缓地骑着回去。
王亥骑马成功后,一下子轰动了许多人,风后、应龙、常先、大鸿等前来观看,很快黄帝也知道了。应龙是黄帝身边的一员大将,对骑马当然更感兴趣。他积极协助王亥驯马,练习骑马。就在这时,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一天清早,王亥、应龙起来练马,忘记把栏杆门关上,一只老虎乘无人时闯进圈里,把可爱的小马驹咬死,正张口要吃的时候,被人们发现了。老虎来不及吃掉小马驹,跳出栏杆逃走了。王亥和应龙一见小马驹被老虎咬死,气得快要发病,立刻带上弓箭,骑上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他们一口气奔跑了几十座山。终于找到了这只老虎。两人看准目标,连发几箭,把老虎射死在山谷中。在返回路上,王亥、应龙又骑在马上顺便射死了几只鹿。不料他们的行动,引起了风后的注意。风后一向智多谋广,他脑子一动,便对黄帝说:“既然骑在马上能追老虎,能射杀野兽,那么,打仗时能不能也骑在马上,追杀敌人?”风后建议黄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猎的人,今后出外打猎,一律不许射杀野马。凡能捉回野马者,给予奖励。”黄帝不仅同意这个建议,而且自己也开始练习骑马。他命应龙、王亥对捉回来的200多匹野马要精心饲养,进行训练。应龙专门挑选200多名精干的小伙子,每天从早到晚,既驯马,又练人。经过两年多的训练,中华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就这样诞生了。这支骑兵在后来的涿鹿大战中起了重大作用。
共鼓造船的故事
黄帝手下有很多名臣和能人,他们每人都有发明创造。其中有一个名叫共鼓和一个名叫狄货的人,教民造屋,制造生产工具,很受黄帝赏识。有一年,祸从天降,山洪突然暴发。洪水像一头猛兽,横冲直撞,滚滚而下,把半山坡上群民的房屋、生产工具和食物冲得一干二净,连正在山上伐木造房的共鼓和狄货,也被洪水卷走了。臣民们失声痛哭。黄帝也十分悲痛,命大家分头去寻找。
却说共鼓和狄货被洪水一直冲下山,卷进一条大河里。他们两人抓住漂浮在水面上的一棵大树,始终没有放开。当他两缓过气来发现洪水不论怎样上涨,这棵大树始终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这时他两也顾不上弄清是啥道理,只知道紧紧抓住大树不放,任凭洪水推着前进。忽然一个浪头打来,把大树带人全部打翻在水里。共鼓和狄货奋力从水里钻出来,又扒上这棵大树。原来,这棵大树半面子都是空的。大浪击来,只把大树翻个过,仍照样地浮在水面上,始终没沉下水去。共鼓和狄货坐在空心树的两端,把树身稳住,就这样听天由命地漂呀,漂呀,不知漂了几天几夜,也不知漂到了什么地方。由于没有东西吃,他两饿得昏了过去。当他们苏醒过来时,洪水不知啥时候已经退了,他们乘坐的大树已被夹在河边一块巨石缝里,他两又饥饿又疲劳,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时幸亏有一个部落打猎的队伍经过这里把他两救了出来,当听说他两是黄帝身边人时,对他两格外热情和照顾,把随身带来的肉食分给他两吃,使他两很快恢复了健康。共鼓和狄货问当地的群民:“这是什么地方?距离桥国有多远?”当地群民告诉他们:“这里是黄河东岸,离桥国很远很远。走旱路得半年时间,走水路得等到冬天封冻后才能过去。”听他们这么一说,共鼓和狄货的心 都凉了。他两望着眼前滔滔黄河水,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沉默了很长一段 时间,共鼓突然对狄货说:“咱两既然能扒着大树漂流到这里,难道就不能扒着这棵树再漂到黄河西岸?”狄货觉得他说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他两便动手把夹在石缝里的大树使劲拖出来,又用树皮拧了一条长绳,先把大树一头拴住,然后把大树使劲拖出来,又用树皮拧了一条长绳,先把大树一头拴住,然后把大树推进河里,共鼓牵着绳子的另一头往前走,大树也顺水移动,共鼓又让狄货坐上去,自己牵着绳子走了一段路,同样证明大树在水里不会沉下去。两人这才借来了刀、斧等工具,把大树两头修理了一番,又从当地群民那里讨了一些吃的东西带在身边。一切准备停当,他们便告别了当地群民,冒着生命危险,登上了这棵空心大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横渡黄河,到达西岸,回到了桥国。
黄帝和桥国臣民听说共鼓和狄货安然回来了,都赶来问长问短。共鼓和狄货向大家讲述了他们的遭遇,大家都很敬仰和佩服。黄帝专门为共鼓和狄货举行了一次庆祝宴会。在宴会上,共鼓对黄帝说:“我们两人虽然遭受了这次灾难,但在灾难中又发现了水上的交通工具!”接着,他两便把“凿木为舟”,打通水路的设想,详细地向黄帝作了汇报。黄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连说了三个“好”,并对大臣们说:“看来,世上有很多事物,都是从艰险中创造出来的。也有一些东西是无意中发现的。我们作大臣的,今后做事都应该处处留心,多动脑子。”大臣们都很同意黄帝的看法。从此“凿木为舟”的这一设想终于实现了。它开拓了水上的交通,现代各种船只也许就都是从共鼓、狄货乘坐空心树这个原理上发展起来的。 宁封制陶的故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陶瓷制品,就是养一盆花,也需要有一个陶制的花盆。那么,第一个发明制陶的人是谁呢?据古籍载,他名叫宁封子,是黄帝身边一个能工巧匠。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制陶的故事。
传说黄帝时期,人们虽已懂得用火烧熟食物吃,但却没有锅、盆、碗、罐等,只能把猎获的食物用明火烧熟后双手抓着吃。口渴了,就到河边爬下用双手掬水喝。这对老年人和小孩特别不方便。有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尖尾鱼放在火堆上烤,结果全烧焦了,宁封子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几条尖尾鱼用泥封住,放进火堆里。就在这时,黄帝派宁封子出外办事,他一走就是三天。回来后,有人问起烧鱼的事,宁封子这才想起他临走时放进火堆里的尖尾鱼,急忙跑到火堆去刨。谁知,刨出来一看,鱼早已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泥外壳,能看不能吃;再用手一敲,还发出当当响声。周围看的人都笑了,有人挖苦他说:“宁封子本事大,把软鱼烧成硬鱼了。”宁封子毫不在意,只把烧过的泥壳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然后对大伙说:“你们别笑,鱼虽没吃上,可烧出了一个有用的东西。”说着,他把泥壳拿到河边,盛满水后,详细地观察了很久,发现装进泥壳里的水点滴不漏。宁封子很喜欢用脑子,他想,假若把泥封在其它东西上,用火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他看到河滩上有些被砍过的树墩,灵机一动,就把河边的泥沙用手刨出来,糊在一个树墩上,然后架起大火一连烧了三天四夜。等火熄后,他刨开火灰一看;眼前已不是泥湖的半截树墩了,而是一个土红色的硬泥筒。宁封子用兽皮袋把河里的水灌进硬泥筒里,直到灌满为止,也没有发现有漏水现象。
宁封子高兴得忘记了一切,想把硬泥筒连水一起抱回去向大家报喜。谁知用力过猛却把泥筒弄破了。水流得满地都是。宁封子并不气馁。他坐在地上一直在想,泥土经过火烧,能变成硬壳,既能装水,又能盛食物,为什么不多烧一些呢?可是,到底怎么烧制,他还是心中无数。他把两次试烧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向黄帝作了汇报,又把打碎的泥壳请黄帝看。黄帝看后非常高兴,认为这项发明太有用了,于是就任命宁封子为桥国的“陶正”(官员)。不知又经过多少次的实验和失败,中华民族的第一批陶器终于烧制成功了。陶器的出现,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困难。考古工作者多年来从西安半坡,黄陵的桥山,河南的仰韶、龙山等地发现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陶碗、陶盆等,都充分证明制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制陶 最早的发明者-宁封子,传说在一次烧陶时,不慎失足掉进炉里,不幸被烧死了。人们为了纪念宁封子,把他称为“仙人”。
帽子和鞋的来历
一顶帽子,一双鞋,在现代人看来,是极普通的日用品。可是在远古时代,人类哪里懂得穿鞋戴帽,更谈不上制作了。黄帝带领他的群民,在长期的劳动中获得了不少经验,有过很多发明创造,解决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难题,如帽子和鞋的发明就是其中一例。 有一年冬天,黄帝打算举行一次庆功大会,事前派胡巢和于则两人进山打猎。胡巢和于则准备好工具,挑选好人员,便兵分两路进山了。这年冬天,气候特别严寒,这些狩猎的人个个腰缠兽皮,赤脚露头,每天在山林里和野兽搏斗,获得了大量猎物。当他们准备返回的时候,气候突然变得更加寒冷起来,尽管他们燃起熊熊篝火,但仍然抵当不住严寒的袭击。胡巢带领的50多名打猎的人,一夜之间,就有20多人把耳朵冻掉。于则带领30多人,有一半人把双脚 冻烂,无法行动。在一望无际的深山野林里,怎样才能避免更多人被冻伤呢?胡巢正为此着急时,发现眼前的一片树林里,树杈上架着不少鸟窝,冬天来临后,他们又飞到温暖的地方去了,现在树杈上的鸟窝都是空的。胡巢随手拿起一块石头,看准树上的一个鸟窝用力甩去,一下子就把鸟窝打下来了。他拾起来仔细看了看,又用手在鸟窝里外摸了摸,发现鸟窝虽然是用柴草垒成的,但却又软、又绵、又暖。他随手就给身边一个冻掉耳朵的人戴在头上。周围其他人看到后也纷纷上树去摘鸟窝,不大工夫,人人头上都戴上了鸟窝,再也不怕掉耳朵了。
于则带领的另一路打猎队伍,遇到了大风雪。他们光着脚板站在深雪里,已经冻得麻木,不能继续前进。于则坐在一棵大树下,心急如火,他自己两只脚也冻得快要失去了知觉。为了活动取暖,于则两只脚不停地向一棵大树上蹬进,蹬呀,蹬呀。不知蹬了多长时间,他感到自己的脚似乎蹬进树身里,开始,他还不相信,人的脚怎么能蹬进树身里呢?但他仔细一看,用手摸了摸 ,原来这棵树的木质是软性的。于则灵机一动,马上动员大家一齐手,把这种软木树砍倒,截成二尺长的短节,每人根据自己脚的大小,用刀将木节掏空,再往里边塞些干草,穿在脚上,既松软,又暖和。走起路来虽然有些不便,但毕竟比光着脚在雪里行走要好多了。不到半天时间,30多名打猎人脚上都穿上了这种用软木做的木屐。他们再也不怕在冰天雪地里冻坏双脚了。
当胡巢和于则带领的两支打猎队伍,抬着大批的猎物,胜利回到桥国的时候,黄帝亲自带领臣民远道迎接。当人们发现打猎回来的人,有的头戴鸟窝,有的脚穿木屐,腰缠兽皮,显得格外威武时,连黄帝也觉得很奇怪。胡巢和于则便把他们进山的经过一一向黄帝作了汇报。黄帝听后,大加赞扬,立即把嫘祖、嫫母、风后、仓颉、常先等大臣召来,决定给胡巢和于则各记一功,又叫仓颉刻字留名。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头上戴的鸟窝叫帽子,把木屐叫鞋。黄帝对嫘祖说:“我希望桥国臣民在大庆的子里,人人头上都有帽子戴,个个脚上都有鞋穿。”人类穿鞋戴帽也就从这时开始流传下来。

收起